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沧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持续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立足资源、区位优势,精准承接一批产业有序向临沧转移,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结构调整的加速器、转型发展的主抓手,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科学谋划布局
产业协同发展更加清晰
近年来,临沧围绕生物、绿色能源、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按照传统领域延链、新兴领域建链、优势领域补链的思路,围绕发展“三大经济”,突出“一县一业”“一园一主导”,确定各县(区)、园区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并聚焦各自主导产业精准承接产业转移、开展项目招引。
“十四五”以来,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福建天福集团等一大批头部企业入驻临沧发展,124个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在临沧“落地生根”。
同时,坚持全市资源整合“一盘棋”,推动和引导生产原料、技术、人力等各类资源以及转移的产业、引入的项目分别向主导产业园区聚集,加快形成主导产业县域间协同互补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链整体配套发展。
2023年,全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产值达1964亿元,其中,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制糖产业初步实现“一根甘蔗吃干榨尽”的综合利用、全值利用;凤庆县核桃产业初步构建冷链物流仓储、干果、仁、油、乳、休闲食品加工产业链;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制茶产业名优化、高端化水平不断提升。
加快园区建设
产业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把园区建好,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
围绕这一目标,临沧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提前预留用地并加快建设孟定清水河口岸片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南伞园区农特产品进出口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及配套、永和园区进出口落地加工勐甘产业园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提升改造园区物流设施,推动园区与中心城区(城镇)和交通物流枢纽的道路连接,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当前,园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和产业转移主要承接地,凤庆产业园区建成滇红茶产业园和核桃产业园,各园区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市崇明区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等10余个市外园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有序推进承接产业转移、探索合作共建等重点事宜。
主动借力发力
产业转移成效明显提升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为此,临沧市制定印发《临沧市重点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工作方案》,建立重点招商项目包保服务工作机制,确保每个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有部门牵头、有专人跟进、有服务措施、有情况反馈。
探索建立多元化、常态化的产业转移协同机制,用好园区整体开发招商、园中园招商、区域合作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招商模式,成立全市招商服务有限公司和凤庆县、镇康县驻粤港澳大湾区招商中心,在深圳、广州设立“爱临沧·招商引智”联络处,搭建临沧与目标企业高效对话机制。
组建19个由市级领导任团长、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市级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团长的招商团,按季度带队外出招商。2023年,全市共开展外出招商251场次。其中,市级党政“一把手”带队招商11场次,工业招商签约项目125个、计划总投资324亿元,工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8.4亿元。
用好机制平台
产业转移空间更加广阔
临沧依托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优势,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举办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2023红茶大会、缅甸(内比都)—中国(临沧)经济贸易展洽会等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企业来临沧考察,提升临沧知名度,增强临沧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力。
积极组织参加2023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聚焦临沧承办的4项活动、协办的7项活动,成功邀请95家省内外企业参加活动,现场签约镇康县哈里精品咖啡庄园建设、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乳胶器材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产业项目11个,协议投资68.9亿元,成功结对园区4个。
临沧还围绕用地、用能、融资等方面强化服务保障,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建立企业服务帮办代办工作机制,成立帮办团队,“保姆式”全程帮办代办,为产业快转移、项目能落地、企业发展好提供先行基础,持续提升承接产业支撑能力。
如今,随着一大批“链主”、行业骨干企业入驻临沧,初步构建起了全市现有支柱产业与承接转移产业优势互补、联动紧密、良性竞争的共生共赢全产业链生态圈,为临沧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今日临沧 文/图 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