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融合监测,阳台外延防盗网,三周成活验证,仙人掌繁殖突破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满心欢喜地种的绿植,没几天就焉儿了,那种感觉就像精心呵护了许久的花朵,一下子凋零了,特让人沮丧。就像在有些老旧小区,住在高层的业主,想要在阳台种点花花草草,结果不是因为浇水没弄对,就是因为光照没管好,那些小绿苗都撑不下去。这时候你是不是特别无奈,觉得自己压根就不是个养绿植的料?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绿植种植这事儿。绿植的世界可丰富多彩了,不同品种的绿植有着各自独特的习性和魅力。
就拿仙人掌来说吧,很多人都知道仙人掌耐旱,可你真的了解它的繁殖和种植要点吗?在咱们中国的大西北地区,地形开阔,气候比较干燥,那里的人们阳台或者窗台种仙人掌可多了。这些仙人掌在充足的阳光下,长得生机勃勃。有个西北的朋友跟我说,他家阳台的仙人掌,有一株长了好几米长,夏天的时候,往窗台边一坐,看着那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特别解暑。而且这仙人掌繁殖起来可神奇了,平时随便一个截下来的一小段,只要晾干个3天,再种到土里,保持一点点的湿度,到了第7天就开始生根,半个月左右就有小新芽冒出来了。
这里面有个小技巧,很多人在嫁接仙人掌的时候总是失败。比如说有些新手,不注意砧木和接穗的融合监测,种了半个月以为成功了,结果突然又烂掉了。其实啊,嫁接之后,每天观察一下结合处的愈合情况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在广东这个亚热带地区,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土壤相对肥沃,那里种仙人掌就和西北的有点不一样。广东的网友分享说,他们在仙人掌嫁接的时候,嫁接完后的前3天,都要仔细检查,看接口有没有渗出液,如果有的话,就得赶紧处理。而到了第7天的时候,这个接口如果开始有点微微发硬,那大概率是成活了。到了第15天,接口周围有新的细胞组织生长的迹象,那就基本稳定了。
再说说和仙人掌做嫁接融合的其他品种。像蟹爪兰,很多人也爱在家里种,它和仙人掌嫁接之后,开花更多,还更容易养护。有个湖北武汉的网友,家里阳台狭小,但是她特别喜欢养花。她就尝试把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刚嫁接完的时候,她还每天都紧张兮兮的,生怕出问题。到了3天的时候,看到愈合有点小问题,赶紧上网查资料,调整了养护方式。7天的时候,发现接口稳定了,激动得不行。到了第15天,蟹爪兰的新叶开始冒出来了,而且越来越旺盛。她还分享说,这种嫁接的蟹爪兰,比普通的蟹爪兰开花早了一周左右。
还有天麻,这可有点冷门。天麻和仙人掌嫁接这种尝试比较少,但确实是可以的。在云南,有些喜欢探索新奇绿植种植的朋友,就在做这个试验。天麻喜欢凉爽湿润的环境,在云南的一些山区,那种海拔又高,气候凉爽的地方,天麻长得特别好。当把天麻和仙人掌结合的时候,在嫁接的前几天,得根据两边的生长状态调整湿度。3天左右的时候,天麻的根系和仙人掌的接口处如果有点发黄,就说明湿度可能有点大。这时候就得稍微控水。7天的时候,如果开始长出新的小菌丝,那说明嫁接初步成功了。到了一个月左右,天麻可能会有新芽长出来。不过这个难度比较大,要很细心地去监测。
除了蟹爪兰、天麻,还有兰石这种绿植。兰石常用于多肉植物的种植,把它和仙人掌搭配起来也很有趣。在一些沿海城市,比如说厦门,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温和。有个厦门的植物爱好者,他把兰石放在仙人掌盆栽的旁边。刚开始的时候,他不太确定兰石能不能适应仙人掌周围的土壤环境。结果观察了7天左右,兰石的根部开始慢慢生长,而且土壤里的湿度刚好适合兰石。到了15天的时候,兰石的样子比刚种下去的时候好多了,周围还长出了一些好看的小苔藓。
我们还可以对比一下仙人掌和其他绿植的生长适应能力。像绿萝,很多人觉得好养,但是绿萝对水分和光照的要求比较高。在室内养绿萝,要是光照太强,叶子就容易发黄。而仙人掌就可以适应一定的强光。在一些北方城市,比如说哈尔滨,冬天室外的时候,绿萝很多都养不活,但是仙人掌却能熬过寒冷的冬天,只要放在室内稍微晒晒太阳就可以。
再看看多肉植物,多肉植物造型可爱,在很多城市的办公室都会放一些多肉来装饰。但是多肉植物的水分不能太多,不然很容易烂根。对比仙人掌,在同样的浇水频率下,多肉植物可能已经不行了,仙人掌却还好好的。
说到这里,咱们再回到开头提到的一些绿植种植的痛点。很多人就是缺乏这种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导致绿植养不好。就像那些在阳台种花的人,如果对植物的特性不了解,就像盲人摸象一样。
仙人掌繁殖和嫁接的这个小突破,其实对我们种植其他绿植也有一定的启发。它让我们知道,不同的种植方式和环境因素对绿植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细致的监测,不管是种在阳台,还是办公室的窗台,都能让绿植更好地生长。
那我就想问大家了,在你所在的地方,你有没有试过一些特别的绿植种植或者嫁接组合呢?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养护经验可以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