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将军,率领从各地调集的10万大军奔赴福建,准备修筑鹰厦铁路。
当王震将军来到一处工地的所在县城,找县长帮自己办一些公事时,却被该县的县长叫公安铐了起来,不但如此,该县长还骂王震这位开国上将是“老混蛋”,公然叫嚣“这个县里边我说了算。”
那么,王震将军到底因为何事与县长爆发了冲突?那名县长最后又如何了呢?
这件事,还得从修建鹰厦铁路开始说起。
开国上将王震
鹰厦铁路朝鲜战争结束后,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并没有得到缓解,美国不但不愿从南朝鲜撤军,而且拒不将第七舰队撤出台湾海峡,还对中国大陆实行禁运政策。
同时,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政府仍然没有放弃所谓“反攻大陆”的痴心妄想,曾公然叫嚣要趁着大陆经济困难之际,联合美国“光复大陆”,台海局势仍然十分紧张,在当时,直面台湾的福建省甚至连一条通向其他省的铁路都没有。
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共中央决定继续调遣军队解放东南沿海岛屿外,再修筑一条通向华南和东南沿海的铁路,一旦情况有变,可以快速调遣大军前往东南沿海地区。
因此,1954年2月28日,毛主席亲自点将,将远在新疆的王震任命为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让他率领10万大军奔赴福建修建鹰厦(江西鹰潭-福建厦门)铁路。
鹰厦铁路
在王震正式奔赴福建之前,周总理专门找他谈了一次话,告诉他:中央开辟这条铁路的目的就是要开辟新的港口巩固我国的东南海防。现在台湾的问题要看“两王”,一个是在华沙和美国人谈判的王炳南,一个就是你王胡子率领的10万大军抢修的鹰厦铁路。
王震知道这条铁路肩负的重大使命不敢怠慢,和铁道部队的干部召开党代会后,决定:全国各地抽调的10万大军立即奔赴福建前线,为了方便指挥,北京只留下办公处,全体机关迁至广西贵县,之后再迁到福建的南平县。
在王震等领导干部的带动下,10万大军迅速被动员起来开始南迁,并开始昼夜不停地修建铁路。
在正式修建铁路期间,铁道兵领导干部驻扎在南平的黄金山上。王震为了了解各部队工作进度,学习《远离莫斯科的地方》里面的一个桥段,决定在山上定期召开电话会议,如此一来他不但可以直接向各部队布置任务、检查工作进度,还能使各个前线指战员了解当前工程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铁道兵
因为福建多山的缘故,铁道部队在最开始经常干的工作就是打炮开山,连绵不绝的炸药声,地动山摇的轰鸣声,铁路兵有节奏的号子声,在工地上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因此铁道兵甚至为此编排出了一句顺口溜:“隧道隧道,打眼放炮,一炮炸响,心惊肉跳。”
有一天,王震前往某县视察工作进度时,发现该县的工作进程比较缓慢,部队打炮的声音比较稀疏。
王震深入部队调查了一番后了解到,部队因为施工紧急,建了一些用树条泥巴编织的简陋工棚。这种工棚用茅草糊顶,以纸当窗户,工棚内支着几张用竹板做成的双层铺,王震上去坐了一下,双层铺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音。
修建鹰厦铁路的铁道兵
正巧此时战士们干完活下班回来,王震见战士们竟然在屋子里洗漱擦身子,不由得眉头一皱说道:“你们不会再盖个澡堂吗?不怕着凉?”
