徐志摩不喜欢妻子,却每晚都要同房,妻子怀孕后他却又不想要孩子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2-11 22:51:31

“包办婚姻有多害人?”

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婚姻就是一个例子。

徐志摩与张幼仪之间没有爱情,却每晚都要同房,而张幼仪怀孕后,徐志摩却无法接受一个不是爱情结晶的孩子。

误入婚姻漩涡

徐志摩生于江南富商之家,从小便在一个温室般的环境中长大。他的父亲徐申如,虽然家境殷实,但缺乏显赫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背景。

为了弥补这一点,徐申如选择了与张家联姻。

张家在当时可是家喻户晓的书香门第,几个兄弟在社会上都有着显赫的地位。

徐志摩的父亲,正是看中了张家这一层社会背景,才最终将眼光投向了张幼仪。

张幼仪是一个传统的旧式女性,出身于书香世家,年少时便显露出过人的才情,年仅十二岁便进入了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前途一片光明。

她不期然地便被安排了这段婚姻,面对徐家和张家的安排,她虽然有些犹豫,却也只能顺从父母的意愿。

徐志摩在面对这桩婚姻时,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期待。

那时的徐志摩,已经深受新思想的熏陶,对婚姻和爱情有着理想化的理解,他向往的是自由而浪漫的爱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责任。

因此,尽管张幼仪出身书香门第,品行端庄,但在他的眼中,张幼仪不过是一个“土包子”,她那种淑女式的温婉气质,反而让徐志摩感到压抑与局促。

尽管如此,徐志摩并没有选择反抗父母的安排。

他深知自己难以改变这种局面,便放任自己这段婚姻的完成,并心安理得的执行丈夫的职责。

这也直接导致了张幼仪痛苦的婚姻生活。

失败的婚姻

两人结婚后,张幼仪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渴望丈夫能够像她所梦想的那样温柔、体贴,能够共同建设一个温暖的家庭。

但徐志摩的心早已不在她身上,常常把时间花在外面的世界,和那些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女性在一起;

而张幼仪则被困在这个婚姻的牢笼中,唯一能依赖的,也只是她对徐志摩的忠诚与责任感。

徐志摩并非对婚姻完全冷漠,对婚姻中的肉体关系,他有着强烈的需求。

对他来说,这段婚姻中唯一能给予他一丝满足的,似乎就是每晚的那一刻。

每当夜幕降临,夫妻之间难得的亲密接触便成了他唯一可以享受的片刻安慰。

无论心底如何不满,身体的欲望却无法被忽视,张幼仪在这其中成了他宣泄欲望的对象。

这一切对于张幼仪来说,既是痛苦也是无奈。

她无法理解丈夫对她态度的变化,更无法理解他为何明明如此冷漠,却依旧频繁地要求她亲密接触。

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她以为婚姻中的亲密接触是两人感情的维系,是丈夫对她深情的一种表现,但每一次的接触过后,她从未感受到任何温暖。

她心中那种为丈夫付出的爱与牺牲,似乎在夜晚的相处中没有任何回报。

徐志摩的身体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她却依然无法得到丈夫内心的认可和关爱。

这种肉体与情感的极度不平衡,早已让张幼仪感到内心的疲惫与孤独。

她曾经认为,通过努力,她能让丈夫回心转意,但她逐渐意识到,这份努力对于丈夫而言从未被真正看见。

徐志摩的心依旧不属于她,他的眼里,早已容不下她那平凡无奇的身影。

在他的世界里,婚姻不过是一场形式,肉体的接触与情感的疏离,早已成为他习惯的一部分。

而张幼仪,她的情感需求始终无法得到满足,她的心灵始终在这段婚姻的阴影下痛苦挣扎。

直到一次意外怀孕,让张幼仪再次生出了希望,或许这个孩子,能成为他们感情的升温剂?

离婚获新生

张幼仪怀孕后,她怀抱着一种怀疑而又满怀希望的心情,盼望着这一生命的到来能够让丈夫徐志摩回心转意,或者至少能拉近两人之间渐行渐远的距离。

但当她兴奋地告诉徐志摩这个消息时,他的反应却让她愣住了。

徐志摩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惊喜或者温情,甚至没有半分对即将成为父亲这一身份的认真。

他的语气冷得像冬天的寒风:

“这个孩子没有生下来的必要,我不想要,你还是尽快打掉吧。”

这话击碎了张幼仪最后的幻想。

她本以为,怀上孩子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她与丈夫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没想到她却被无情地推入了深渊。

在那个年代,人工流产既是一个充满风险的选择,也是社会道德和舆论无法容忍的阴影,但徐志摩似乎根本不顾及这些,他的话语直接而冷酷,仿佛她的身体与感情都不重要。

她终于看清了这场结合就是一个错误,无论她怎么做,徐志摩都不会爱她。

她明白了,自己不能再继续这样沉沦下去,孩子的未来无论如何都应该与她的选择相关,而不应再被丈夫的冷漠所左右。

张幼仪开始沉默下来,不再与徐志摩争执,也不再期待他的一丝关心。

她曾多次试图与他沟通,试图理解他的心,试图唤回他曾对她的爱与关怀,但这一切都变得如此遥不可及。

张幼仪放弃了那些无谓的努力,决定采取一种更加果断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她不再容忍这份冷漠与绝望的婚姻,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离婚。

离婚对于那个时代的女性而言,是一场巨大的社会与心理挑战,尤其是像张幼仪这样的传统女性,婚姻不仅仅是一纸契约,更承载着家族的期望和社会的目光。

但张幼仪早已没有退路,她的内心,早已被徐志摩的冷漠撕得支离破碎,她不愿再继续沉浸在这样一个虚伪的关系里。

张幼仪向丈夫提出离婚时,徐志摩的反应依然冷淡,甚至带着几分不屑和怨恨。

对于他来说,妻子的决定似乎没有任何震撼力,他早已决定离开,只是等着这一刻的到来。

徐志摩递给她的是一份离婚协议,仿佛这场婚姻的结束,对他来说,只是一场无关痛痒的交易。

张幼仪在接过那份冷冰冰的离婚协议时,心中却涌上一股前所未有的决绝。

张幼仪拿起笔,在那份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刻,她感觉到一种久违的解脱。

徐志摩和她的婚姻,在这一刻彻底画上了句号,而她的人生,也在这一刻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

离婚后的张幼仪,并没有陷入失落或迷茫。

相反,她开始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努力将生活的重心转向自己和孩子,重新找回了自己,成为了一个坚强的母亲和独立的女性。

即使没有徐志摩的陪伴,她依旧能够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给他一个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未来。

张幼仪开始投身于自己的学业和事业中,她努力学习并在裴斯塔洛齐学院深造,专注于幼儿教育。

她的事业逐渐起步,她开始以自己为主,去建设属于自己的未来。

她不仅在事业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重新找回了生活中的信念和力量。

她为自己和孩子创造了一个更为坚实的后盾,不再依赖任何人。

张幼仪的人生,终于走向了新的道路。

她不再是那个无助的妻子,不再是那个因丈夫冷漠而痛苦的女人。

她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活出生命的意义,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信、坚强的女性。

张幼仪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走向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而徐志摩,最终也只能面对他自己所选择的孤独与悔恼。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