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女儿家养老,女婿把冰箱搬我房间,原先不懂,明白后我连夜跑走

心悠悠然 2024-09-02 21:58:37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王老太太一生劳碌,丈夫早逝后,她独自将三个孩子拉扯大。年复一年,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如今,已是年近七十的老人了。尽管心中无比想念已成家立业的子女,但身体的逐渐衰弱使她感到无力。独自居住在老家的她,日渐感到生活的艰难。

“妈,我们实在是忙不过来,您要不去丽丽那儿住吧?”大儿子王强在一次回家探望时,小心翼翼地提起了这个话题。

“小强啊,妈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小家,工作忙,压力大,我还是自己在家吧。”王老太太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些黯然。

“妈,您别犟了,丽丽条件好,有能力照顾您,再说了,她也是您的女儿啊。”小儿子王斌在一旁附和道。

王老太太看着两个儿子,心里虽有不舍,但也明白,他们各自都有家庭和孩子,负担确实不小。她叹了口气,说:“那就去丽丽家住吧,只是不要麻烦她太多。”

王丽接到母亲要搬过来的消息时,心中百感交集。她一方面心疼母亲孤苦伶仃,另一方面又担心丈夫刘明会不高兴。刘明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平时生活中对家庭的安排也很有自己的想法。王丽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跟刘明商量。

“明哥,妈身体不太好,两个哥照顾不过来,我想着让她来咱家住,你觉得怎么样?”王丽试探着问道。

刘明放下手中的报纸,皱了皱眉头,随即挤出一丝笑容:“这事儿嘛,既然是您母亲,自然是要照顾的。我没什么意见。”

虽然刘明嘴上这么说,但王丽还是从他的神情中察觉到一丝不悦。不过,她也只能点点头:“那好,我去准备一下。”

几天后,王老太太搬进了王丽和刘明的家。刚到的那几天,刘明表现得特别热情,每天都会主动问候老太太的起居。“妈,您看这房子住得习惯吗?要是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您可得跟我说啊。”刘明的语气温和,仿佛真心为王老太太着想。

“习惯,习惯,明明啊,你和丽丽对我真是好。”王老太太心中感激,却总觉得有些地方说不上来的别扭。

几天后,刘明突然对王丽提议:“丽丽,我看妈年纪大了,跑来跑去也不方便,不如咱们把冰箱搬到她房间去吧?这样她想吃什么也方便。”

王丽愣了一下:“把冰箱搬到她房间?会不会太麻烦了?”

“麻烦什么呢?妈一个人方便最重要。”刘明说得斩钉截铁。

王丽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但想到母亲确实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便同意了刘明的提议。

几天后,刘明亲自把冰箱搬进了王老太太的房间。王老太太站在一旁,有些手足无措地看着刘明忙前忙后。“明明啊,这么大的冰箱放我房间,这真是折腾你们了。”她有些不安地说。

“妈,您别这么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您饿了渴了,开冰箱就能拿到东西,不用来回跑。”刘明依旧是那副笑脸。

王老太太虽然感激,但心里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她暗自想着,这样一来,自己是不是占了他们太多方便?可是,每次看见刘明那热情的笑脸,她又把心里的疑问压了下去。只是,这种不安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老太太在女儿家住得虽然还算舒适,但心里的那股不安感却愈发强烈。她慢慢发现,每次从冰箱里拿点东西吃,刘明都会特意问上一句:“妈,您刚才用的是什么?用了多少?”有时,甚至连她喝了一杯牛奶,吃了一块面包,刘明都要追问。起初,王老太太以为他只是关心家里的食物储备,可时间一长,她渐渐感觉到刘明的态度似乎不只是关心那么简单。

一次,王老太太拿了一根香肠和两个鸡蛋,准备做点简单的早饭。刚把锅烧热,刘明就从门外探头进来,似乎很随意地问:“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

“哦,随便弄点香肠鸡蛋。”王老太太笑着答道。

刘明的眼神在香肠和鸡蛋上扫了一圈,随后淡淡地说:“妈,香肠和鸡蛋都挺贵的,您要不还是节约点吃,咱们家最近开销也挺大的。”

王老太太一愣,手里的锅铲停在了半空中。她点了点头,默默地把香肠放回了冰箱里,心里感到一阵寒意。

王丽虽然依旧对母亲关心,但因为工作繁忙,每天早出晚归,很多时候连话都没顾得上和母亲多说。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几乎都由刘明一手打理,王老太太感到自己在这个家里越来越像个外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又一个深夜,王老太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意全无。她隐约听到客厅里传来一阵低沉的争吵声。她轻轻下床,走到门口,屏住呼吸听了起来。

“你妈住在这里,开销越来越大,再这样下去,我们的日子怎么过?”刘明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不耐烦。

王丽似乎有些无奈,“可是,她是我妈,我能怎么办?”

