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武警黄金部队的编制序列中,有一个支队的番号叫作“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全称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二支队”)。该支队也是武警黄金部队中番号排序最后位的一个支队,曾先后7次被武警黄金指挥部评为“基层建设先进支队”、并被武警总部评为“基层建设标兵支队”1次,其在部队建制上隶属武警黄金第三总队领导管理,部队驻地在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现在叫成都市郫都区)。
据公开资料显示,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的建制历史可以追溯至1979年,前身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五一二团,后于1985年8月转隶武警部队现役序列,番号变更为“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下辖若干个大队和相应的支队直属力量。自转隶改建以来,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始终积极发扬“武警黄金铁军”精神,为国寻金不辱使命、抢险救援冲锋在前,其主要任务是在四川、贵州、西藏、甘肃、青海五省区开展黄金矿藏及其他多金属矿产的勘查工作,兼顾区域地质调查、分析测试、工程施工、军事地质服务和抢险救援任务。
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一大队一中队被授予荣誉称号
举几个例子:“白水、嘉陵江”这两个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砂金矿就是由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勘测发现并提交上报的;此外在“八五”期间,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又陆续提交了超大型金矿床1个(即阳山金矿,累计已探获黄金资源量达390余吨(并且还在开发中)、目前仍是亚洲最大类卡林型金矿)、中型金矿床4个、小型金矿床12个。所以,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可以说是为四川乃至全国的黄金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在阳山矿区的奋战执勤中,黄金第十二支队官兵克服了重重困难,能吃苦、敢拼搏,创造形成了“科学求实、敬业奉献、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阳山精神。
此外,在抢险救援方面,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同样是表现出色,从汶川大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到尼泊尔地震、山阳特大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救援现场,都有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官兵奋战的身影。
但在2018年的武警警种部队改革调整中,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与武警黄金部队一起退出武警现役序列,转隶移交自然资源部改建为非现役专业队伍。在此过程中,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和武警黄金第三总队机关一起合并组建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中心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军民融合”命名并从事应用地质调查的地勘单位,单位性质是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其中,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主要是转制改建为军民融合地质科普研学营地(唐昌)(简称“唐昌营地”),占地面积约90亩,建筑面积达23160平方米,营地内武警黄金部队史馆、军事地质科普展厅以及岩石矿物标本展厅等独具特色的研学设施一应俱全。
现阶段,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中心的主要任务有:承担我国沿边沿海、境外重要地区和通道的应用地质调查工作,承担地质资料应用地质调查应用改化和研究工作,承担基础地质、灾害地质、矿产地质、生态地质、水工环地质调查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承担应用地质调查标准规范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开展地质调查资料、信息数据服务工作等等方面。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转载请联系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