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鸡汤”害人不浅!被耽误的剩女竟高达230万,该何去何从?

事友看过 2025-03-30 09:24:43

这年头啊,打开手机全是教你"怎么做女王"的毒鸡汤。那些营销号嘴上说着"姐妹要清醒",实际上灌的都是迷魂汤。

比如说最经典的那句:"如果他真的爱你,就会无条件的包容你的一切。"这话听着就邪门,亲爹亲妈都做不到无底线惯着你,凭什么要求一个没血缘关系的人当受气包?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还有“女人要矜持,不要主动,不管多优质的男性来找你,也要把架子端起来”。所以很多女性相亲时就算对方条件好的眼红,但还故作矜持,不知道错过了多少好的姻缘。

这些毒鸡汤影响了无数女性的择偶观,也模糊了她们对于自身的认知。资料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人数只有610万对,但离婚人数却高达262万对。

这也就是接近一半的人结婚就会离婚,这里面超过8成的离婚都是女性提出来的。而且我们国家的大龄单身女性已经达到了239.2万人,

这到底是是女性突然开始觉醒,不想忍受婚姻?还是被毒鸡汤害的,对婚姻吹毛求疵?

说到底,这些毒鸡汤就像精神膨大剂,让人看不清自己几斤几两。为什么大龄剩女越来越多?看看那些相亲角就明白了。

月薪五千的姑娘要求对象年薪百万,自己租房却要求男方全款买房。这不是找对象,这是在许愿池里扔钢镚儿呢!

婚姻从来都是秤杆配秤砣,毒鸡汤非要让人觉得自己是镶金边的天鹅,结果只能在幻想里越剩越久。等到哪天清醒过来才发现,好男人早被那些脚踏实地的好姑娘挑走了,剩下的不是海王就是跟自己一样的梦中人。

一开始,网络上宣扬:结婚不是幸福唯一的方法,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在最传统的思想里,女性就是要为家庭牺牲事业,相夫教子一辈子。

而现在鼓励女性也可以放开眼界,追求自己的事业,不是仅仅局限于家庭。这话本身没毛病,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鸡汤慢慢变质了。

比如有一句“你不能给我爱,又不能给我爱,又不能给我想要的生活,那我为什么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猛一看好像也有道理,但是如果男性反过来说:“我又有钱,又有高质量的生活,那我要你干什么?”

人不是宠物,不是说你跟了我,我就得为你的后半生负责。婚姻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一起携手去创造爱和财富。

还有一句也很著名:“女人为男人生了孩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太不公平了。”这说法更荒诞了,难道孩子生下来只认爹不认妈?还是说孩子以后只给爹养老,不管妈?

不可否认,女性在婚姻里付出的很多,但现在不少的女性已经被毒鸡汤洗脑到一点理性都没有了,好像男人不能生孩子就是大罪,而女人生了孩子就成了牺牲品。

其实在女人辛苦怀孕带孩子的时候,通常婚姻中的男人为了家庭,熬夜加班,辛苦的应酬。

在北京的大龄剩女家琪已经38岁了,作为一个独生女她的条件很不错,有车有房,按说家琪这么好的条件,怎么也不会剩到38岁。

但是家琪父母从小就她宠爱有加。这也导致她一直有一个公主梦,期待梦中的王子是“一米八”、“长得帅”、“皮肤白”、“有责任心”、“幽默”、“事业好”。

其实这些要求听起来都很正常,但组合起来好像就有点不现实了。

所以在一波一波的相亲后,家琪始终没有遇到自己的天赐良缘。朋友不禁对她提出质疑:“事业好的1米8帅哥,找个年轻的不行吗,为啥会找你?”

这就是毒鸡汤的危害,总是想要刻画出一个虚拟的完美对象,但却对自身的认知不清晰,要知道婚姻都是对等的。

一米八的帅哥也想找魔鬼身材的美女,事业有成的男性也想找富二代女孩。

这些毒鸡汤最害人的地方,是把正常人都逼成"双标"。一边喊着"男女平等",一边觉得男人养家理所应当;一边说要独立自主,一边又指望对象既当ATM又当暖男。

现在无数的离婚案,女方都说过类似"他结婚前不是这样的",可不是嘛,毒鸡汤里可没教过你,婚姻需要两个人一起掉汗珠子,不是只等着摘桃子。

总之,还在被“毒鸡汤”侵害的女性们,希望可以抛下毒鸡汤带来的副作用,不管结婚还是单身,都要提高自身的价值。

婚姻虽然不是唯一的路径,但一旦选择走进感情,不管男女,在婚姻里都有责任,养育子女,赚钱养家。

结尾有两个问题,欢迎评论区讨论!

那些喊着"不婚不育保平安"的女性,是真独立,还是被毒鸡汤洗脑后的逃避?

月薪2000的女生嫌弃月薪2万的男生"不上进",算不算毒鸡汤后遗症?​[礼物]

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2025.2.9-《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数量再度下降》

抖音账号余生不负韶华-2024.12.29-《要求不高条件好》

头条热点新闻-2024.12.26-《大龄剩女泛滥成灾难真的嫁不出去了吗?》

界面新闻-2025.2.9-《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数量再度下降》

抖音账号余生不负韶华-2024.12.29-《要求不高条件好》

头条热点新闻-2024.12.26-《大龄剩女泛滥成灾难真的嫁不出去了吗?》

1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