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贺勇 袁敏 李桃石 文/图
山城石门,春意渐浓,春耕生产也”渐入佳境”。放眼望去,广袤的田野上一派繁忙,早稻插秧正在有序推进。
4月13日上午,春日的暖阳明晃晃地照耀在大地上。记者走进石门县南部粮仓夹山镇,只见一望无际的水田里,几台插秧机来回穿梭、快速推进,不远处的一块水田中,农技人员则全神贯注地同步开展早稻田间试验小区设置,探索最优施肥方案,为大面积早稻单产提升找出技术参数和增产“密码”。

智能机插秧快速推进
为了抢农时赶进度、提高插秧质量,在地理位置偏北的三圣乡,石门县牧云耕绿粮油专业合作社为插秧机装上了升级版北斗智慧平台,插秧机全部下田“秀肌肉”“展科技范”……
一幅新时代的科技春耕图由南向北依次展开、交相辉映。以前,农民靠体力在田间地头忙来忙去,如今,插秧机、旋耕机、播种机、植保无人机、水肥一体化、智能育秧工厂……一系列机械化、自动化的农业装备在田间地头轮番上阵,高端种子、智能设备、数字技术等农业新质生产力俨然春耕生产的“主力”。
今年春节刚过,石门县农业生产快速恢复,各大粮食生产示范片抢抓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以科技引领春耕,提高春耕科技含量。
为了助力春耕生产,为粮食安全筑基,石门县财政今年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6000多万元、安排粮油发展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全力支持粮食生产;农业农村部门技术服务常态化,农技人员活跃在春耕一线、巡回在田间地头,通过现场指导、试点示范、技术培训、远程诊断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向农民讲解新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传授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以“尽我所能”的服务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农技人员开展田间试验设计
有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有政府大力帮扶,更有科技助阵,石门县牧云耕绿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尹传虎带领乡亲们把山区的粮油规模种植经营得风生水起,粮油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由于天气原因,今春早稻生产我们采取稳步走、实打实种植策略,种多少是多少,尽一切努力去完成早稻种植计划。目前机插秧已突破1000亩,实现任务过半。”尹传虎说到,县里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力度相当大,年年送项目、送科技、送政策、送农资,种粮效益越来越好。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小田改大田、集中连片;县里派来的农业专家耐心指导,把育秧、防灾、水肥一体、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农业科技也融合进来,实现从耕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智能化,走出的每一步都在向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效益,种粮事业天地真的越来越广阔。
近年来,石门县下大力气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机”上深挖潜力,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33万多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72.9万亩,粮食总产突破31万吨,年引进示范新品种120个以上,转化应用新技术80项以上。该县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融合助力春耕“加速跑”,让农民种田不仅“一身轻”,更显“一身新”。
目前,石门县高速插秧机保有量104台(套),全智能育秧流水线18组(套),大中型拖拉机255台(套),植保无人机37台(套)。近日天气晴好,石门县所有设备开足马力齐上阵,农业新质生产力乘势而上,让山区种粮动能一下子澎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