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是面向广大非“科班”的政策
仅需高中/中专学历即可考证从业
一、问:52号令和15号令的区别?
答:简单说,52号令是老规定,而15号令是新颁布的。
52号令是2006年颁布的,按照52号令的要求,经过3年学习就可以参加出师考试。那个时候中医还没现在这么热,因此52号令在有些省份,比如甘肃执行的比较好。有些省份,报名的人可能几乎没有,政府部门也就懒得宣传,甚至很多地方政府自己也不清楚具体的条文。
15号令是2017年在《中医药法》出台后颁布的,它要求经过5年学习才能出师考核。未来2020年之后,想走中医师承这条路的人,都应该是按照新法规来执行了。现在新申请师承的,也都按照15号令的新规定来。
二、问:什么样的人适合走中医师承这条路?
答:想走师承这条路的同学们,一定要考虑清楚,这条路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否则五年的学习难以坚持。因为这个过程太复杂、太折磨人了,我本人也曾多次想过放弃,我身边的很多好朋友也有中途放弃的,尤其年龄大一些的,他们宁愿“非法”行医,也不想再坚持下去了。可见,这条路并不平坦。那么,哪些人适合走这条路呢?我认为,除了要具备法规要求的硬性条件外,以下人群是适合的:
第一、热爱中医,立志投身中医事业,并对中医具有相当的悟性,这一类人适合走师承的道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定的志向能帮你克服重重困难。而对于那些从事保健行业,想多拿个证书,将来可以忽悠人的朋友,建议不要走这条路,因为师承的临床实践考试将来会越来越严格,想蒙混过关是很难的。
第二、有专长的民间中医。这样的中医,可以继续钻研、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师承以后,可以继续走确有专长的道路,能够比较快速地拿到证书。(师承人员可以同时走师承,也可以报名确有专长)
第三、要有心理准备,要有把大学课程完整学习一遍的决心和信心,否则考试也很难通过。本人是同时在北中医读了三年的远程学习,比较系统学习了中医基本课程,中医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可靠。
三、问:如何找到师承老师?
答:老师可以是自己认识的、朋友介绍的、或者是通过第三方培训机构牵线的都可以。如果想真的跟师学习,要找临床方向与自己兴趣相同的,比如你喜欢研究中医妇科,就尽量找中医妇科的老师,而如果你找的老师是研究外科的,跟师学习会感觉很别扭。当然,如果仅仅需要老师的资质的,那么只要老师的资质年限符合就可以了。
如果真的找到那种传统师父徒弟关系的,那是你的幸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始终会是你临床过程中的灯塔,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师承关系,是真正的中医路上指引自己的“师父”。
四、问:师承需要哪些材料?盖哪些章?
答:政策文件中写的比较明确,但是要注意盖章的问题,政策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因此大家要注意。下面列举需要盖的章,这些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检查材料的时候自己数一下。
1.《报名申请表》 - 2个章
2.《备案证明》 - 1个章,要注意出诊时间合起来满足年度跟诊的时间要求,我差点因为这个白跑一趟。比如老师的出诊时间每周只有半天,因为52*0.5天是不够年度跟诊时间要求的。这个要注意。
3.《教学管理制度》,老师所在医院出具- 1个章
4.学生的身份证、学历证件
5.老师的四证:医师资格证、执业证、职称证、身份证
6.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1个章
7.公证书,公正机构的章
8.还有一份老师上年度的无医疗事故的证明 1个章(这个文件写的不清楚,容易漏掉。还要注意上一年度,可以是医疗机构出具,也可以是当地卫健委出具,要问清楚一下)
一共8份材料、7个章。
五、问:师承出师证书有什么意义?
答:下面是我的出师证书,各个地方的证书都是一样的,如下图。这个证书不能行医、出诊。这个证书的意义就是表示你通过了师承学习的考试,相当于毕业考试。毕业考试通过了,就可以实习一年,第二年可以报名考助理医师。
六、问:师承后几年可以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答:理论上师承通过后第二年参加助理医师考试,助理通过后,再经过五年可以报名执业医师考试。
具体细则还不清楚。下面的《执业医师法》可以作为参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内容如下: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三)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四)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和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附录:中医本科的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黄帝内经、方剂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药理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等。
与师承考试有关的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正常人体解剖学、黄帝内经、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
把时间全花在学没用的东西了,能学会中医吗?伤寒杂病论第一方子桂枝汤,你能学会基本就等于学会了半本伤寒。说明白了就是学会张机的辩证思维,症都不会辩,怎么开药方,怎么治病救人?学中医拿一堆西医的理论来学,你能学会中医?什么玩意!
这样教出来,可能没一个合格
这证我也是无语…[笑着哭]继续…加大门槛吧…死的又不是我,反正家里人没病痛就行…。你以为中医就看个病开个方就这么简单吗?哈哈…我就不把气给你…不帮你治,我没证。找西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