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宇宙是一场盛大的烟花秀,那究竟是谁点燃了最初的引信?
科学家们推断,138亿年前,一个“奇点”突然爆炸,从而诞生了满天繁星。但这就如同目睹魔术师从空无一物的帽子里变出兔子,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发问:这只兔子最初藏在哪里?那个比芝麻还要微小的奇点,又是谁将它放入“虚无”这顶帽子之中的呢?
两千年前,在函谷关担任守卫的老子,或许早已洞悉这场“魔术”的奥秘。他在竹简上刻下了意味深长的六个字:“无名天地之始” 。这里的“无”,并非如空荡荡的冰箱,而是像装满暗物质的保鲜盒。这就好比爷爷总念叨米缸见底了,可实际上缸底还沉着半碗存放多年的优质大米。
现代的人们常常追问:“宇宙大爆炸之前存在什么?”老子定会手捧茶壶,微笑着说:“你问错方向了。”在他眼中,我们所处的世界宛如俄罗斯套娃最外层的彩漆,真正的秘密其实藏在套娃那空心的内部。那个被称作“道”的终极答案,既是套娃的木质胚体,也是所有彩绘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以家中的电灯泡为例。我们肉眼看到的是发光的钨丝,然而,让灯泡得以存在的关键,却是那个中空的玻璃泡。老子所说的“无”,就如同这个玻璃泡,“有”则是钨丝发出的光亮。他在《道德经》开篇便揭示了这一奥秘:“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就如同说灯泡和钨丝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科学家近期发现,整个可见宇宙的质量,还不及暗物质的五分之一。这就像家中的Wi-Fi信号,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一旦失去它,所有智能设备都将沦为无用之物。老子所说的“道”,或许就如同这个宇宙级别的Wi-Fi,既能让星系相互连接、有序运转,又始终隐匿在信号满格的图标背后。
有人对此表示质疑:“说了这么多‘无’,它能解决实际问题吗?”家中用来腌咸菜的陶罐最有发言权。正是罐子里看不见的空气,让白菜在黑暗中慢慢发酵。宇宙的这场大爆炸,说不定就是“道”在腌制一缸星空泡菜。而我们这些生活在地球这颗“盐粒”上的微生物,又怎能完全参透整个“腌菜坛子”的秘密呢?
下次仰望星空时,不妨思考一下老子留下的谜题:当我们说“宇宙在膨胀”,就如同金鱼声称鱼缸在变大。或许我们苦苦探寻的“奇点”,不过是“道”打出的一个水漂,在涟漪的尽头,还隐藏着无数等待解开的连环谜团。
那个最初的“无”,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就如同在莫比乌斯环上无法找到起始标记一样,宇宙的这场大爆炸,不过是永恒道体的一次呼吸。
宇宙不是爆炸出来的,是上个宇宙信息的显化出来的,别人说爆炸,你就信爆炸,咋没把你的💩炸出来,简直是无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