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地膜全覆盖栽培,保水增温防杂草,提升宿根蔗管理效率

商卓逸辰说 2025-03-25 10:15:55

**甘蔗地膜全覆盖栽培:宿根蔗管理的新变革**

在我国广大的甘蔗种植区,甘蔗种植一直是许多中老年朋友的重要农事活动。其中,宿根蔗的管理更是有着诸多传统的方法和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技术也在不断涌现,甘蔗地膜全覆盖栽培就是这样一个具有革新意义的技术。

一、提出问题

传统的宿根蔗管理面临着不少困扰。就拿保水来说,在一些干旱地区或者季节交替时水分供应不稳定的区域,宿根蔗常常因为缺水而生长不良。我曾到过广西的一些甘蔗种植地,那里的农户老张就无奈地告诉我,以前他家的宿根蔗到了旱季,土壤干裂,蔗芽很难破土而出,很多都夭折在土壤里,导致产量大减。而且,温度对于宿根蔗的影响也非常大。在早春或者晚秋,气温较低的时候,宿根蔗的生长速度变得极为缓慢。老张回忆起有一年,因为倒春寒,他家的宿根蔗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叶片发黄,生长停滞,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原本生机勃勃的蔗田变得毫无生气。

杂草问题也是宿根蔗管理中的一块“顽石”。杂草与宿根蔗争夺阳光、水分和养分,严重影响宿根蔗的生长发育。在云南的一些甘蔗田,农户们常常为杂草头疼不已。传统的除草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拔除,但是这种方式效率极低。一位姓李的农户说,他家有几十亩甘蔗地,每次除草都要全家出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便如此,还是难以彻底清除杂草,杂草就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

传统的宿根蔗管理方式在效率方面也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整地、施肥到除草等一系列工序,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这种低效率的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二、分析问题

1. 保水方面

- 传统的土壤保水能力有限。在自然状态下,土壤中的水分很容易受到蒸发和渗透的影响。在一些沙质土壤中,水分的渗透速度很快,保水时间很短。据研究表明,普通沙质土壤在无覆盖的情况下,一场小雨过后,不到一天的时间,土壤表层的水分就会蒸发掉大部分。而宿根蔗的根系较浅,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很难持续获得充足的水分供应。

- 对比地膜覆盖的保水效果。地膜覆盖就像给土壤穿上了一件“保湿衣”。地膜可以有效地阻止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土壤中的水分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在根系周围。有数据显示,采用地膜全覆盖栽培的甘蔗地,土壤水分含量在干旱时期比未覆盖地膜的甘蔗地高出30% - 50%。这是因为地膜形成了一层相对稳定的空气层,减少了土壤与外界空气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水分蒸发的速度。

2. 增温方面

- 宿根蔗生长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在低温环境下,宿根蔗的生理活动会受到抑制。比如,蔗芽的萌发需要一定的积温。当温度低于10℃时,蔗芽的萌发速度会变得非常缓慢。在传统的露地栽培中,早春时节气温回升较慢,宿根蔗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开始正常生长。

- 地膜覆盖的增温原理及效果。地膜覆盖能够提高土壤温度,这是因为地膜可以吸收和保存太阳辐射能。白色的地膜能够反射一部分光线,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同时又能让短波辐射透过,使土壤吸收热量。据测定,在春季,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比裸地土壤温度平均高出3 - 5℃。在一些寒冷地区,这种增温效果尤为明显。就像给宿根蔗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小窝,让它们能够更快地从休眠状态中苏醒过来,茁壮成长。

3. 防杂草方面

- 杂草的生长特性及其对宿根蔗的危害。杂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狗尾草的种子数量巨大,而且可以在各种土壤条件下生长。杂草与宿根蔗争夺资源,会严重影响宿根蔗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在杂草丛生的甘蔗田里,宿根蔗往往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阳光和养分,植株矮小,茎杆细弱,糖分含量也会降低。

- 地膜覆盖防杂草的机制。地膜覆盖后,土壤表面被封闭,杂草无法获得光照,从而抑制了杂草的萌发和生长。有实验表明,在地膜覆盖的甘蔗地里,杂草的覆盖率比未覆盖地膜的甘蔗地降低了80%以上。这就大大减少了杂草与宿根蔗争夺资源的竞争压力,为宿根蔗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 管理效率方面

- 传统管理方式工序繁琐。从耕地、播种到施肥、除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工操作。而且这些工序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衔接问题,如果某个环节延误,就会影响整个甘蔗的生长周期。在施肥的时候,如果遇到降雨天气,肥料可能会被雨水冲走,就需要重新施肥,这就增加了劳动成本和时间成本。

- 地膜全覆盖栽培简化管理流程。采用地膜全覆盖栽培后,很多工序可以一次性完成。比如在铺设地膜的可以将肥料一同施入地膜内,减少了后续施肥的工序。而且由于地膜覆盖抑制了杂草生长,也减少了除草的工作量。这就大大提高了宿根蔗的管理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三、解决问题

1. 地膜的选择与铺设

- 地膜的种类繁多,有聚乙烯地膜、聚氯乙烯地膜等。对于甘蔗地膜全覆盖栽培来说,聚乙烯地膜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因为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保温性和柔韧性。在铺设地膜时,要注意地膜的厚度和宽度。一般来说,厚度在0.008 - 0.012毫米之间的地膜比较合适,宽度要根据甘蔗种植的行距来确定,通常要比行距宽出20 - 30厘米。铺设地膜时,要保证地膜平整,四周用土压实,防止被风吹起。

2. 施肥与灌溉

- 在施肥方面,要结合地膜覆盖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可以在铺设地膜前,将基肥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然后通过浅耕将肥料混入土壤中。在甘蔗生长期间,如果需要追肥,可以采用打孔施肥的方法。在地膜上按照一定的距离打孔,然后将肥料施入孔内,再覆盖上土壤。这样既可以保证宿根蔗获得充足的养分,又不会破坏地膜的完整性。

- 关于灌溉,虽然地膜覆盖有一定的保水作用,但在干旱时期,仍然需要进行适当的灌溉。可以采用滴灌或者喷灌的方式,这样既能节约用水,又能保证水分均匀地供应到宿根蔗的根部。在广西的一些大型甘蔗种植园,采用滴灌系统结合地膜覆盖栽培,宿根蔗的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宿根蔗的留种与砍收

- 在宿根蔗的留种方面,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蔗茎作为种茎。在砍收宿根蔗时,要注意保护蔗头和蔗根。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宿根蔗,由于生长环境较好,蔗头的活力相对较强。在砍收时,要尽量减少对蔗头的损伤,为下一季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病虫害防治

- 虽然地膜覆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一些病虫害的发生,但仍然不能忽视病虫害的防治。要定期对甘蔗田进行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对于常见的甘蔗病虫害,如甘蔗螟虫、黑穗病等,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赤眼蜂来防治甘蔗螟虫,同时合理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甘蔗地膜全覆盖栽培为宿根蔗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宿根蔗管理中存在的保水、增温、防杂草和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地膜、施肥、灌溉、留种砍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宿根蔗的产量和质量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不僅有利于提高甘蔗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甘蔗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广大中老年甘蔗种植户来说,学习和掌握这种新的栽培技术,就像是给他们的甘蔗种植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收获更多的希望和成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