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的猛烈空袭引发全球震动。萨那、萨达省上空导弹如雨,数十名平民伤亡,其中不乏儿童。然而,这场看似针对胡塞的军事行动,背后却藏着更复杂的中东棋局。
过去一年,胡塞武装频频袭击美英联军舰船和无人机,让美国在红海的航运安全亮起红灯。拜登时期的小规模空袭收效甚微,特朗普这次直接祭出“压倒性武力”。社交媒体上一声令下,美军战机群呼啸而至,重点瘫痪胡塞的雷达、防空系统和无人机基地。官方宣称目标是“疏通红海航道”,但军事专家指出,这更像是对伊朗的“隔山打牛”。
胡塞武装虽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但其背后“金主”伊朗才是华盛顿的真正目标。多年来,伊朗通过秘密渠道向胡塞提供导弹和无人机技术,助其在也门战场“越战越勇”。特朗普政府此次重拳出击,实则是向德黑兰发出警告:若继续支持代理人,美国随时可能升级冲突。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团队正暗中拉拢俄罗斯。尽管俄乌冲突让美俄关系僵化,但双方在伊朗问题上存在微妙利益交集。有消息称,美国试图通过联合施压,为重启伊核协议创造条件。不过,分析人士质疑:“仅靠轰炸胡塞,真能让俄罗斯放下对伊朗的能源依赖?”面对美军铁蹄,胡塞武装的回应既狠又狠辣。他们扬言要“炸沉所有美国航母”,并放出无人机群朝“杜鲁门号”航母方向突进。虽然实际攻击效果存疑,但这种“以弱制强”的战术让美军不敢掉以轻心。胡塞的底气来自哪里?答案藏在两个关键词里:**非对称战争**和**民心**。他们用低成本无人机精准打击美军目标,同时在也门北部山区获得大量民众支持。一位不愿具名的中东观察家感叹:“美军轰炸摧毁的可能是胡塞的武器库,但摧毁不了他们的斗志。”这场冲突的蝴蝶效应正在扩散。沙特、阿联酋等美国盟友担心战火蔓延,伊朗则可能借机扩大在也门的影响力。更棘手的是,若美军持续空袭,胡塞可能将更多导弹对准沙特石油设施——这将直接威胁全球能源市场。白宫官员坚称“行动可控”,但历史总爱重演:2011年利比亚、2003年伊拉克,美国的“精准打击”往往演变成泥潭。如今,特朗普的红海豪赌,究竟是打破中东僵局的破冰船,还是点燃更大战火的导火索?答案或许就藏在胡塞下一次无人机升空的轰鸣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