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终前孙子问他:外敌入侵有叔叔,叔叔造反,我该怎么办

绕指情更真 2024-12-30 17:25:45

朱元璋在打下天下之后,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享福,而且也为了大明江山的安稳,于是就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了各地担任藩王。

这些藩王很多都被分封到了大明的边疆附近,尤其是燕王和宁王,都曾经多次带兵抵御蒙古的入侵。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的离世几乎打乱了朱元璋的所有部署,而那些在外就藩的诸王也都在内心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朱元璋为了局势稳定,就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成为了大明皇位的接班人。年轻的朱允炆非常担心那些在外就藩的叔叔们,于是朱允炆就带着这个问题问了爷爷朱元璋。

朱允炆的担心

朱允炆虽然是朱元璋亲自册封的皇太孙,但是因为自己没有威望在朝中又没有人脉,所以朱元璋一旦龙御归天,那么自己的地位就很难稳固起来。

如果说朱允炆的威胁只来自于朝中,那么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朱元璋自己就帮助朱允炆解决掉了一大批他难以驾驭的武将和文臣。使得当时的朝堂之上,也几乎都是朱允炆所能够驾驭的。

可是偏偏最大的隐患不在朝内,而是在朝外,并且是那些和朱允炆有着骨肉之情的亲叔叔们。朱元璋是出了名的疼爱儿子,即使是那些不怎么喜爱的,他都一一封了王。

而且朱元璋在晚年的时候,太子、秦王、晋王都相继走到了自己的前面,这对朱元璋也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所以他也是不会去动自己的亲儿子的。

朱元璋认为他的儿子们可以让大明的江山更加稳固,可是朱允炆却不这么认为。朱允炆觉得自己的这些个叔叔都是影响自己皇位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就一直想要进行削藩。

朱允炆曾经这样问过朱元璋,如果叔叔们将来造反,自己该怎么办呢?朱元璋非常震惊,他不敢想象一向仁厚的朱允炆居然能够问出这句话。

难道英明神武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能想不到这个问题吗?这个就要了解一下明朝藩王的特殊之处了。明朝的藩王和汉朝时期的藩王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汉朝的藩王权力是非常大的,藩王们不仅有着自己的封地,还有着对这块封地绝对的主导权。

而且这些藩王的封地都叫做“某国”比如引发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他的封地就叫做吴国,但是明朝的藩王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权力。

明朝有燕王、秦王、晋王,但是却没有“燕国”、“秦国”、“晋国”藩王们唯一拥有的就是自己的王府以及王府中的几百名护卫,除此之外在地方上根本没有什么权力。

至于宁王和燕王这些能够带兵的藩王,他们也都是因为战端开启,朱元璋给予了他们带兵作战的权力,他们才能够带着军队作战,没有皇帝任命的话,他们是没有兵权的。

他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都一直力主削藩,而他们的削藩政策非常的严酷,这也就直接逼迫燕王朱棣起兵造反。

朱允炆削藩引发的靖难之役

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登基为帝,他登基后不久,就开始着手削减藩王。当时诸王之中威望最高而且年龄最长的就是燕王朱棣,很明显朱允炆知道这个四叔是个难以对付的角色,于是就没有率先拿他开刀。

他先是对周王下手,朱允炆刚刚对周王起了废黜之意,就立马有人举报周王意图谋反,朱允炆得知后来表面工作都懒得做直接就把周王抓了起来,并且罢为庶人流放到了云南。

朱允炆的手段非常凶狠,堂堂周王眨眼之间就沦为了阶下囚。不仅如此,朱允炆又将自己的目标放在了代王等人身上,随便找了个什么理由就直接将代王废掉。

谁知道朱棣早就做好了造反的准备,他不甘心和前几个弟弟们一个下场,于是就带着自己王府中的800名护卫造反了。朱棣带着800人有惊无险的夺下了北京城,并且以此为据点开始发动靖难之役。

也许朱元璋也没有想过,朱棣能够仅仅凭借800名护卫就能够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赶下皇位,同时他也没有想过,那个承诺要用怀柔手段削藩的朱允炆,会将自己的儿子们逼得死的死,废的废。

朱棣因为曾经带兵数次出战,所以他在当时的军队中就有着一定的威望,后来他得到了弟弟宁王还有其他部将的支持,这才能够壮大力量最终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

靖难之役中,朱棣曾经有很多次战斗都非常的凶险,但是因为朱允炆以及平叛将领的无能,每次都能够让朱棣化险为夷,最终以弱胜强战胜了朝廷的大军,并且还一举攻进了南京城。

朱允炆也在慌乱之中不知所踪,朱棣也成功的坐上皇位。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削藩确实是有必要的,但是绝对不能像朱允炆那样粗暴蛮横的直接削去其王爵,这一点后来者朱棣就做的比朱允炆好太多了。

而且朱允炆有着绝对的优势,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败给了靠着800名护卫起兵的朱棣,这也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朱棣登基之后,他的削藩就非常成功,无论是对那些靖难时期支持他的藩王,还是处于观望的藩王,他都有着很好的处理方式,后来随着朱棣地位的稳固和威望越来越高,藩王们也都将自己的护卫军交了上去,他还把宁王的封地改到了南昌,削弱了宁王的力量。

相比于朱棣来说,朱允炆的能力确实要差得很远,他不仅没有用怀柔政策对待自己的叔叔们,而且还被自己的亲叔叔赶下了皇位。

信源:

《同是削藩悲喜异》——中国知网 作者:周文革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