王司令员这话一出立马引出了战士们更多地“牢骚”,战士们纷纷抱怨道:“别说澡堂了,屋子里连灯都没有,这双层铺也着实差劲,晚上睡个觉都要“喊123”,更重要的是,战士们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来了这里后发现冬天比北方还冷,按照军委总后勤部的规定,福建属于“亚热带地区”还不给发大衣,战士们受不了这天气,大部分都病倒了,很多人患的都是疟疾。”
王震对这一情况十分重视,离开部队后立马向北京方面打了个电话,要求军委总后勤部适当变更服装发放规定,给闽赣山区部队的同志们发放大衣。
之后他向铁道兵党委发电报,建议立即给隧道部队的同志们提高伙食标准,增强战士们的身体免疫力,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改善官兵们的生活条件,必须立即把战士们临时搭的工棚搬到干燥的地方去,且必须要建立澡堂,让部队的战士洗上热水澡。
王震
然而几万人马的驻地势必要占用不少地面,如此大规模的占用地面,需要有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配合。因此王震口述完发往铁道兵党委的电报后,又亲自给部队驻扎地方的县政府打去电话。
电话接通后,县政府接待委员很有礼貌地问道:“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王震回答:“想借贵方地皮一用。”
结果对面的接待人员没等王震说明借用地皮的理由,就表示这种事情需要县政府的领导同意后才能答复,而现在县长不在,请他“等几天”。
隔一天后,王震再次给县政府办公室打去了电话,接电话的仍然是昨天那位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听到王震的声音后,表示县长还没有对此作出答复,请他“再等一等”。
就这样王震一连三天向县政府打去电话,“事务繁忙”的县长一直没有作出答复,王震认为在农村占用地皮是一件大事,县长说不定有什么难处,所以迟迟没有批下来。
但是现在还有很多战士生着病,再拖下去患病战士可能会更多,因此他决定亲自跑一趟县政府,和县长商讨一下这件事情。
王震
第二天一大早,王震就乘坐了一辆吉普车赶往县城县政府驻地,因为王震一向不拘小节,不愿意过于引人注目,因此吉普车刚到县城,他就让司机把车开走,快步走到县政府门口。
王震刚走到大门口就听到了上班的铃声,心里不由地一喜,心想:“今天一定能把县长给堵住,中央早就发文件,要求各县大力支援鹰厦铁路,只要自己将部队的情况向县长说明,县长应该会帮忙处理的。”
于是,王震就信步向县政府走去,结果他刚走进大门就碰见了一个满面红光的干部,王震见状赶紧走上去问道:“这位同志,请问县长在办公室里面吗?”
那名干部斜着眼看了王震一眼,只见王震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脚上穿着一双老山羊鞋,看起来就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于是没好气地说道:“你找县长干嘛?”
王震回答道:“我想请县长帮忙解决住房方面的问题。”
那名干部听后当即变得不耐烦,吼道:“县长不在,早就离开了,你过几天再来吧。”然后再也没看王震一眼,直接快步走到了停在不远处的一辆汽车旁钻了进去,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王震望着干部远去的身影,心里不由得一阵沮丧,心想:早知道来的时候应该先给县政府打个电话,确定县长在不在,也不至于白跑这一趟。
就在王震刚想离开时,猛然想到自己忘了问刚才那名干部,县长如今是在县城里还是出远门了?如果出远门的话,几天才能回来?
王震
想到这里,王震决定去县政府大院一趟,问问县长到底去哪了。
他刚走进大院就看到一位传达室大爷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于是快步走上前去问道:“你好老人家,你知道咱们这儿的县长什么时候出去的吗?”
那大爷回头打量了王震一眼,然后边扫地边说道:“你找县长吗?”
王震赶紧回答道:“没错,我找他有急事哩。”
大爷放下了扫帚,问道:“你有急事儿,那你刚才怎么不把他拦着呢?”
王震听后十分惊讶,赶忙问道:“您是说刚才出去的那位干部就是县长?”
大爷咂了咂嘴,带着不屑的语气说道:“是哩,肯定又去搞歪门邪道去了,这个县长,哼!”
王震察觉到其中可能“有事”, 说道:“您的意思是这位县长不称职?”