“我知道她是你妈,但咱们家也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吧?你看这个月的水电费,吃的用的,哪样不是翻倍?”刘明的语气中透出一丝怨气。

王丽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道:“我也不想让她为难,可总不能把她赶走吧?”

王老太太听着这一番对话,只觉得心如刀割。她终于明白,自己在这个家里并不是受欢迎的家人,而是一个让人头疼的负担。刘明对她的所谓关心和照顾,其实只是出于无奈,而非真心。

几天后,刘明又找了个机会对王丽提议:“丽丽,我觉得咱妈年纪大了,是不是可以考虑给她搬个小房间?这样她也能有自己的空间,我们也能稍微松口气。”

王丽迟疑地看了看刘明,心里虽然觉得不太妥当,但面对丈夫的压力,也只能勉强答应:“我再和妈商量一下。”

王老太太听到这些话,心中的悲凉更甚。她终于明白,刘明当初把冰箱搬进她房间,并不是出于什么善意,而是为了方便他监控她的日常开销,甚至逐步地把她的生活空间压缩到最低限度。

深感羞愧和失落的王老太太,决定不能再继续留在这个让她感到寒心的家里。某个深夜,她悄悄地收拾好自己的衣物,轻轻推开房门,站在客厅里,望了望熟睡的女儿和外孙的房门。她咬紧牙关,拿起自己简单的行李,默默地离开了这个曾经以为是避风港的地方。

临走前,她在桌上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女儿的不舍与对自己境遇的无奈。随后,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夜色中,决然地离开了这个令她心碎的家。

王老太太离开了女儿家,独自走在寂静的街道上。夜风轻拂,她拉紧了身上的外套,心里却感到一丝释然。她不想再成为女儿家的负担,也不愿看到刘明和王丽因为她而争吵。王老太太决定去投奔一个多年前的老朋友李大姐,这位朋友一直住在镇上的一间小屋里,两人多年来保持着联系。

“哎呀,王姐,你怎么这么晚才过来?”李大姐见到王老太太,连忙迎了上来,一边帮她拿行李,一边关切地问道。

王老太太强挤出一丝微笑,说道:“大姐,我实在是待不下去了,只好来麻烦你了。”

李大姐一听,皱起了眉头,“怎么会呢?丽丽不是挺孝顺的吗?”

“唉,孝顺是孝顺,可总归是外人家的门,住久了,心里不是滋味。”王老太太摇摇头,声音中带着无奈。

李大姐拍拍她的手,“别难过,咱们是老姐妹了,你住这儿,别跟我客气。”

第二天,王丽起床后发现母亲的房间空空如也,床铺整齐地叠好,只有桌上静静地放着一封信。她心头一紧,连忙打开信,信里只有简单的几句话:“丽丽,妈不想成为你们的负担,已经走了。你们安心过日子,不用找我。”

看到这里,王丽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立刻打电话给刘明,“妈不见了!她走了!”

刘明也慌了神,赶忙安慰她:“别急,可能她只是出去散心,我们四处找找。”

两人找遍了附近的公园、市场,甚至连王老太太常去的老年活动中心都问过了,但依旧不见人影。王丽的心越来越沉,最终决定报警。

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刻展开了寻找,几天后,王丽终于收到了母亲的信。信中,王老太太简单交代了自己的近况,告诉王丽她暂时住在朋友家里,不用担心她的生活。

“丽丽,妈知道你们有你们的难处,我不怪你们。你们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吧,妈也会好好照顾自己。”王老太太在信中写道。

看着这封信,王丽眼泪如泉水般涌出。她感到深深的愧疚和无助,却不知道该如何弥补。她拿起笔,给母亲写了一封长信,信中道尽了自己的歉意和思念,最后只能祝福母亲健康长寿。

此后,王老太太在李大姐家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小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她每天早起在附近的小菜市场买些新鲜蔬菜,晚上则坐在门口与邻居们闲聊。虽然日子清苦,但她却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平静。

“李大姐,这儿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心里舒服。”王老太太一边整理着院子里的花草,一边对李大姐说。

李大姐笑着点头,“是啊,咱们老了,图的就是个心安。你看,现在不是挺好嘛。”

然而,王丽和刘明的家中却因为这件事变得不再和谐。刘明虽然表面上没有多说什么,但心中那一丝内疚让他与王丽的关系渐渐疏远。家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冷淡,王丽也在母亲离去后时常独自垂泪,回忆着母亲在家时的点点滴滴。

“我到底做错了吗?如果当时多关心一下她,事情会不会不一样?”王丽无数次在夜里自问,却得不到答案。

王老太太虽然没有再回到女儿家,但她心中的那份母爱始终未曾减退。只是,这段母女之间的情感,究竟还能回到从前吗?

0 阅读:23

心悠悠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