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将至贵阳花果园如何接下“泼天流量”

贵阳网 2025-04-27 14:29:32

近日,“贵州省贵阳市花果园旅游大巴排长龙,贵州文旅再次火爆出圈” 的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为何非旅游旺季却出现“旅游大巴长龙”?激增到日均2000人次的“泼天流量”带来的通行压力,城市管理者怎样破解?

带着疑问,4月24日清晨,记者来到贵州省贵阳市花果园延安南路,早上5点半,这里就陆陆续续驶入不少旅游大巴。4月份以来,每天到这里排队的旅游大巴,从往年同期的20多辆骤增至50辆,且数量仍在逐日增长,4月22日,单日峰值更是突破了100辆。

近年来,依托商圈业态丰富、酒店集聚、交通便捷、旅行社集中等优势,这里自发形成旅游集散地。今年4月初,当地旅游业态更是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多家酒店长期保持满房状态。

然而,游客的激增,也暴露出这个自发形成的旅游集散地存在短板。没有指引标识、道路沿线护栏较长等问题,导致一度出现旅游大巴占道停车,影响交通通行效率及入黔游客出行体验的情况。

当地多部门迅速行动,除通过交管部门规范交通之外,市政部门打开道路沿线护栏、完善16个乘车站台并设立乘车标志牌,社区也增派志愿者,每天在酒店和乘车站台为游客进行乘车指引服务。随着多项举措的实施,通行效率也因此大大提升。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力度。通过前置监管和事后快速处理的方式,为入黔游客提供良好旅游市场氛围。优化完善后的集散地获得了入黔游客的一致好评。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3月,贵州省共接待游客1.58亿人次。3月份入境游客同比增长86.4%,在贵州省会贵阳,南明区入境游客同比增速高达178.45%。旅游大巴激增,是贵州文旅资源丰富,旅游提前火爆的最直观体现。

接下来,当地有关部门将通过花果园旅游大巴集散地这个窗口,为入黔游客打造优质的 “首站体验”,通过加强对本地文旅宣传、开发高空观景、灯光秀、民族歌舞、非遗展示等文旅体验,让游客有更好的获得感;通过建设智慧平台联动地州景区,打造全省“文旅会客厅”,让花果园从旅游大巴集散地,发展成“旅游目的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