只见大爷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头子我17岁那一年就参加了革命,对这个大院里的同志都是很有感情的,因此我退休后就留在传达室里帮同志们收收信件,发发报纸,偶尔再扫扫院子,心里头也踏实,我在院子里干了这么多年,还第一次见这种···”
大爷虽然没有把话说下去,但是王震也理解了他的意思,问道:“您的意思是这位县长他不干好事?”大爷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似乎心里另有顾忌。
王震见状,赶紧说道:“大叔,要不咱们去传达室里边聊聊?”
两人进了传达室后,老大爷给王震倒了一杯茶,问道:“后生,看你这身行头一看就是贫苦人家的人,是来上访的吗?”
王震回答道:“是啊,家里的苦多着哩,这不是来找县长说理来了吗?”
王震(左)
老大爷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说道:“那你可找错地方啦,这个县长啊,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完全没有一点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你刚才也看见了,你找他说正经事,他就把你支得远远的,就是不愿意和你谈,你以为他是去办公事去了?我呸,他就是办他自己家的私事去了。”
王震跟老大爷打听后得知,这个县的县长每天不务正业,整天帮自己家亲戚、邻居办私活,还喜欢搞大排场,两个月前他儿子结婚时在饭店里摆了30桌,上个月他姑家的表妹结婚又摆了30桌,国家这么困难,县长却搞铺张浪费,老大爷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然后告诉王震:“就在昨天,县长收到消息说他岳母可能要不行了,让他准备后事,刚才那么急匆匆出去,肯定是到木材厂挑棺木去了。”
说话间从院子外来了三个年轻人,老大爷指着他们悄悄的说道:“最前面那个是县长的表妹夫,后边那俩是外地来的商人,估计又是给县长送钱来了。”
王震实在忍不住问道:“就没人监督他吗?你们为什么不去告他们呢?”
老大爷摇了摇头叹息道:“上哪告去呀?告了也不一定有用。”
就这样王震和老大爷一直聊到了当天中午,就在王震想自己要不要先回去时,老大爷拉了拉他的手,指着一辆往大院开来的汽车说道:“县长的车回来了。”
果然,汽车在院子里停下后,王震之前见过的那名干部从汽车里钻了出来。
王震笑呵呵地迎上去说道:“你就是本县的县太爷吧?”
那县长没好气的说道:“你还没走,有什么事儿?”
王震仍然笑呵呵地说道:“我就是来跟你要点地皮,好解决住房的问题。”
县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让王震去找“单位”要房子,然后大步向办公楼走去,王震见状再次拦在了县长的面前,说道:“我等你一上午了,你就这么走了,也不是个事儿啊。”
县长没理他,绕过王震继续向办公楼走去,王震见状,赶紧上前拉住县长的手说道:“你不能走!”
那县长愣了一下,想甩开王震的手,结果不管他怎么努力,王震的手都像铁钳一样紧紧地扣在他的胳膊上,县长气急之下吼道:“老混蛋,你放开我!”王震此时才40多岁,县长之所以如此称呼他,只是因为王震穿着土气,看起来显老而已。
当时正值午休之际,县政府机关的干部们吃完饭后被县长和王震拉拉扯扯的行为所吸引,将院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县长觉得再继续待下去,自己这个县长的“官威”不保,于是对王震说道:“快放手!你再和我纠缠,我就让人把你抓起来。”
王震笑呵呵地说道:“你可以试试,就怕你抓不起。”
县长耸了耸肩说道:“抓你个老东西算什么,我是这个县的县长,这县里我说了算。”转过脸命令一名干部去给公安局打电话,让他们立即派人来抓这个“老东西”。
王震和邓小平
没一会儿一辆汽车就赶了过来,为首的一名公安和县长说了几句后,走到王震的面前什么也没说,一把扭住王震的胳膊,然后掏出一把手铐“咔嚓”一声就扣到了他的手腕上,然后使劲一推,差点将王震给推倒在地。
王震看了手铐一眼对公安说道:“你们是要把我带走?”
