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北海,七十多岁的黄炳权是远近闻名的“牛魔王”。
这个农村大爷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既是个能人也是个怪人。
明明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却大张旗鼓的办起了养牛场,整天和他的牛儿“厮混”在一起。
牛儿们吃的好睡得香,被他养的膘肥体壮,可他却不卖,还时常对着臭气熏天的牛粪发呆,时不时地乐上一下。

走在大街上,隔着老远你就能闻到他身上的“特殊”味道,村民们笑话他“瞎折腾”,家里人都认为他“疯”了,妻子嫌他身上臭,经常不让他进家门。
对于别人“异样”的眼光,黄炳权毫不在意,只是一心扑在他的“养牛大计”上。
几年后,那些不理解他的人全都傻了眼,普通养牛户一头牛能卖个一两万,他仅靠牛粪就能有6万的收益,2018年,他的年利润就上亿了。
这时候人们才了解到,黄炳权的养牛成本不仅低得可怕,还形成了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早已实现了“自给自足”。

那黄炳权当初是怎么发现牛粪拥有如此价值的,他又是如何把这一切落到实处的呢?
人生的第一桶金人的眼光有多远,成就就会有多高。
黄炳权自做生意之初,就信奉一句话:做买卖不能光有诚心,还要有诚意。他这大半辈子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80年代末,还在纺织厂当工人的黄炳权,敏锐的发觉了周遭的变化,前来北海务工的外地人多了起来,城市的街道也因为增多的小商小贩,变得热闹了起来。

彼时,恰巧赶上下岗潮的黄炳权,也灵机一动的下海创业了,他在当地开了一家名叫“东园酒家”的饭店。
因为菜品分量大,价格童叟无欺,所以他的生意相当火爆,而且,他店里自制的祖传药酒,更是成为了一大特色,很受爱酒之人的追捧。
对此,已经小有积蓄的他又产生了一个想法,他要开一家酒厂,说干就干,黄炳权的酒厂开起来之后,他就迅速的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富家翁。
可当了大老板的黄炳权还是有发愁的事,随着酒厂业务的增多,他厂子里产生的酒糟也越来越多了,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酒糟,成了当务之急。

起初,他还能把这些酒糟卖给周边的养猪户,可猪仔们也是“挑食”的,吃了一段时间后它们就不吃了,即便黄炳权再找更远地方的养殖场合作,剩余的酒糟还是越来越多。
作为一个从底层打拼出来的人,黄炳权是断然不会把这些“好东西”给浪费的,可如何源源不断的处理掉这些越来越多的酒糟,还是让他陷入了“困顿”。
车到山前必有路,被压力逼到极限的黄炳权,又生出了一个好点子。

彼时的黄炳权也算是急中生智了,他想着既然猪儿们能够消化酒糟,那体积更大的牛,不就是最好的酒糟“处理器”了么。
了解了一些养牛知识后,黄炳权更加认定了自己养牛是个好点子,一头牛一天要消耗40多公斤饲料,成本22元左右,但出栏后的价格却是一万多元。
倘若在这些牛的饲料中掺入自己的酒糟,那么养牛的成本不仅可以极大的减少,最重要的是把自己酒厂剩余的酒糟给处理了,这简直是一石二鸟。

2006年,行动力极高的黄炳权,风风火火的开起了自己的养牛场,这时候他家人是不同意的,妻子不明白为啥自家已经吃喝不愁了,他还要瞎折腾。
可黄炳权是个执着的人,家里人谁也没拗过他,他掏出了一大笔积蓄,首批就进了1000头牛,可接下来他却傻眼了,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尽管黄炳权在养牛前已经了解了相当多的专业知识,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买回来的这1000头牛不仅对他的酒糟“不感冒”,还状况百出。
这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买的这些牛是印度奶牛,这种牛耐热不耐寒,气温低于10度就不怎么进食了,而且在这种低温环境中,还极容易生病。

