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不过是脾肾阳虚了,一碗“肠息化积汤”补脾肾,息肉自消

小崔崔维 2024-09-27 02:20:07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在做肠镜检查时,发现了多发肠息肉。他每天早晨起来就会腹泻,还伴有腹痛感,只要吃一点油腻的食物,症状就会加重。此外,他小便频数,手脚发凉,全身怕冷,倦怠乏力,大便稀且夹有黏液,一天要拉 4 到 5 次,身体也越来越消瘦。

看诊时,我观察他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沉弱,呈现出一派阳虚之象,这是典型的脾肾阳虚症状。

那么,对于脾肾阳虚型的肠息肉,我们该如何进行治疗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病因。这位朋友由于饮食不当,出现了腹痛、腹泻的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称为 “仓廪之官”,胃是 “水谷之府”。饮食不当会损伤脾胃,导致湿困脾土,进而使肠道功能运转失常,引发疾病。

肠息肉的患病位置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之中,病变的主要脏器是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因素,同时也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喜欢干燥而厌恶潮湿。大小肠负责泌浊和传导。肝主疏泄,能够协助脾的健运。肾主命门之火,可以温煦脾阳,帮助脾胃腐熟水谷。

如果脾失健运,小肠就难以分清泌浊,大肠的传化功能也会降低。这样一来,水湿和糟粕就会混合而下,从而出现腹泻。湿阻气滞,不通则痛,所以会出现腹痛。

时间一长,痰瘀互结,就会演变成息肉。腹泻时间久了,脾虚会累及肾脏,导致脾肾阳虚。每天早晨起床时,就会出现腹痛腹泻、身体发寒、四肢发冷的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调理方法应以补脾益肾、消痰化积为主要治疗原则。

我选用了肠息化积汤进行加减,方剂中包括炙黄芪、党参、炒白术、补骨脂、肉豆蔻、盐吴茱萸、肉桂、炮姜、熟附子、醋香附、醋莪术、丹参、山慈菇、藤梨根、炒内金、肉苁蓉。

其中,炙黄芪、党参、炒白术可以益气健脾,再佐以醋香附疏肝行气,鸡内金消食化积以助运化。补骨脂、肉豆蔻、盐吴茱萸、肉桂、炮姜、熟附子能够温阳止泻。

醋莪术、丹参、山慈菇、藤梨根可以化痰祛瘀、清热解毒。诸药合用,消补结合,既能消除息肉又不会损伤正气,既能补益身体又不会造成阻滞,疗效显著。

这位朋友在二诊的时候,各种症状都有了好转。经过 3 个月的服药治疗后,复查肠镜,息肉的数量和大小较之前均有明显改善。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类似的案例。曾经有一位患者,也是被脾肾阳虚型肠息肉所困扰。他不仅有腹泻、腹痛的症状,还经常感到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经过系统调理,采用了类似的治疗方法,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肠息肉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息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肠息肉的问题。

总之,中医在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息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疗效。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的智慧,受益于中医的治疗。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