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趁火打劫,在叙利亚内战刚结束不久,就开始了空袭,并趁机在戈兰高地扩张控制区域。联合国对此的定性是“侵略”,以色列的行为到底有多恶劣,竟然遭到众多国家一致的指责。
以色列的空袭与戈兰高地扩张
从2011年开始,以色列就开始频繁对叙利亚境内的军事目标进行空袭,尤其是针对叙利亚政府军和伊朗支持的武装力量。
以色列的空袭主要目的是为了削弱叙利亚境内的敌对力量,防止伊朗在叙利亚建立一个持久的军事存在。
但是这种空袭行为并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支持,实际上,联合国认为以色列的这种做法已经不仅仅是“自卫”,而是明显的侵略行为。
以色列一直在利用叙利亚内战的混乱,扩大自己在戈兰高地的控制。虽然联合国早在1967年就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撤离戈兰高地,但以色列始终没有履行这一决定。
当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叙利亚政府的控制力减弱,以色列便加大了对戈兰高地的控制力度。
通过占领更多的土地,以色列实际上把这个地区变成了自己的“防线”,而这一举动显然是违反国际法的。
联合国为定性为“侵略”
联合国一直明确表示,任何国家不能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通过武力占领他国领土。
戈兰高地本来是叙利亚的领土,根据国际法,以色列没有权利继续控制这一地区。
联合国认为,以色列在叙利亚内战中的空袭行动,特别是在没有叙利亚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空袭,已经严重违反了国际法。
叙利亚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理应拥有保护自己领土的权利。以色列的军事干涉和扩张行为,不仅使叙利亚局势更加复杂,而且使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性进一步下降。
1993年,联合国曾通过一项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但以色列并未执行。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对叙利亚主权的侵犯,也是对国际秩序的挑战。
以色列的战略动机
首戈兰高地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防线,也是一个水源地。
控制戈兰高地,以色列可以有效地限制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同时也能确保自己的水资源供应。
自1967年占领戈兰高地以来,以色列一直加强对该地区的军事部署,防止任何敌对势力在此建立军事实力。
以色列的安全局势也是其扩张的动因之一。叙利亚内战让以色列看到了一个机会,尤其是叙利亚的军力和政府的控制力已经大大下降。
以色列认为,借此时机进一步巩固对戈兰高地的控制,能够为自己提供更为稳固的战略缓冲区。
国际社会的反应
尽管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强烈反对以色列的行为,但一些大国的支持却让以色列依然能够肆意扩张。
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不仅在戈兰高地加大了控制力度,还在叙利亚境内进行了频繁的军事打击。
美国不仅对以色列的行为视而不见,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其辩护,这使得以色列对国际社会的制裁没有太大担忧。
在中东地区,特别是叙利亚、伊朗和俄罗斯等国对以色列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叙利亚认为以色列的空袭和扩张行为严重侵犯了叙利亚的主权,俄罗斯则表示以色列的军事干涉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
结语
以色列在叙利亚内战结束后趁机进行空袭并扩张戈兰高地,无论从国际法角度,还是从道义角度来看,都不应得到支持。
联合国已经明确将这种行为定性为“侵略”,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也表明,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不仅有悖于国际法,也无视他国的主权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