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再用奇谋!瓦格纳旧部引爆天然气管道奇袭战

邓泽宇翔聊 2025-03-11 23:32:55

沉寂多时的乌克兰东部战场突现转折,俄军精锐部队从废弃天然气管道中“破土而出”,以教科书级特种作战撕开乌军防线。综合多方消息,俄罗斯志愿军“退伍军人”旅协同正规军,利用直径超1.4米的跨国输气管道实施隐蔽渗透,成功突破苏贾县城的战略要地。值得关注的是,执行此次任务的骨干力量中,赫然可见前“瓦格纳”雇佣兵的身影。

这场代号“地下突进”的军事行动,发生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天然气枢纽地带。作为苏联时期建设的乌连戈伊-乌日霍罗德输气走廊关键节点,苏贾县地下密布着总长15公里的巨型管道网络。尽管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已于年初终止,但俄军工程部队通过逆向操作,在被封堵的管道内开辟出隐秘通道。参战人员需穿戴全套防护装备,背负氧气装置,在幽闭空间内匍匐前进数日。

消息人士透露,此次突袭堪称俄军地道战术的“4.0版本”。此前三次类似作战中,俄军曾在阿瓦迪夫卡利用排污管实施3.7公里潜行,在捷尔任斯克挖掘3公里人工隧道,并在罗博季涅村开辟多条无人机监控下的突击通道。值得注意的是,现役的“退伍军人”旅与车臣“阿赫马特”部队中,大量吸纳了原瓦格纳集团的战术专家。这些曾在非洲和中东锤炼特殊作战技能的雇佣兵,将城市地下战的丰富经验注入正规军体系。

战场态势显示,俄军此次采取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复合战术。在苏贾东部战线,车臣第78摩步团与第204特战团发动正面强攻,吸引乌军主力之际,由瓦格纳旧部组成的突击分队已悄然完成管道内渗透。成功绕开雷区与防御工事后,这支百余人的精锐突然出现在乌军后方,导致防线快速崩溃。俄媒发布的照片显示,参战部队不仅携带常规武器,更配备了热成像仪与管道破拆装置等特种装备。

军事观察家指出,俄军持续升级地道战背后,暗含多重战略考量。一方面,乌军依托北约情报体系构建的立体防线,迫使俄军转向非常规战术;另一方面,前瓦格纳成员的战术融合,使得俄军逐渐形成独有的“地下闪电战”模式。随着苏贾县城外围阵地接连失守,这条曾向欧洲输送能源的钢铁动脉,正蜕变为改变战场平衡的致命武器。

1 阅读:58

邓泽宇翔聊

简介:深度见解和独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