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这事儿闹得,富士康的老大郭台铭估计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一手牌打得稀巴烂。 话说当年,那可是豪情万丈啊,一句“中国市场离不开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脚下。 结果呢,一转身就把厂子搬到了印度,没想到啊,这印度的水可比想象中的深多了。
当初印度政府为了拉拢富士康,那是真下了血本,什么优惠条件都开出来了,还说要给上百亿美元的补贴,这谁顶得住啊? 郭台铭心里那叫一个美,心想这下子可赚大发了。 结果呢,还没等工厂建好,就发现印度政府这事儿办得有点儿不靠谱,那些优惠条件,那百亿美元的补贴,就跟镜中花水中月似的,看得见摸不着。


这还不算完,富士康在印度还碰上了技术和人才的难题。 本来想借着印度市场打开新局面,结果发现印度那边的芯片制造基础几乎为零,人才也不够用。 你说这事儿搁谁身上谁受得了? 在中国,富士康那可是如鱼得水,工人训练有素,生产线上个个都是精英。 到了印度,这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工人们技术不熟练,效率跟不上,质量也得不到保障,真是让人头疼。


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郭台铭这还没吸取教训呢,又跑去美国建厂。 这回,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出马,说是“美国制造”计划,邀请富士康过去投资。 郭台铭一听,又是兴奋得不行,立马拍板,说是要投资100亿美元建液晶面板厂。 结果呢,美国这边也是各种问题不断,政策优惠没落实,工厂建设进度慢,到最后,富士康在美国的投资成了个烫手山芋。


更惨的是,因为这些折腾,富士康的老客户苹果公司也开始动摇了。 本来苹果对富士康那是相当信任,订单几乎全给了它。 但现在呢,各种丑闻曝光,苹果也开始考虑别的厂家了。 你说这事儿,真是让人心塞。


所以说,这富士康的遭遇,还真是给咱们上了一课。 做生意嘛,还是得踏实点儿,别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你看,当初在中国那片沃土上,富士康是风光无限,现在呢,回头看看,那片沃土才是真正的金矿。 现在想回来,估计也没那么容易了。 毕竟,这世界上哪有卖后悔药的地方?


话说回来,咱们作为旁观者,是不是也该从中得到点儿启示呢? 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忘本,也不能太盲目自信。 毕竟,机会这东西,错过了可能就真的没了。 你说是不是?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郭台铭,你会怎么选择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