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坐上春晚总导演的宝座,于蕾真不愧是“压力山大星”的扛把子。能扛住春晚这个“国民考试”,她的能力和敬业精神当然没话说,但说到“人民的春晚”,能不能真正打动每年大年三十围坐电视前的观众,还真是个硬骨头。
于蕾的导演履历里,有不少被称道的佳作。就拿去年春晚的《初见照相馆》来说,虽然观众看了一半就能猜到结局,但最后还是被煽了一把温情的泪。点赞量飙高,证明这个节目在“共鸣”这件事上,至少是及格的。
然而,这种套路也让不少人吐槽:情节简单,形式单一。特别是邀请影视演员演小品的操作,几年下来成了标配,大家多少有些审美疲劳。毕竟,春晚可是全家老小一起看的“新年仪式”,观众希望看到的,不只是“合格”,而是“惊喜”。
除了小品和演员阵容,网友们还提到了另一个敏感话题:辽宁籍喜剧演员“缺席春晚”的现象。有人直言,少了赵本山、宋小宝等东北喜剧明星,那味儿就不对了。
对于这种怀旧情绪,不少人感同身受,但也有人认为,时代变了,东北喜剧一枝独秀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春晚要兼顾全国口味,不可能永远吃“东北这一口”。这就好比年夜饭,盘子不能老是那几样,花样和搭配才是关键。
其实,从近年来网友对春晚的各种反应来看,真正难搞的并不是节目质量,而是“全民审美”这个无底洞。
有人怀念过去,觉得春晚不如当年;有人盼着创新,觉得传统节目越来越“套路化”。而当春晚真的想突破传统,来点“不一样的烟火”时,又会冒出无数“这还是春晚吗”的灵魂拷问。总之,导演组左右不是人。
今年春晚打出的口号是“人民的春晚”,这话听着朴实,但背后压力爆棚。怎么让十四亿人都觉得“这春晚办得好”,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说到底,春晚的核心,不就是“有年味”“接地气”吗?节目内容要讨好观众,形式创新得大胆,但也不能脱离大家伙的情感需求。不然,再多的技术加持和流量明星,观众都只会给出一句评价:“没记住”。
那么,今年于蕾会交出怎样的答卷?是继续“温情催泪路线”,还是打破传统推陈出新?观众到底会买单还是吐槽?关键就看她能不能在这张考卷里,填满“惊喜”这个空白了。
最后想问问大家:对今年的春晚,你期待什么?又害怕看到什么老套路?欢迎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