黄炳权本以为自己捡到了宝贝,却没想到是迎回了一群难伺候的“祖宗”,可再难伺候他也得伺候,为了不让牛被冻死,他又花了大价钱给“娇贵”牛儿置办了取暖设备。
外人看他这副模样,只是不理解的取笑他,可他却不管那些个风言风语,在保证了牛儿们的生存下,他回到了最初的起点,那就是如何让牛儿们吃他的酒糟。
于是他就开始研究酒糟和饲料的配比,可不论他怎么置换比例,他的牛都会产生便秘的问题,为此,他又搭进去不少钱。
为了牛儿便秘的问题,黄炳权没少下功夫,机缘巧合之下,他打听到果皮中的纤维素可以帮助消化,于是他就联系了一家罐头厂回收果皮。

如此一来,罐头厂不用为处理果皮头疼,他不花钱就能得到果皮,简直是一举两得,可果皮拉回来后,牛的消化问题是解决了,但又生出了新的问题。
许多牛都因为吃了果皮,而产生了口腔溃疡,为此,黄炳权又找到专业人士,在果皮中研制出一种菌种。
果皮经过菌种的发酵后,不仅解决了牛的溃疡问题,还能让这些果皮得以长期保存了,这种一举多得的方法,直接让他的养牛成本降到了3块。
这在许多养牛户眼中是不可思议的,但此时黄炳权的“养牛大计”才刚刚开始。

黄炳权的低成本养牛计划迈入正轨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虽然他的酒糟和牛的健康问题解决了,但牛儿产生的大量牛粪,让整个养牛场周围都变得臭气熏天,对此不光是当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就是家人都十分嫌弃他。
黄炳权也知道这不是个好现象,恰巧,他在那时候看到了新闻上播报的一句话: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由此,他想到自己的产业,要是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就好了,这时,他的眼界变得开阔又长远了,但他还是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

为了不让牛粪的“可怕”味道再“祸害”当地老百姓,他直接在厂子里盖了一个巨大的沼气池,这不仅解决了臭味的问题,还让他的厂子用上了清洁能源,他的养牛成本变得更低了。
2010年,黄炳权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决定用牛粪养鱼,此时,他已经对自家牛粪的价值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发酵好的牛粪,营养价值是巨大的。

于是他就投资了几百万,把一处废弃的盐田改造成了鱼塘,由于牛粪的“功劳”,鱼塘中的藻类长势很好,不仅优化了水质,还成了鱼儿的优质食物。
他鱼塘里肥美的鱼儿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单是鱼塘,每年都能给他带来百万级别的收入,此时,他养牛场的牛已经多达2000多头了。

这时,他还在售卖他的印度牛,可到了2015年,许多和他有合作的牛商贩都很诧异,他突然就不卖牛了,而且他的牛还越养越多,足足有4000多头了。
在普通养殖户眼里,养牛就是用来卖的,黄炳权不卖牛,那他是如何获利的?

后来,人们才知道黄炳权的眼光独到,原来啊,他盯上了牛粪更大的价值,既然牛粪能养鱼,那就能养其他的,因此,牛粪这种“有机肥”在市场是供不应求的。
黄炳权可谓是把牛粪玩出了“花儿”,他和相关专家研制出了一种优质的牛粪有机肥,还把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靠着这项专利,他打开了有机肥的市场。
他的有机肥一经上市就广受好评,迅速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每年单是出售牛粪有机肥,就能为他带来几千万的收入,他当然看不上卖牛的那点小利润了。

黄炳权的牛之所以和别人的牛不一样,是因为黄炳权和别人不一样,他是一个眼光长远的人,正是因为他独到的眼光,才能让他把牛粪变废为宝。
这样的人,是值得很多人学习的,给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点赞。
参考资料农村大爷养4000头牛却不卖,饲养几乎零成本,靠牛粪成为亿万富翁-河山锐新闻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