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衣食住行样样都需要钱,越没钱压力就越大,只能反复焦虑,并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又或是幻想能中一笔大奖,一步登天。
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准,有专家认为可以推行给中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政策,3-5年内每个月都发放一笔生活补贴。
这样不仅能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也能刺激消费,同时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将人们的基础生活水准推向更高水平。
那么这项提议到底可行吗?
——【·直接发钱,好处多多·】——
发钱能让人增添对生活的信心,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人的最基本需求当属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然而,对于广大中低收入者而言,没钱的现实困境使得这两项最底层的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在生活的重重压力下,他们为生存而犯难,举步维艰。
江苏外卖小哥李园园来自农村,每天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出入居民楼、菜市场,辛苦不提,房租、水电、饮食等费用,已经快负担不起。
前段时间女儿突然发烧又转成了肺炎,治病欠下了一笔债务现在还没还完。他不敢生病,不敢休息,因为每休息一天,就意味着少一天的收入。
如果能直接发放补贴,可以像小李这样的底层人民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有更多的喘息空间,不用再为了几毛钱的开销而斤斤计较,也不用再为了省点钱而放弃必要的医疗。
现实中,像小李这样因为突如其来的状况陷入窘境的人不在少数。一场意外的车祸、一次严重的疾病,都可能让一个家庭瞬间陷入困境。
而获得一笔补贴,或许就能帮助他们度过短暂的难关,重新振作起来,再次勇敢地面对生活。
不仅如此,发放补贴还具有刺激消费的重要作用。如今,存钱似乎成了全民的共识,不仅老年人喜欢把钱存起来,就连年轻人也不敢随意消费。
他们有的刚刚步入婚姻殿堂,每个月的工资要用来还房贷;有的则要为孩子的教育操心,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
如果能有一笔额外的补贴,他们或许会选择为自己增添几件新衣物,购置一些心仪已久的家具,或者一家人去吃一顿丰盛的大餐。
这些消费行为,都能直接带动其他服务业、餐饮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复苏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随着网络和各类生活分享软件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了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不可否认,有些人一出生就站在了起跑线上,上名牌大学,开百万豪车,过精英生活。
而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想要达到同样的资源和机会,可谓难如登天。发放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保证社会的公平性。
就像法国、芬兰等国家,它们拥有世界上一流的社会福利体系,国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都能享受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待遇。
民众的幸福度也相对较高,因为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在一个公平的社会中。
相反,在南非等一些国家,由于贫富差距过大,犯罪率居高不下,人们所感受到的幸福感也较低。由此可见,直接给中低收入群体发放补贴,好处多多。
但在期待这一政策落地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这一举措的可实现性究竟有多少呢?
——【·可实现性究竟有多少·】——
这位一经提议便引起网友怒赞的“专家”,正是来自清华大学和社科院的学者,同时也是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的管清友。
在他的构想中,发放补贴最直观的目的,是刺激消费和市场,唤醒那仿佛陷入沉睡的社会活力。
并且,在他看来,凭借官方强大的执行力,倘若真的下定决心去推行,这一举措很快便能得以实现。
不可否认,管清友的话确实说到了不少人的心坎里,戳中了大家内心对于改善经济状况、提升生活质量的渴望。
然而,我们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空喊口号的层面,必须要清醒且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建议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难以忽视的巨大难度。
首当其冲的,便是中低收入人群的范围划定。到底挣多少钱才算是穷呢?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人均可支配收入在9215元以下的属于低收入群体,而在9215元到20442元之间的则是中偏下收入群体。
但问题是,“可支配收入”到底该怎么算,家里的房产要不要折现算进收入里?如果不算房产只看收入,那理财收益、分红、奖金等又该如何计算?
拿上大学时给贫困生发放补贴的情况举例,有些学生看似穿着高配置手机、脚蹬名牌鞋,从外表上看并不像贫困生,可实际上他们却能领到贫困生补贴。
这其中或许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况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公平。
而如果按照专家的建议发放补贴,到时候会不会再次出现类似的争议,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而一些并非真正困难的人却钻了空子呢?
从专家希望通过发钱达成的最主要目的——刺激消费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当前大环境不佳,工作岗位朝不保夕的情况下,真正的中低收入人群,又有多少人会肆无忌惮地把补贴的钱花出去?
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将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面前,手里有钱才能让人感到安心。
这样一来,发钱刺激消费的初衷就与实际结果背道而驰。
有些建议虽然深得民心,听起来也很美好,但从理论到实践,从纸面到落地,中间还隔着千山万水。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这些利国利民的好建议能够真正实现,让中低收入群体得到切实的帮助,让社会更加公平、和谐、充满活力。
但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认真解决这些摆在面前的难题,而不是盲目乐观,只看到美好的愿景而忽视了现实的骨感。
参考资料
支持[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大瓜
不切实际
为什么不直接把最低工资上调50%呢!强制8小时制呢!
支持全面实行,重点帮助那一些广大弱势群体与困难户,提高他们生活环境,才符合国家发展未来!
目前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不敢发钱,否则都是会搞得乌烟瘴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