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5亿的帝国啊,就这样不声不响地交给他了?”有人在后台嘀咕着。郭德纲写下“郭麒麟”的名字时,岳云鹏一脸兴奋:“第一继承人!”郭德纲却耷拉着眉毛:“哪儿来的第一第二?不就他吗!”场下观众面面相觑,一时间心思各异。此时,那个关于传承的矛盾再次浮现:德云社的未来到底怎么安排?
郭麒麟虽然年轻,但舞台上那出色的一手活儿却让人不得不佩服。可是在这光鲜背后,也有不少冷汗呢。大伙儿都笑的那句,为郭老师和于老师办告别演出啊,其实是他聪明的包袱,话里话外地隐藏着种种权力游戏。票友们听得激动,纷纷把这段加油添醋地传播开,“少班主要登基啦!”想着就可乐。不愿意在餐桌上说什么,但思绪却在夜深人静时卷土重来。哎,这未免不是一场节目特效,毕竟“印章”不还在人家继母王惠手里吗?至今未见自己名字出现在股东名单上,郭麒麟心里堵得慌。小伙子不傻,知道自己这是咋回事:名义上的掌门人,但手里却还空泛得很。
别忘了,他还是那个年仅4岁就被要求背贯口的小男孩,拖着沉甸甸的少年影子。他甚至在片场连灯光都没来得及看清,就被长辈抓来训哭。可这一切都让他具备了不同凡响的厚积薄发。你看看,在《庆余年》中,他的摇身一变,与编剧团队玩转喜剧线,定然没人敢小瞧。可话说回来,戴着金箍舞蹈的日子并不好过。德云社那影业和创作之间的微妙平衡,让剧场经理夜不能寐。她手中握着的是财务大权,少班主这不?想把自己的艺术野心化为现实演出的节目单上还得打着算盘过日子。偏偏岳云鹏这个二百五还要誓言“全力辅佐”。德云社造血机制再怎么立体,也是变成了一种如鲠在喉的现实问题。不过咱肝胆相照的大林,也不是吃素的。尽管财务报告显示德云社赚得满钵满盆,只是少班主自己拍一点景,接点综艺,进账也不容小觑。搞笑的是有人居然把这编成了《赘婿》真人版。现实显得既讽刺又有趣。所以说,郭麒麟真的能闯出一片万里晴空吗?有没有想过,人家也就一平常小孩儿,何必非让他坐上帝国王者的“龙椅”。直面挑战、坦然迎接下一次微笑吧。就像那夜德云社的灯光随着离合唱响,在明与暗之间,父子还是兄弟,反而让人想起那被遗忘的童真:到底谁才是人生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