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华尔街讯——即将举行地2025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上,350辆甲醇动力汽车成为服务用车。甲醇,这个看似陌生的“选手”,怎么就突然出现在国际体育赛事的舞台上,还担当起重要角色了?
新年伊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受邀出席中国石化“十五五”规划启动会暨宏观形势战略研讨会上,发表了《跨越油气时代,发展绿色甲醇》演讲。李书福指出,“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甲醇等氢基燃料正逐渐崭露头角,在交通运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电力在路面交通能源占比中不断攀升,但甲醇的潜力不容小觑。”

其实,早有“大咖”为甲醇的未来站台。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乔治·奥拉在《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一书中提出大胆设想:未来,甲醇将成为油气之后人类的主要燃料。甲醇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它就像大自然赐予的“能源宝藏”,燃烧高效,排放清洁,而且是可再生的。更便利的是,在常温常压下它呈液态,储存、运输和使用都比很多能源要安全便捷,就像一座桥梁,巧妙地平衡了能源清洁低碳、价格低廉和安全稳定这三个看似难以兼顾的特性。乔治·奥拉还提到利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循环模式,这一创新思路,或许能成为破解油气时代后能源紧缺难题的关键。

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源转型的出路,而甲醇成为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尤其美国在甲醇经济发展方面动作频频。2019年,“甲醇燃料”在SAE出行创新大会上获得全球学术界认可,同年,《世界燃料规范》也肯定了甲醇掺混汽油的方式及其节能减排的优势。到了2024年,美国能源部发布《甲醇作为美国替代运输燃料》白皮书,从政府层面为甲醇经济发展“撑腰”。
而我国对甲醇燃料的探索起步也很早,上世纪70年代就有一些研究投入。经过多年摸索,从80年代的示范运行,到2012 - 2018年工信部牵头的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一步步验证了甲醇汽车应用的可行性。如今,我国甲醇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具备了规模推广的基础。这些甲醇汽车在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完成了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跨越。

与此同时,欧洲和日本的车企也纷纷将目光投向甲醇。欧洲的保时捷联合西门子能源、埃克森美孚等企业,大力推进e - Fuel(电子燃料)的研发和应用。其位于智利的eFuels项目已经进入工业量产阶段,年产能约13万升。2024年,保时捷美孚1号超级杯上,参赛赛车使用eFuels,实现了近乎零碳排放。不仅如此,保时捷还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造一座年产能高达7.5亿升的大型电子燃料生产工厂。欧盟也出台政策,在2035年禁售燃油车后,允许使用绿色甲醇等电子燃料的内燃机汽车继续销售,为甲醇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日本,丰田、马自达、斯巴鲁三家汽车公司举行联合发布会,宣布将继续投资和开发使用绿色燃料的内燃机技术,通过内燃机与电动化技术相结合,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此外,航运领域同样对甲醇也青睐有加。国际海事组织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海运船舶订单量和意向订单量中,甲醇燃料船舶超过天然气和其他燃料船舶。丹麦马士基积极推广绿色甲醇燃料,已有六艘双燃料船舶投入运营,并订购了18艘大型甲醇动力集装箱船。为保证燃料供应稳定,马士基还与国内金风科技、隆基绿能等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协议,预计2026年实现首批燃料供应,协议有效期至2030 - 2040年。这些船舶使用绿色甲醇作为燃料,每天可减少约280吨二氧化碳排放,为环保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能源转型不断深入,绿色甲醇的需求预计将快速增长。全球甲醇行业协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甲醇产量将达5亿吨,其中绿色甲醇达3.85亿吨。这一数据表明,未来绿色甲醇有望成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
综上,在新一轮甲醇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吉利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吉利汽车秉持“用绿色甲醇破解世界能源和双碳难题”的理念,深耕甲醇经济二十年,构建了从碳捕集、甲醇制备、运输、加注到车辆应用的全绿色生态链。并且成功开发了20余款甲醇车型,涵盖多种动力路线,近4万辆甲醇汽车已规模化运行,累计行驶里程接近200亿公里,最高单车运行里程超过150万公里,还拥有300余项甲醇汽车核心专利,并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特等奖等重要奖项。

李书福认为,甲醇经济是新能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新能源供应链稳定、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甲醇经济的可行性已在全球得到认可,我国也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发展绿色甲醇能源,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有助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甲醇这匹能源领域的“隐藏黑马”,正逐渐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舞台上越发夺目。未来,吉利汽车携绿色甲醇新能源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