公安什么也没说,拽着王震就往车边走去。王震怒吼道:“把手铐给我打开!”那名公安没有听王震的话,而是看了县长一眼,只见县长大手一挥,说道:“带走!”公安点了点头,不顾王震的反对,直接将他塞到了车里。
一直在机关大门外隐藏的警卫员见王震被抓后,赶紧站了出来说道:“快停车,放下我们首长!”
见汽车仍然自顾自的往前开,警卫员赶紧跑到汽车前,吼道:“你们快把我们王司令员放下来。”
只见开车的公安把方向盘一扭,绕过警卫员继续向前开去,恰巧此时门外又来了一辆汽车,牢牢地挡住了这辆车的必经之路,坐在后座的人挥了挥手,车就乖乖地停了下来。
看热闹的县机关干部赶紧迎上去喊道:“许专员!”
等到车里那位神秘的“许专员”下车后,警卫员赶紧跑上去喊道:“专员同志,这些公安抓了我们部队的王首长!”
许专员听话,赶紧走到汽车旁,一把拉开车门,看清王震相貌后赶紧将他扶了出来,连声说道:“王司令员,实在是不好意思,让您受惊了。”
王震
王震下车后晃了晃手上的手铐,本名叫许清顺的专员,赶紧命令公安将王震手上的手铐解开,然后问道:“谁让你们胡乱抓人的?!”公安没有言语,只是垂着头不说话。
而刚才还威风凛凛的县长跑了过来,点头哈腰地向许清顺问好。
许清顺说道:“就是你要抓王震司令员啊!”单提“王震”这个名字,县长可能想不起来是谁,但是后面再加上司令员三个字,县长立马就想到了那位威震新疆的“王胡子”,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不知道····他···他···”
王震看了脸色雪白的县长一眼,说道:“也是我王震命大,县太爷你老人家手下留情,没枪毙我。”
紧接着王震转身对许清顺说道:“还好你来得及时,要不然我今天可真的要锒铛入狱了,指不定还要尝尝老虎凳的滋味呢!”
然后他冷冷地看了县长一眼,说道:“权力是人民给予的,你这个县长滥用党和人民给予你的权利,简直不可救药!”
许清顺赶紧说道:“对,你给我好好地写检查!”
王震摇了摇头,说道:“他这个问题不是写检查的问题了,他的所作所为比国民党还坏,根本不配当一个县长,我以中央委员的身份宣布撤掉他这个县长!”
王震
王震的这个决定得到了包括铐他的公安在内的所有在场人员的热烈支持,许清顺趁热打铁地说道:“首长,刚才省委的同志给我们打电话了,通报了工地上战士们的情况,要我们好好协助军队的同志们,地皮的事我们地方上全力支持,同志们要多少我们给多少。”
王震点了点头,紧紧握着许清顺的手说道:“有你这句话,就放心了。”然后王震在许清顺的陪同下走进了县政府办公室,请许清顺帮自己拨通了福建省委第二书记叶飞的电话,向他通报了自己刚才所做的决定。
叶飞
叶飞爽快地表示相信王震的眼光,称省委已经收到了许多封针对那个县长的揭发信了,王震此举是帮全省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不久后,铁道兵战士们住进了干燥温暖的新房间,而王震也放心地赶往下一个地方视察了。
1956年4月,铁道兵在南平召开首届党代会,为迎接党的八大到来,铁道兵部队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战士们斗志昂扬,捷报频传,只用26个月就修筑完成了长达770公里的铁路,并顺利全线通车。
鹰厦铁路通车
鹰厦铁路的建成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1958年台湾海峡局势紧张时,大批的武器弹药就是通过这条铁路运到海防前线,炮击金门,威慑台湾。
鹰厦铁路的修成,除了要感谢铁道兵战士们不顾艰险,夜以继日的工作外,也有王震司令员很大的功劳,如果不是他对战士们的关心爱护,铁路通车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物力,而他惩处县长的行为,更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