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办理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新格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30 18:15:12

带封处置破产财产,由办理破产法院与行政职能部门联合推动财产解封过户;“一站式”信用修复方式,一揽子涤除企业历史负面信息,疏通拯救市场主体的最后一公里;打破信息查询壁垒,实现破产信息“一站式”集成和“一网”“一窗”通查……记者30日从北京一中院获悉,北京通过打造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机制,探索出台系列创新机制,统筹解决办理破产外部问题,协同化解企业困境。

北京市于2021年率先建立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协调机制成员由23家市级单位、16个区政府及北京经济开发区的一把手组成,统筹推进各有关部门协调落实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相关工作,每年制定破产制度改革年度工作要点,推动建立健全32项工作机制,常态化协调工作体系逐步完善。

“为推动协调机制尽快落地,我们出台了《北京市破产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作为地方首次出台专门针对破产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文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对全市破产制度改革进行了整体部署,提出70项改革任务,特别是在强化府院协调、破产财产处置、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等方面提出20项创新举措,以‘首善标准’推动本市破产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于鸷隆介绍。

北京一中院院长马强介绍,为推动困境企业债务风险化解和产业赋能更新,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北京一中院和相关部门已逐渐建立起大要案协调机制、疑难个案会商机制、上市公司重整核查机制等多项联动机制。在北京破产法庭办理的大型企业集团破产案件中,通过政府部门的支持协调,有效盘活异地重要资产、联动防范债务衍生风险及整车制造企业破产注销后的售后服务承接问题。“5年以来,北京破产法庭适用重整程序成功挽救6家上市公司,通过证券监管与重整法院联动开展核查,准确识别债务人重整价值,提升上市公司挽救效率。6家上市公司平均重整用时为39天,共引入81亿元投资金额,化解各类债务627亿元,保障逾30万名中小股民的投资收益,通过府院联动有效助力上市公司顺利完成‘脱帽摘星’。”

在市政府专班统筹协调下,该院派出骨干力量参加市高院磋商团队,同时做好各类破产审判数据和典型案例的实证支撑,打造办理破产的“首都样本”。加强破产案件办理的规范建设,简化中小微企业重整流程,缩短重整期限;出台重整类专门规范,为《企业破产法》的修订及司法实践提供借鉴指引等。北京破产法庭破产审判信息化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建成后将努力实现与工商登记、资产处置、招募投资平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破产审判质效。

立足新发展阶段,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一中院携手推动破产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畅通经营主体退出渠道,持续健全破产审判的全环节、全方位、全流程外部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制度落地“最后一米”的问题,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更好地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