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任妻子郁郁而终,原配子女无一送终,只有小女儿陪伴左右

岁月的如诗 2024-12-19 13:59:23

前言

茅以升是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代宗师,被称为“中国桥梁之父”,他主持建造的钱塘江大桥至今仍是工程史上的经典之作。

然而,在这位功勋卓著的大师身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唏嘘的家庭悲剧,他的两任妻子都因抑郁症郁郁而终,六个亲生子女与他断绝关系,直到临终也未能重聚。

为何这样一位国之栋梁,会在亲情上遭遇如此惨痛的结局?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妻离子散?

完美婚姻的起点

婚姻对于茅以升来说,本该是一段美好的旅程,1912年,年仅十七岁的他与戴传蕙缔结连理,这桩包办婚姻,竟成就了一段令人羡慕的佳话。

戴传蕙温婉贤淑,茅以升才华横溢,二人琴瑟和鸣,堪称天作之合,不久后,戴传蕙便为茅以升生下长子茅于越,本该是锦上添花的喜事,却因茅以升远赴美国留学而被迫分离。

戴传蕙独自在家照顾年幼的孩子,为丈夫打点一切,从不让他为家事分心,这份默默付出的深情,在当时令人动容。

回国后的茅以升事业蒸蒸日上,戴传蕙依然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丈夫,为了配合茅以升的工作,她带着孩子四处迁徙,短短数年便搬了二十多次家,这般颠沛流离的生活,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反而为丈夫的事业成就感到骄傲。

随着时光推移,戴传蕙又为茅以升生下四女一子,六个儿女如同六颗璀璨的明珠,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无限欢乐,茅以升事业有成,妻贤子孝,这样的人生在外人看来堪称完美。

然而世事难料,谁能想到这看似圆满的家庭,最终会落得一个支离破碎的结局?

事业成就的代价

在茅以升的人生轨迹中,修建桥梁是他永恒不变的追求,童年时期,他曾目睹一座木桥因人群拥挤而坍塌,造成多人伤亡,这场惨剧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让他立志要为国家修建坚固的桥梁。

为了这个梦想,茅以升废寝忘食地学习,从唐山路矿学堂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他在桥梁工程领域不断深造,即便在国外有优厚待遇,他依然选择回国效力,这份赤子之心,让他在工程界声名鹊起。

1933年,机会终于降临,茅以升被任命为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承担起建造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双层桥梁的重任,面对钱塘江凶险的水文条件,他夜以继日地钻研技术难题,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在工地上吃住。

他创造性地提出“射水法”“沉箱法”“浮运法”等解决方案,一次次攻克技术难关,即便日军飞机轰炸工地,他仍坚守施工一线,这座桥梁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最终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

然而,成就的背后是沉重的代价,戴传蕙独自承担起照顾六个孩子的重担,日日为丈夫的安危担忧,她渐渐患上了轻微的抑郁症,但茅以升却无暇顾及,当他获得政府颁发的10万元奖金时,毫不犹豫地全部捐给了国家支持抗战。

1946年,茅以升被提拔为国民政府交通部桥梁工程处处长,事业达到顶峰,表面上看,这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却也是他婚姻走向破裂的开端,事业的成功让他逐渐迷失了自我,在家庭与工作之间,他始终选择了后者。

婚姻破裂的转折

这段看似美满的婚姻,在茅以升五十岁那年出现了致命的裂痕,当时的他已贵为国民政府交通部桥梁工程处处长,在上海工作期间结识了年仅二十一岁的权桂云,这个温婉秀丽的江南女子,让他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悸动。

起初,茅以升只是对权桂云心生好感,然而,当他发现这个小他近三十岁的年轻女子也对自己倾慕时,内心的那道防线逐渐崩塌。

他在上海为权桂云安置了一处住所,开启了隐秘的双重生活,不久,权桂云便为他生下女儿茅玉麟。

这段婚外情本可能就这样永远隐藏下去,直到1950年的“忠厚老实运动”,在组织要求坦白的压力下,茅以升不得不向戴传蕙坦白了一切,对戴传蕙而言,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她无法接受丈夫背叛的事实,整日以泪洗面。

为了挽救婚姻,茅以升答应与权桂云断绝来往,戴传蕙虽然选择了原谅,但心中的伤痕却永远无法愈合。

此后,她整日郁郁寡欢,性情大变,时常独自落泪,本就患有轻微抑郁症的她,病情日益加重。

更令人心酸的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戴传蕙依然顾念着茅玉麟的处境,她叮嘱丈夫每月多寄些生活费给权桂云母女,说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让她吃苦,这份宽容与大度,反衬出茅以升的辜负显得更加深重。

1967年,饱受煎熬的戴传蕙含恨离世,她临终前都不愿见茅以升最后一面,这是对丈夫最后的控诉,然而,茅以升却在妻子去世后不久,就将权桂云母女接到了身边,彻底激怒了他的六个子女。

权桂云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她夹在茅以升和他的子女之间,备受排挤与非议,同样患上抑郁症的她,最终在1975年郁郁而终,年仅五十岁,两位深爱茅以升的女人,竟都以同样悲惨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至死难解的心结

茅以升万万没想到,两位妻子的相继离世,会在他与子女们之间筑起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六个子女对他的怨恨与日俱增,尤其是长子茅于越,眼看着母亲含辛茹苦半生却落得如此下场,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

虽然茅于越后来成为了著名科学家,但他始终没有原谅父亲的背叛,其他子女也都各有成就,但对父亲的态度却出奇一致:既不愿见他,也不愿听到他的任何消息,这六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子女,竟达成了一个永不原谅父亲的共识。

最让茅以升心痛的是,就连他最好的朋友也纷纷与他断绝来往,一夜之间,这位备受尊敬的桥梁专家沦为众人口中的“负心汉”,他这才醒悟,自己犯下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

所幸小女儿茅玉麟始终不离不弃,她不顾哥姐反对,坚持照顾父亲的起居,但她同时也要照看患有抑郁症的母亲权桂云,心力交瘁却无人理解,最后,她只能用一封伪造的谅解信,让父亲带着一丝慰藉离开人世。

晚年的茅以升常常独坐花园,望着自己亲手设计的桥梁发呆,他开始频繁回忆起往事:戴传蕙为他洗手作羹汤的温柔,六个孩子嬉戏打闹的欢笑,这些曾经触手可及的温暖,如今却只能成为心中永远的遗憾。

1989年深秋,93岁的茅以升在病榻上饮泣而终,这位“中国桥梁之父”一生修建了无数桥梁,却将自己最重要的那座亲情之桥亲手摧毁,他的人生,终成了一个令后人唏嘘的遗憾。

结语

茅以升的一生,恰如一座横跨于功业与亲情之间的大桥,他用坚实的桥墩,为国家筑起了一座座通向现代化的桥梁,却在感情的江流中失去了平衡,让两个深爱他的女人黯然离世,也让六个儿女永远地离他而去。

再宏伟的事业成就,也抵不过家人的笑靥,再耀眼的社会光环,也换不来骨肉的亲情,愿每个追逐梦想的人,都能在奔波的征途上,珍惜那些默默支持自己的人,守护好身边最珍贵的幸福。

参考资料:

齐鲁晚报-2009年5月8日-《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家庭与婚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