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在杀谭嗣同前,谭其实是有时间逃跑的,没人想到谭真会死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4-12-12 14:23:01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谭嗣同真的有机会逃命,但他偏偏选择了一条几乎没人能理解的路——留在北京,等待死亡。那是1898年的秋天,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戊戌变法的希望如秋叶般飘落,一片惨淡。

而谭嗣同的活路却依旧敞开着。梁启超一次次劝他逃亡,好友大刀王五苦口婆心,日本朋友们也早已准备好了船票。可谭嗣同对他们摇了摇头,平静而坚决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听到这话,谁还能劝动他?

没有人想到,这位年仅33岁的青年,真的会选择这条通往死亡的路。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如此坚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好好聊聊的。

戊戌风雨:背景与冲突

时间倒回到1898年的夏天。光绪皇帝的“明定国是”诏书一发布,整个京城仿佛被一股新风吹动,变得热闹起来。

那些本来在旧时代中麻木生存的人们,忽然觉得眼前出现了新的可能——科举要改革了,政府要透明了,经济要发展了,甚至,人民的声音也可能被听见了。这就是戊戌变法带来的希望,它像是一场久旱后的甘霖,令人们心中燃起了久违的希望。

然而,这场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在慈禧太后看来,实在是太过激进。你想想,光绪年轻气盛,直接冲上来要改制度,这不是要把人家的利益分一分吗?那些年富力强的年轻维新派一边宣传着新思想,一边大刀阔斧地推动改革,甚至还把大清的传统礼仪都翻了个底朝天。

对慈禧来说,这些维新派的举动简直就是在折腾她的底线。于是,这场变法只经历了短短三个月,就像是一朵还没完全绽放的花,在秋风中被无情地掐断了。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在了瀛台。而那些当初拍着胸脯支持变法的官员们,这时候也一个个开始胆战心惊。

有人连夜逃亡,有人闭门谢客,甚至有人直接向慈禧请罪,表明自己只是凑热闹罢了。然而,在这一片狼狈逃窜的画面中,谭嗣同的举动显得格外刺眼。

谭嗣同,这个出身于湖南浏阳的年轻人,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人。他自幼聪明过人,读了四书五经,还学习了西学的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

在传统官僚家庭的环境中长大,父亲谭继洵也曾希望他能够走一条循规蹈矩的仕途之路,可他偏偏不喜欢科举那套东西,总觉得八股文束缚了他的思想。

所以即便是六次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他也丝毫没有动摇自己追求新思想的信念。在戊戌变法的过程中,谭嗣同成为了维新派的重要人物。他与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共同推动改革,创办报纸、组织学堂,宣传新学。

然而,当变法失败的消息传来时,梁启超和康有为第一时间就逃亡了,他们深知留下来的后果会是什么。梁启超多次找到谭嗣同,希望他也能跟自己一起逃离京城。甚至他的日本朋友们也准备好了船票,只要谭嗣同点头,他随时都能逃过这场劫难。

然而,谭嗣同却始终没有动身的意思。他说:“中国变法之所以一直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人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如果这一次还没有人愿意流血,那这条路就永远走不通。”在他看来,变法需要有人去点燃烈火,而他,就是那个自愿燃烧的人。

朋友大刀王五听说谭嗣同不愿逃走,亲自赶来劝他。王五是位义侠,在京城里有些势力,他多次表示可以帮谭嗣同逃脱追捕,但谭嗣同却不为所动。他坦然地说:“皇帝尚且被囚,我若逃命,岂不是辜负了天下苍生?

”对于谭嗣同来说,留下来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也是为了那群还在期盼变法成功的百姓。

家庭与国家之间的权衡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是一位清朝的封疆大吏,官至湖北巡抚,掌管一方事务。在谭继洵的眼中,儿子从小就聪慧异常,本应在仕途上大有作为。

然而,谭嗣同却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追求新学、主张变法。变法失败后,谭继洵也极力希望儿子能保全性命,但谭嗣同的决心已经无法动摇。

谭嗣同深知,如果自己选择逃亡,父亲和家人很可能会受到牵连。作为封疆大吏的儿子,谭嗣同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影响到家族的安危。

他明白父亲的苦心,但他更明白国家的危难。家人和国家,孰轻孰重,谭嗣同早已做出了选择。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家人为自己的逃亡而背负罪名。

谭嗣同的选择让许多人无法理解。在那个年代,家族的荣辱和家庭的安危往往被置于个人的生命之上。而谭嗣同,却毅然决然地舍弃了家族的利益,选择为国家的未来赴死。这种选择,不仅仅是对国家的忠诚,更是对自己信仰的坚定。

1898年9月28日,北京菜市口刑场,谭嗣同被押赴刑场。他身着白衣,神情坦然,一步一步走向行刑的地方。据记载,那天围观的人群挤满了菜市口的大街小巷,人们无不为这位年仅33岁的青年感到惋惜和敬佩。

在刑场上,谭嗣同留下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话,既是他对自己选择的坚定,也是对顽固守旧势力的最后挑战。他知道,自己的死不会立刻改变什么,但他希望用自己的血唤醒更多的人。

谭嗣同的死,给了维新派一次沉重的打击,也让那些曾经支持变法的人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然而,他的死并非毫无意义。

正如鲁迅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谭嗣同,就是这样的脊梁。

结语

谭嗣同选择了留下,选择了以死明志,这样的决绝和勇气,令人动容。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个人生死的信念,一种为国家、为民族而甘愿牺牲一切的精神。他的死,虽然没能挽救戊戌变法的失败,但却为后来的革命者点燃了希望的火种。

菜市口的刑场上,谭嗣同用生命书写了一个时代的悲歌。他的笑容,他的豪言壮语,成为了激励后人不断追求变革和进步的不灭火种。

他用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的变革,需要有人去牺牲,需要有人去点燃那团最初的烈火。而谭嗣同,就是那团火中的第一束光。

他的选择,或许在当时无人能理解,但正是这样的选择,才成就了他不朽的精神。谭嗣同虽死,但他的精神却依然活在每一个追求自由、追求变革的人的心中。

参考资料:

恰如彗星划过夜空——戊戌维新中的谭嗣同 凤凰网 2021.9.22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