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进入立夏之后就意味着万物生长将会进入一年中最旺盛的季节,当太阳黄经达到45°的时候就是立夏的交节时间,今年的交节时间应该是5月5日的二十点二十五分四十六秒,过了这个时间就正式进入夏季了。在我国的农村流传着大量的老祖宗的经验之谈,也是智慧结晶,现代人把这些经验总结出谚语在农民之间代代相传。而每个节气都有关于下雨的看法,那立夏这一天有哪些地方会下雨,立夏下雨好不好呢?
中国天气网信息显示,5月5日08时到5月6日08时,我国出现降雨的地方并不多,多数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只有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新疆北疆的西部、以及云南、贵州的西部,台湾岛和海南岛等地区会有降雨,而且降雨多维0-10mm的小雨,极个别地区会出现10-25mm的中雨,不过新疆伊犁河谷周边会出现25-30mm的大雨,可以发现降雨都集中在四周边角地区,中间地区全是晴好天气。
关于立夏下雨的谚语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立夏不下,小满不满”,“立夏晴,好年成;立夏落,炒破锅”,“立夏不下,篱笆高挂”,“立夏日晴,必有旱情”。可能有的人看到这里糊涂了,有的说是立夏下雨好,有的说不下雨好,那到底是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
首先,大家要明白,立夏节气处于春夏交际的时间,这个时间点比较特殊,因为有的农作物到了灌浆成长的关键期,比如北方种植的冬小麦,如果大量降雨时不利于小麦的成长的,俗话说“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说的就是开春小麦返青的时候应该加大灌溉,一旦小麦进入灌浆期就不能浇大水了,所以站在种植小麦的农民的角度来说,立夏下雨就是不好的。
但同时立夏前后还会种植一些新的农作物,比如说“立夏大插薯,一棵结一大筐”,立夏节气就非常适合种红薯,因为红薯是一种怕冷的农作物,低于16℃就停止生长了,温度达到22-30℃的时候生长速度最快,立夏前后我国各地的平均气温在18-20℃,红薯已经可以开始生长了,如果再不种植,可能红薯还没长成就因为低温停止生长了,影响产量。对于红薯这种新种植的农作物来说又是希望下雨的。
所以,对待下雨我们要辩证看待,总得来说下点小雨对各种农作物都有好处,考虑到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而进入小麦生长关键期的湖北、河南、江苏、安徽一带并没有下雨,可以推测今年的小麦能迎来一个好收成。
“立夏见二象,处处有灾荒”,这里的“二象”指的是两种天气现象,也就是“二怕”,一个是西北风,一个是大降雨。
历书中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这里的“斗”代表的就是北斗星的斗柄,立夏这一天斗柄指向东南方,如果这一天的风向顺着斗柄指向刮的话,那就是“一顺百顺”,“立夏东南风,农人乐融融”。如果是逆着方向刮的话,那就会“逆风生灾”,《开元占经》中说:“立夏日,风从巽来,其年大熟。风从乾来,其年荒,人饥,夏霜,麦不利。”八卦里面“巽”就是东南方,“乾”就是西北方,所以立夏这一天最怕的就是刮西北风。
中国天气网信息显示,5月5日立夏这一天,包括山东、河南、天津、内蒙古、宁夏等地区会有大风降温天气,我国的冷空气一般都是从西北方向而来,大概率这些地方会刮西北风,所以这几个地方今年要注意一下。
大降雨就好理解了,不论是处在生长成熟关键期的小麦,还是新种植的玉米、花生、红薯等农作物都是怕下大雨的,好在今年并不会有地方下大雨。还有个说法是说,立夏这一天怕冰雹,虽然有些农作物已经长大了,但是依旧脆弱,一旦遭受冰雹将会损失惨重,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笔者认为任何农作物任何时候都怕冰雹,好在冰雹的形成条件比较苛刻,一般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