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是善于伪装自己的。表面上对你热情,背地里净给你使阴招。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冷漠难接近,但在你遇到困难时,他们反而会毫不犹豫地帮助你。交人交心,浇树浇根。与人相处,最怕把真心错付给那些虚情假意的人。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心,从细节就能看出。有这4个“特殊癖好”的人,往往面善心黑,非蠢即坏,不值得交往。遇到了一定要远离,以免被毒。
贬低你,抬高他自己的人
越是层次低的人,就越喜欢诋毁嫉妒、拼命拆台。因为“我不好,我也不会让你好”。有一种人内心敏感而自卑,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要透过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去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他们就是通过贬低和挖苦别人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一个人越是缺什么,就越主动炫耀,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只可惜他们用力过猛,只考虑到自己,忽视了周围人的感受。旁人只要吃过一次亏,一定会反感他的言行,对他敬而远之,不愿意再和他结交。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总是很关心你的收入,每次发工资了都要问问你发了多少。发现你工资比她高,她心理不平衡,又可以找到理由贬低你,比如这样说:“唉,你这班上得也挺累的,平时还总是加班,怎么才发这点工资,也太低了,恐怕连还房贷都不够吧。幸好我有个能赚钱的老公,我在家带孩子,啥都不用做。他每个月要给我20000块的零花钱,另外还要买衣服买包包,发红包,家里的花销都是他负责,这钱我都花不完的…”她说话的时候,你根本没有机会插嘴。这种人未必过得很好,也许私下的生活很糟糕。她说话带刺,就是因为她太脆弱了,所以她要通过这种贬损他人的方式证明自己很强大。这样的人没有能力,情绪智商低,格局小,极度虚伪,不适合做朋友。因为真正的朋友不会如此自私,更不会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人与人之间的善待与相互抬举,其实是一种换位思考,更是一种对人格尊严的尊敬。
愈成熟的麦穗,愈懂得弯腰;愈懂得弯腰,才会愈成熟。遇到这样的人,别和他计较,把他的话当成玩笑话,听完就丢了。计较了,反倒显得你没有教养。你越是较真,他就越来劲。这样一来他只会越说越过分。某一天你无意中得罪了他,他极有可能散布谣言恶意去诋毁你。
喜欢造谣生事,无中生有
《围城》中说: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现实中,人和人之间的差距难以想象。有些人遵从君子的处事方式,就有些人反其道而行之。一个心地坦荡的人,渴望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他们不会造假,更不会造谣;而小人和恶人,就偏偏喜欢看热闹,不嫌事大。只要事不关己,不会给自己带麻烦,还能击倒和伤害别人,那他们绝不会心软,也不会善罢甘休,而是会执著地造谣生事,无中生有,直到被攻击的对象出了事,栽了跟头,他们才可能有所收敛。总之就是一句,不把人逼到绝境,他们不会甘心。遇到有这个倾向的人,我们要远远躲开。他们一般内心阴鸷,不被常人所理解,远离就是胜利。
喜欢见风使舵,唯利是图
世道的变坏,浮躁的风气,往往是由于一些人的见风使舵、唯利是图导致的。要是大家都能坚守正义,向着正道的光,那也不会有那么多好人遭受伤害和被辜负了。
我们与人来往,都讨厌被欺骗、被利用,可就是有这样的人,嗅着利益而来,谄媚讨好,循着利益消失而去,不念恩情,不顾公平,最后造成善良宽厚的人忍受心寒的痛苦。
当然,在我们在得知了这些人性的黑暗后,也不要灰心丧气,而是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平时与人相处时,对于那些突然而来的热情、假意的迎合、贸然给予的小恩小惠,都要小心。你不甘心被人当成可利用的对象,就要学会“防守”,别留给那些人机会。当你学会保护自己,硬起来之后,恶人也会觉得你难对付。
说话尖酸刻薄,不顾忌他人感受。有句话这样说,这个世上,所有的刀子嘴,都是刀子心。深以为然。判断一个人修养和品质,不是看他条件优越时做什么,而是看他遭遇难处时不做什么。君子懂得“忍怒”,你可以适当地发脾气,也可以直言不讳,可以敞开天窗说亮话,但唯独不会言辞尖酸刻薄。
看看你周围的人,那些人品好、素养高的人,才不会说话尖刻刁钻,而是温文尔雅。就是心眼坏的人,才会不放过任何机会伤害别人的心。你如果不小心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请尽早慢慢远离,因为他的嘴像刀子,能插在别人的心头,有一天也会插在你的心头。
不懂事时,我们常常觉得人脉广是好事,现在才知道,拥有优质的人脉好事。那些喜欢捕风捉影、吹毛求疵、八面玲珑的人,还是请出自己的生活比较好。
