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中科大潘建伟实现理论,诺贝尔奖却给他导师,请问这合理吗

明眼人谈教育 2022-10-08 19:31:41

文/明眼人谈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科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联盟之一

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

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纠缠光子实验,建立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性的量子信息科学”,而共同授予物理学家 Alain Aspect、物理学家 John F. Clauser、物理学家 Anton Zeilinger。

他们三人在2010年共享了沃尔夫物理奖,已经连续三年被预测会获诺奖,终于在今年,他们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理由则是

“用于纠缠光子的实验确立对贝尔不等式的违反以及量子信息科学的先驱性工作”。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Anton Zeilinger是国内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领军人物潘院士在奥地利留学时期的博士生导师。

在他获得诺贝尔奖时,通过诺贝尔委员会提供的信息,我们发现公布的文章里面有四篇量子通信实验文章都有潘院士的名字,他要么是第一作者,要么是第二作者。

还有提到的三篇文章是关于“墨子号”,国内科学家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很多突出的工作。

不少人说,潘院士的导师的工作是从0到1,而潘院士的工作是1到100,那为什么潘院士都已经做了如此突出的工作,为什么分享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个人里不能有一个是潘院士呢?

01这次诺贝尔物理奖证明爱因斯坦是错的

因为违背了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实在性和量子纠缠必然只能存在一个,然后一个叫贝尔的科学家就提出了“贝尔不等式”,只要贝尔不等式正确,爱因斯坦的理论就正确。

结果就是获得诺奖的三位科学家证明了贝尔不等式是错误,倒推回去就是爱因斯坦是错的。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是颁给贝尔不等式实验证伪以及量子纠缠的应用的,这是属于量子信息,准确来说是量子力学基础的重要课题,其实跟潘院士主攻的量子通信是有些许区别的。

爱因斯坦本人其实一直很反对量子力学,这也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事情,他曾经跟玻尔进行过多次辩论,没想到在他逝世67年之后,三位科学家证明了他的观点是错的(当然说67年是不准确的,毕竟他们是今年获诺贝尔奖,而不是在今年才证伪)。

02潘院士和他导师之间的“爱恨情仇”

可能跟大家想象得不一样,潘院士跟他的导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直都很和睦,回到国内后,潘院士带领团队,深耕量子通信领域,做出了很多卓越的成绩,例如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负责的“墨子号”等。

昔日的徒弟变成了同领域的大牛,这位导师可没有表现出多少欣慰,反而有些“嫉妒”。潘院士回国在中科大带领团队研究量子力学,国内的水平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最前沿,最顶尖的,潘院士的导师跟他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潘院士也承认那个时候,他跟导师之间的关系一度变得很紧张。

后面是杨振宁先生请他的导师到清华大学来访问交流,并请他吃饭,主动帮忙缓和他跟潘院士之间紧张的关系,提到这些,潘院士很感谢杨振宁先生,正是因为有杨振宁先生的牵线搭桥,他跟导师的关系趋于正常,后边他们还进行了多次合作,后面还会成立一个中奥量子基础研究的联合中心导师他是奥地利分部的负责人,潘院士是国内分部的负责人。

03潘院士对没能获得诺奖没有遗憾

有人说今年是潘院士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年。

潘院士的实验工作是当年在他导师的带领下完成的,他实际上是把他导师的想法完成实施的人。

而诺贝尔奖的颁发委员会一直以来,只把奖发给理论的提出者,而不发给实现理论的人,在实验层面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的人得不到诺贝尔奖。

通俗地讲,就是只发给从0到1的那个人。

明眼人觉得这事诺贝尔奖委员会办得不地道,希望他们后面改改,正如前面提到的,潘院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做的“墨子号”以及其他国内科学家在这个领域做的研究,支撑起了他们的理论,都有功劳,不能因为某些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就忽视了我们的贡献。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可是有的。显然诺贝尔奖只发给理论的提出者,而不是验证者,这显然是是不合理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三个人,今年这三个获奖的科学家也确实当之无愧,只能说时也!命也!如果诺贝尔奖的名额更多一些的话,说不定就可以。

04量子年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潘院士在互联网上褒贬不一,很多人说他是“骗子”,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他的研究太高端了,大多数人看不懂,像什么“量子信息”,“量子通信”很多人连科普都不一定听得明白,大家自然很不理解了。

二是没有能够进入大家生活的项目落地,现在离潘院士提到的“量子年”已经过了两年了,也不见量子学有实际落地项目,“量子力学”还么有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即使潘院士也只是说未来10到15年,也仅仅只是对量子力学抱有一种大有可为的心态,具体会怎样影响大家的生活,还未可知。

其实量子力学就是咱们国内科学发展引领世界潮流一个很好的缩影,我们可以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们离诺贝尔奖大爆发的时代或许不远了。

今日话题:

明明是中科大潘建伟实现理论,诺贝尔奖却给他导师,请问你觉得这种行为合理吗?

编辑:白白

审核:紫苏

1 阅读:1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