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上海呆的够久,来这里看看吧,不要再说上海没有历史

坦宿民宿客栈优选 2020-06-08 02:19:18

前几天从广富林遗址公园回来后,如果我现在在松江大学城上学或者附近工作,一定会去买张广富林遗址公园的年票,这是个在上海我唯一会有想法买年票闲了就会去刷的景点,可惜对北上海的人来说实在太远。当真正的去过一次之后便被广富林的底蕴深深吸引,从此对有想来上海旅游的外地朋友介绍上海可玩之处时便首推南京路外滩,其次便是推荐广富林了,毕竟外滩那些是上海的面,对于初来魔都的人来说,表面的繁华总胜于朴实的内在,识城如识人,无可避免。而广富林则是上海的骨,上海的根,匆匆过客显然不会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去静下心来默默体会。所以我说,如果在上海呆的够久就广富林去看看吧。

上次去广富林遗址公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按导航从龙源路进的湖底停车场,然后又被标识牌引导从次入口进的园,因此错过了广富林的正门,感觉有些不完整。上图是从正门进入后不久就能看到的状元门。

状元门周围的几座建筑不知平时会不会开放,反正当天是趁着工作人员开门打扫的机会才有幸进去一探究竟。这种精致到不像话的木结构应该和上篇提到的朵云书院一样从各地搜集回来的老物件吧。感觉有些受宠若惊似的赶在工作人员打扫结束锁门前进了几幢不同的屋子匆匆看了几眼,每幢的内部都别有洞天,各不相同。

这阙门应该算是汉唐风格的吧,过阙门便是前篇提过的骨针广场,依稀能看到那标志性的骨针。

这座条石搭建的曲桥虽然结构很简单,但就是有种说不上来的情调,类似乡村元素里的俗融合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典雅

骨针广场的东面很远就能看到高大的富林塔,同样是少见的汉唐风格。路遇不少身着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似乎在上海也没有比这里更适合他们来取景拍摄的地方了。

在广富林,不但城隍和关帝做了邻居,佛教的知也禅寺和道教的三元宫隔着富林塔也成了邻居。写到这里,忽然发现广富林到处都透着各种巧妙而又完美融合,这些大概就是让我觉得在这里感觉很舒服自然的原因吧。

因为知也禅寺和三元宫当天都没有开,便匆匆赶到最想来打卡的广富林文化展示馆,说实话,没来之前只是奔着所说的建在湖底下的噱头来的。

沿着电动扶梯刚下到湖面以下就是片仿真的挖掘现场,瞟第一眼的时候还差点以为都是真人。

穿过挖掘现场就开始进入隧道,这条隧道就像一条穿越上海四千多年的时空隧道,把这块土地上的历史一点点的展现的我们面前。

从远古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的遗存到模拟生存环境展示。才进入不深我已经把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的上海故事展厅贬的一文不值,同样的主题,一个让我感到震撼,一个却只让我记住“蛏子”。

言辞的匮乏让我一路除了震撼,就只剩下不停的在脑子里闪现“这就是历史啊”这句感叹,想想不禁汗颜。

展区后半部分是清朝,民国,以及建国初期的情景再现以及物品展示。详尽到各行各业,配合着各种纯正方言的吆喝。印象最深的是一间清朝的学堂,一个老学究在堂上讲习,十几个学童在下面跟读。

展示馆出来有种又穿越回现代的感觉,加上上篇介绍的那些,我此次广富林之行的见闻大致都已经给大家汇报完了,走马观花的大致走了一遍也花了将近四五个小时,还有挺多没有走过看过的地方,留待下次了。

最后给大家说下,目前广富林的湖底停车场还是不收费的,但最好从广富林路的停车场入口进,然后找正门的检票口开始游览,龙源路上的应该是停车场出口,虽然现在没人管也能进,但容易错过正门的景色,景区的餐饮价位不贵,十几二十几的面条简餐都有,而且环境好的让你进之前怕钱包不够鼓,出来后大呼良心价,所以,不怕不怕啦。

好了,今天的内容都到这儿了。求个关注或者订阅吧,点个赞也成,原创码字不易,感恩。想完整跟我一起体验我的旅行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昵称,跳转到主页后选择往期你所感兴趣的旅行目的地。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