白岩松在一次演讲中曾说:“我在30岁之前,拼命做加法,30岁以后才懂得要学会做减法。”的确,人年轻时需要累积人脉资源,会把很多人请进人生中来;人到中年才明白,友贵精不贵多,有些烂人,对我们非但无益,反倒有害。所以,缩小圈子,远离烂人,实乃人生幸事。
远离不近人情的人
丰子恺有句名言:“结有道之友,断无情之人。”道德高尚是人结交朋友的首要标准,而对于那些无情无义之人要及时远离。只是这话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那些不近人情的人,有时却披着温情脉脉的面纱。
管仲在临终前劝齐桓公远离他身边的三个人:易牙、卫开方、竖刁。齐桓公十分不解,因为在他眼里,这三个人都忠心耿耿。
易牙是一名御厨,厨艺精湛,他烹饪的菜肴颇合齐桓公口味。有一次齐桓公用完膳后,颇为感慨地对易牙说:“我遍尝山珍海味,唯独不知人肉滋味。”本是一句玩笑之词,不想易牙却上了心。第二天就向齐桓公奉上一道菜肴。齐桓公尝后大为诧异:“这是什么肉?我竟从未吃过。”“禀告大王,这是我儿子的肉。”易牙拱手答道。齐桓公闻言,大受感动。
卫开方,本是卫国公子,抛弃父母妻儿,不远万里来到齐国,鞍前马后地效劳齐桓公。齐桓公也曾问他何以舍得下父母妻儿,他却说:“他们同大王您相比,渺如尘埃。”而另一个人竖刁,则挥刀自宫,做了一个宦官,来到齐桓公身边尽心事奉。
因此,齐桓公对这三人宠信有加。如今管仲劝自己远离他们,他自然听不进去。管仲过世后,齐桓公继续重複使用他们,而这三个人却在背地里沆瀣一气,伺机谋权篡位。终于在齐桓公病卧床榻时,这三人紧锁宫门,将齐桓公活饿死。一代霸主,落得如此悲惨下场,怎不令人感慨希嘘?
但究其根源,皆是因他认人、辨人不真。想想这三人,一个对亲生儿子痛下杀手,一个对父母妻儿弃之不顾,一个不惜自残身体。人性都是自私的,爱自己,爱亲人,是人之常情。一个对自己和亲人都如此冷酷的人,还指望他对谁有真正的感情?
所以,一个死心塌地对你好的人,未必值得结交,如果他对自己的家人冷漠无情,就一定要远离。否则,他今日给你的蜜糖,他日必将变成致你死命的砒霜。
远离见风使舵的人
古人曾告诫我们:“善变之人不可与交。”这是因为善变之人没有原则和操守,他们心中,惟一“利”字耳。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骁勇善战,素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只是他为人势利多变,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
吕布早年跟随并州刺史丁原,丁原对他恩重如山,赐予他高官厚禄,他遂拜丁原为义父。后来董卓以黄金珠宝和赤兔马贿赂吕布,并许以更高官职,吕布就见利忘义,杀了义父丁原,率军投降董卓,再拜董卓为义父。司徒王允想离间董卓和吕布,遂布下美人计,致使两人反目,吕布又手刃董卓。
吕布无家可归时,曾投到刘备麾下,不想袁术来战时,吕布突然倒戈,乘机偷袭徐州,致使刘备大败。后来吕布被曹操生擒,曹操怜其才,本想重用他,刘备一句“君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曹操才下定决心杀了吕布。
纵观吕布一生,将见风使舵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最后还是未得善终,只因再狡诈多变,真实面目也终有被认识的一天。有句话说:泥泞处识马,落难时认识人。春风得意时人人争著讨好,贫困潦倒时人人争著逃跑。趋利避害,是人性最大的弱点。所以,不要看谁在你风光时对你好,看谁在你落魄时对你好。风光时的朋友是粪土,落魄时的朋友才是钻石。
远离贪图小利的人
鬼穀子有言:规小物而不知大伦者,必绝交。那些只知贪图小利的人,心中没有大的伦理道德,一定不能结交。唐代柳宗元在《蝜版传》裡记载了一种叫蝜版的小虫子:牠喜欢背负东西,爬行时一旦遇到东西,就要抓取过来负在背上,东西越背越多,它终于爬不动了。有人悯其状,好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它却在力气稍微恢复之后,背起东西继续爬行。
生活中也不乏像蝜版这麽贪图小利的人,只是他们未必会把自己累得精疲力尽,倒是能让身边的朋友疲惫不堪。网友杨柳分享过她这样一段苦恼:她和小A是室友,小A啥都好,热情率直,勤快能干,房间裡的卫生她抢著乾,自己换下的衣服还没来得及洗,就被小A偷偷拿去洗了。杨柳一度觉得自己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遇上这麽个宝藏室友。但时间久了她却发现:每到缴房租水电费的时候,小A总是藉口钱不够了,让杨柳垫上一部分,事后却不补上;自己买的面膜霜,小A总是蹭著用;自己买的水果零食,小A伸手就拿来享用......天长日久,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竟将自己整得几近崩溃,有时也想摆摆道理,但又羞于启齿。
其实,这种爱贪图小利的人越早远离越好。有句话说:“人心难满,欲壑难填”,何必让他人的贪欲拖垮了你自己的人生?毕竟,这个世界除了父母和年幼的子女,你没有义务为任何人买单。
