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满岭打呀么打不尽……”许多人都是从这首民歌中第一次知道了“最后的狩猎民族”——鄂伦春族。近日,记者采访了鄂伦春族非遗传承者关小云,听她讲述鄂伦春族在大兴安岭开发建设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8年,关小云出生在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1987年,她担任十八站鄂伦春乡副乡长,从那时起,她就踌躇满志为鄂伦春族乡的发展献计出力,让鄂伦春族文化世世代代都能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她作为一名鄂伦春族后代的责任和担当,因此,她深耕鄂伦春族文化研究几十年,先后出版了《鄂伦春族风俗概览》《大兴安岭鄂伦春》等著作。通过她的记录和整理,更多的人得以了解到,这个民族的发展史。
20世纪50年代鄂伦春族下山定居以来,鄂伦春族人历经居住环境、大兴安岭开发到停伐、古老技艺传承人相继去世等变迁,但他们对守住民族的文化、传承古老文化的初心却未曾改变。大兴安岭开发建设60周年,鄂伦春族群众也在变与不变之间感受着幸福生活的变迁。
居住环境改变 热爱自然的心不变
过去的70年里,从原始简陋的“斜仁柱”“木刻楞”到砖瓦房,再到如今的特色民居,鄂伦春人的住所之变也反映着他们生产生活的巨大改变。关小云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生活在塔河县的鄂伦春族退休干部关小云有着一个好听的鄂伦春名字“乌拉丽罕”,在鄂伦春语中的意思是“鲜艳的花朵”。
因为热爱家乡,关小云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大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鄂伦春人离不开大兴安岭这片土地。”今年66岁的关小云说,她的人生轨迹几乎与鄂伦春人的定居史重叠。
鄂伦春族群众下山定居之前,他们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过着传统的渔猎生活,以猎捕狍子、熊等野物为主,也在春夏两季下江打鱼,采食野生浆果和野菜充饥,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1953年,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鄂伦春族告别原始的渔猎生活,开始下山定居。他们从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到顿顿可以吃饱饭,从居无定所逐渐到安居乐业,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鄂伦春人下山定居过程中最深刻的印记。
在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和呼玛县白银纳乡鄂伦春族新村,红顶白墙的楼房和小平房干净整洁。如今鄂伦春族群众刚刚定居时的住房“木刻楞”也只能在图片上看到了。
纵使居住环境越变越好,老一辈鄂伦春人心中仍旧念念不忘他们曾在兴安林海中祖辈相传的“住房”——“撮罗子”。那是他们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历史记忆,关小云对记者说:“‘撮罗子’是鄂伦春族人那个时代在大山里的家,无论今天的条件有多好,也要让年轻一代的鄂伦春人记住曾经经历的一切,包括苦难,这样才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来之不易。”
生态环境改变 文化发展的本质不变
1964年,吹响了开发大兴安岭的号角。“顺山倒”的伐木号子在山林中回响。过度采伐使鄂伦春人赖以生存的原始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关小云说:“小时候,十几个孩子围着才能抱住的粗树,现在很难再看到了。”
鄂伦春族的传统工艺都与大兴安岭原始自然的生物紧密相连,他们制作的桦树皮、兽皮等生产生活用具独具森林狩猎民族的文化特点。
停伐前,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流失严重,让鄂伦春族手工艺文化的载体也愈加缺乏。关小云感叹地说:“停伐,对鄂伦春族群众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大兴安岭每一寸土地都有鄂伦春人的脚印。”
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生态造就鄂伦春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鄂伦春族乡的群众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从最初十几个普通村民,到如今成为红遍省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走出大兴安岭,让全国各地更多的人知道鄂伦春,了解鄂伦春,他们又扎根在这里,推动着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990年开始,关小云开始四处奔走,更深入地调研鄂伦春文化。20多年来,凭借对鄂伦春文化的热爱,她常年在十八站、白银纳两个民族乡之间奔波,与老萨满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无偿的付出感动了很多老人,老萨满孟金福动情地对关小云说:“我不想把有关萨满的事带进棺材,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如今,关小云在塔河县城的文化驿站里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出版了多本鄂伦春文化著作,将二十余年的研究成果以实物和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桦树皮制品、兽皮制品等手工艺品、服饰、故事传说等一应俱全,仿佛一座微型的鄂伦春族文化博物馆。
传承人在变 匠心的坚守不变
鄂伦春族传统技艺世代相传,传承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基于山林文化的精髓从未改变。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鄂伦春族传统技艺的传承困难重重,但依然有一批年轻的鄂伦春族青年走出大山、回归大山,追随祖辈的脚步,努力成为新一代的鄂伦春族传统工艺继承人。
关小云在与本民族人交流时仍保留着要求大家讲鄂伦春语的习惯。“鄂伦春语是世界表达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关小云说,即使像汽车、微信等这样的现代事物仍能被鄂伦春语生动地描述出来。
对于这门语言的传承,关小云仍有些担忧:“一些本族年轻人不爱学习,而每一个鄂伦春族老人的去世都是文化的损失。如果鄂伦春语消失,那将是全人类的悲哀。”所幸的是,这门只有语音、没有文字的语言一直被作为课程在当地民族学校开设。
关小云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着鄂伦春民族语言座谈会、鄂伦春族语言大赛等内容,记录着她为传承这门语言所走过的足迹。偶尔,她也去学校为孩子们讲述鄂伦春文化,教授孩子们制作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品,并晒出来让大家品鉴。
60载岁月变迁,鄂伦春族人一路见证着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的岁月变迁,在变与不变中讲述着兴安岭上的新故事。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编辑:高松宇
审核:宫奇
监制:庄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