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硬气回应美国后,欧盟进行重大表态,英媒的一句话亮了

大核有料 2025-04-15 11:09:09

美国在当地时间12日刚公布了一份海关豁免清单,没到两天特朗普就又改口了,表示海关豁免清单只是“暂时的”,对海关豁免清单里的产品将额外加征“特别关税”。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在“对等关税”政策上第一次变卦了。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球挥出了“关税大棒”,扰乱了国际经济贸易市场。

这还不到半个月,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已经更改了数次,这种朝令夕改的行为十分可憎,给世界经济秩序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就是在为自身的私利服务。

美国频繁的调整关税政策,不仅让其他国家难以适从,也让美国国内的企业和消费者深受其害。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自然也成为了美国的重点针对对象,几次修改关税政策,将矛头直指中国。

面对美国的无理之举,中国始终坚守坚定立场,不畏美国一而再、再而三的施压,强硬回应美国的挑衅。

国际社会中其它的重要力量,比如欧盟,也在这场关税战争中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贸易策略,并做出了重要表态,就连英国媒体也就特朗普这一系列行为罕见地为中国发声。

那么,对于特朗普的变卦,咱们中国是怎样回应的呢?

我国对美做出的强势回应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就像是一场即兴表演,想到什么就演什么。

4月12日美国刚发布了一份豁免清单,总统本人13日就在社交媒体,改口称,美政府并未宣布任何关税“豁免”,相关产品只是被转移到另一个关税类别。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紧跟着补充说只是缓期执行,并且会对豁免清单里的这些产品加征“特别关税”。

中国此次的回应也显现出中国的战略定力与大国智慧。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豁免部分产品“对等关税”,这只是修正错误做法的一小步,发言人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中国正在督促美方正视国际各方的理性声音,正视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后对美国自身以及全球各国造成的危害,彻底取消“对等关税”这一错误政策。

在此之前,针对美方的一系列关税举措,中国已经使出多重反制措施,表明了我国的立场,美方单边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多边贸易体制,不仅解决不了自身问题,还会对中美经贸合作和正常的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这种冷静源于中国的底气,五年科技攻坚让中国半导体自给率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反超美国。

当纽约联储预测美国通胀将冲上4%时,中国CPI稳定在温和区间,货币政策工具箱里还留着降准降息的空间。

那么,国际社会中其它的重要力量在这场关税战争中具体是怎样表态的呢?

欧盟表态,英媒发声

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搅得全球市场不得安宁之时,欧盟也做出了重要表态。

与此同时,欧盟也在加紧与其他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认为与美国的关系已难以回到过去,想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独立自主。

跨大西洋关系出现裂痕,欧盟的选择出乎意料的清醒,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会把重心进一步转向亚洲。

欧盟悄悄与中国启动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中欧峰会拟议的汽车产业投资合作,可能撬动万亿欧元市场。

比利时智库数据显示,中欧贸易额在美国关税政策的背景下逆势增长,新能源合作项目激增。

英国媒体也罕见地为中国发声,4月13日《金融时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标题直接亮了:“中国有能力应对特朗普的贸易战”,这篇文章从三个角度指出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注定会失败。

特朗普的真实目的是“施展个人权利”,并非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这种单边主义注定会让美国的盟友对美国失去信任。

美国国债市场的动荡暴露了特朗普政策的脆弱性,债券投资者用脚投票,迫使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退缩。

中国的内需市场和技术自主能力足以应对挑战,而美国对中国工业投入品的依赖是中国对美零部件依赖的三倍,美国的高关税只会加剧美国的通胀和经济衰退风险,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结语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闹剧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中国的强硬回击也展现出了大国的担当。

欧盟的战略转向预示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而英媒的犀利分析则揭示了单边主义的必然失败。

参考:

1. 观察者网:刚豁免电子产品,特朗普又改口?“没人知道他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刚豁免电子产品,特朗普又改口?“没人知道他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2025-04-14

2. 中国新闻网:中国商务部回应美方豁免部分产品“对等关税” 2025-04-13

3. 京报网:拉近对华经贸关系,冯德莱恩: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 2025-04-14

4. 环球网:冯德莱恩: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减少对美依赖 2025-04-14

5. 观察者网: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英媒指出3点原因 2025-04-14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