有人说:人生成败荣辱,皆在取捨之间。的确,有些东西不是越多越好,朋友也是,滥了只会让人生陷入迷茫,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所以要适时清理自己的社交圈,人一生遇到的人裡,总有一些人上赶著来给你添堵,总有一些事鸡毛蒜皮却很糟心。对出现在生命的烂人烂事,认真你就输了。遇到烂人,及时躲避;碰上烂事,儘早抽身。馀生很贵,对人事要学会“漠不关心”。
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都能够看出其中的本质,不会被负面情绪左右,他们能够及时放下,避免灾祸上身。烂人与破事只会拉著你蜷缩在黑暗的角落裡,让你发现不了世界的美好。人最大的荒唐,是在烂事上纠缠。
前几天听到个“荒唐的骆驼”的故事:一隻骆驼在沙漠裡跋涉著,烈日炎炎下,骆驼又饿又渴。突然,脚下有一个玻璃碎片把它的脚掌划了一下,顿时,骆驼气不打一处来,一脚把玻璃碎片踢开,却不小心把自己的脚掌又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一下子染红了沙粒。骆驼叹了口气,继续走著。天空中的秃鹫跟著它一直叫著,他心裡甚是烦闷,也朝天对著秃鹫叫著,叫著叫著,却引来了沙漠中的狼。骆驼吓得赶紧狂奔,也顾不上脚下血流不止的脚掌。终于他躲过了狼群,却因失血过多,血的味道引来了附近大批的食人蚁。骆驼精疲力竭,食人蚁很快就爬满了他的全身,慢慢地再也挣扎不动了。临死前,骆驼追悔莫及:“我为什麽要和一个玻璃碎片和秃鹫纠缠呢?”骆驼在沙漠中行进,遇到玻璃碎片本该及时抽身,但却因自己一时情绪上头,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骆驼纠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心裡的那股气,其实质上纠缠的是自己。
所以我们回去去看,骆驼遇到的这件事,其处理方式是多麽地荒唐。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都能够看出其中的本质,不会被负面情绪左右,他们能够及时放下,避免灾祸上身。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不纠缠。
莫言在小说《晚熟的人》裡刻画过一个烂人,叫武功。武功这人没有什麽本领,打架也常常是被揍的那个,但他偏偏去招惹村裡力气最大的王魁。打不过人家,就污言秽语骂对方。被打瘸腿的武功跑到王魁家门口破口大骂,声称自己贱命一条,除非王魁弄死自己,否则早晚有一天会报复王魁的老婆孩子。王魁气得用铁锨去铲他,被村裡的会计拦了下来。武功不依不饶,站在院子外面叫骂,污衊王魁的孩子是他老婆与别人私生的。最后,逼不得已,为了远离烂人,王魁举家搬离了村子。武功去惹村裡的另一个年轻人,被年轻人打倒在地,武功扬言会誓不罢休,果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裡,武功把年轻人家裡一亩即将要丰收的玉米砍了个精光。俗话说,宁与智者打一架,不跟烂人说句话。与垃圾人纠缠,最终受到伤害的只会是自己。
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
同烂人破事较劲,最终只有两个结果:一是你赢了,但因此你也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二是你输了,把自己搞得满身戾气,心情暴躁,鬱鬱寡欢。不管哪一种结果,最后你都是输家。这世上所有事情都是有成本的,跟烂人破事纠缠,搭进去的是你的时间和健康。
【馀生很贵,请别浪费】
古诗云:可叹人生有限身,终朝长是睏嚣尘。每个人的一生,时间有限,困在烂人烂事的尘嚣裡久了,人生也就荒废了。少一点与烂人烂事的纠缠,才有时间实现自己的价值。
从前,西藏有一个人叫爱地巴,每次跟人争执,就跑回家绕著自己的房子土地跑三圈,跑完三圈,就回去继续工作。他非常努力,房子越来越大,土地越来越多。每次争执跑三圈的事让大家都很疑惑,但爱地巴从不解释。直到爱地巴老了,孙子问他:“您为什麽一生气就绕著房子土地跑三圈呢?”爱地巴说:“年轻的时候,和人争执,就去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麽小,土地这麽少,哪有空和人生气呢?”孙子又问他:“现在您的房子土地已经超过了所有人,为什麽还要跑呢?”爱地巴说:“现在生气,我也去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麽大,土地这麽多,何必再与人计较呢?”
每个人生而为自己负责,烂事自有烂人做,烂人自有烂人磨。与其在烂人烂事上纠缠不清,浪费生命,不如转身走开,认真经营自己。人生无常,要懂珍惜。馀生很贵,请别浪费。
漫画家几米有段话说得极好: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实际上,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无论多别扭,你都要学会抽身而退。人生苦短,要有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的心境。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是过去了,放下,是为了更好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