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壁》有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父母尚在人世时,兄弟姐妹间少不了见面的机会。有见面,自然能联络感情。
可父母去世后,无人聚会,无人交流,即便是亲兄弟里也会有分个远近亲疏。
若还一心以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和从前一样,就太过天真。
正如诗词中所说,“至近至远东西,至亲至疏夫妻。”
再好的关系,也逃不过时间的摧残。
一旦没有了父母调和,面对兄弟姐妹还是得多留几个心眼,避免伤心。
01少说拉踩的话,影响感情
人与人之间最忌比较拉踩,比较生事端。
俗语中说:“常将两物比,必有一物高。”
一旦比较,必然有人开心、有人失落。
能及时开解的,或许关系还能缓和;没能关心到位的,心中便埋下祸根。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在曹操死后交付到了长子曹丕手中。
本以为这是曹魏政权壮大的开始,却没想到曹丕、曹植两兄弟起了纷争。
一个认为对方不如自己,一个不甘心就此埋没。
两人言语纷争越是激烈,兄弟关系的裂痕就越深。
曹植封王后,就藩地点多次被变更,行为举止也被严格监视,最后郁郁而终。
捧高踩低之语,犹如一柄没有刀把的刀。
伤兄弟姐妹之际,也会划伤自己的手。
应当学习王符在《潜夫论》中所言:“宠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贱不足以卑己。”
不捧高,也不踩低,宠辱不惊,感情自然不会起太大的波澜。
02少牵扯进利益,容易翻脸
正如前文所说的曹丕、曹植两兄弟。
牵扯在封地继承权之中,很难真正敞开心扉。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胤禛本真心仰慕兄长胤礽。
然而,当他也获得康熙的赏识,有了参与夺嫡的资格。
曾经仰慕的人成为对手,两人之间不可避免地走向对立,再也无法兄弟相亲。
《菜根谭》中有言:“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意思是说,当两个人的利益牵扯得太深时,就不能把利益算得太清楚,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贪图一己之私。
然而,人皆趋利,没有人能真正做到忽视个人利益。
一旦发现分配得少了,难免对家里人发脾气,闹得关系不和。
俞敏洪与兄弟分道扬镳,就是因为在新东方的发展问题上道不同;
申通快递之所以遭受重创,也是因为创始团队不和,纷纷出走。
利益,能聚人心,也能散人心。
与其用几十年的感情去赌一场未知,不如摆正位置,和和美美地做亲戚。
03多哭穷,能省掉很多麻烦
《史记》有云: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每个人际遇不同,中年后的处境也截然不同。
有人早早发家,实现财富自由;有人乡下陪伴,过得勤勤恳恳。
父母在时,这样的关系尚能维持;当父母离去后,财富差距却可能成为彼此甩不掉的包袱。
有钱的怕别人打秋风,没钱的怕他人惦记仅剩的遗产。
显得太阔,容易被人缠上说闲话。
若是能装一装弱,哭一哭穷,固然面子有损,却能抵挡掉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大学同学每次回老家,都只穿最一般的衣服,就是怕乡下的亲戚眼红,闹出矛盾。
自从“打听”到她家也不过刚刚温饱后,亲戚们再也没有风言风语,相处反而融洽起来。
可见,示弱、哭穷未必没有用处,只是要用对地方。
有人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走,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作为兄弟姐妹之间的连接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彼此感情。
一旦连接断开,许多人就起了别的心思。
兄弟姐妹固然比其他人更亲近,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全身心投入。
少说拉踩的话、少合作,多哭穷,唯有如此,才有机会平衡彼此,安稳度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