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巡贴”钱

采春谈文化 2024-04-13 15:00:36

巡贴钱包括丹巡贴宝、百贴之宝、巡贴千宝、巡贴拾掷、百贴通宝、百贴巡宝、巡贴直万和百贴大吉等几种钱币,泉界历来对这类钱币的性质和归属争论较多。

丹巡贴宝

百贴之宝 直径35毫米 国家博物馆藏

巡贴千宝

丹巡贴宝,最初见于清代李佐贤的《古泉汇》,列无考品,其余未见记载。上世纪三十年代,郑家相率先将丹巡贴宝、百贴之宝、巡贴千宝认定为辽钱,其《辽钱考》中附有拓本,并注明百贴之宝、巡贴千宝的发现地点为辽东。他认为,“丹为契丹国号,巡贴乃契丹之称钱”,为辽未立年号前所铸。接着,陈进宜在《辽巡贴千宝钱考》一文中,也认定巡贴千宝是辽钱,并指出:“近人解贴为钱,疑为辽语,是矣”,进一步肯定了郑家相的说法。

对此,丁福保的态度比较谨慎。对于丹巡贴宝,其《古钱大辞典》及《历代古钱图说》皆未收入辽钱中,可知他不认为这些是辽钱;至于百贴之宝和巡贴千宝,编《古钱大辞典》时收录,后辑《历代古钱图说》时未收录,似未敢妄断。

建国后,在一些论著中,态度各异。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等著作索性闭口不谈巡贴钱,而卫月望所辑《辽钱图录》、张澍才编著的《辽钱录》等,则或多或少将其中一些为辽钱收录。一些学者还撰文讨论,推动了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百贴通宝背月

百贴巡宝(直读) 直径34.5毫米

百贴巡宝(旋度)

巡贴千宝 直径51.7毫米 厚4.4毫米

巡贴直万金钱 直径20毫米 重6克

巡贴拾掷 国家博物馆藏

百贴大吉 国家博物馆藏

唐石父的《四朝钱币研究管见》、王贵忱的《丹巡贴宝等七种铜钱铸造时代探讨》等文章,对郑家相等人的观点颇有异议。唐石父认为,几种巡贴钱各具特点,钱风、制作无共同处;其钱体大小,不按逐级(平钱、当拾、当百、当千)增大,漫无比例;数字既有大写,也有小写,疑非同一时期铸品。又指出,郑家相文中“巡贴乃契丹之称钱”一语不足为证,仅以所见二枚巡贴拾掷的钱文论,断定其时代当在南宋或以后。同时认为,日本奥平昌洪的《东亚钱志》中关于巡掷拾贴(右旋读)、巡贴千宝为宋以后所铸赌具的观点,是可以接受的。

王贵忱文中共收录七种巡贴钱,为当时较全面。文章确信郑家相文中所说百贴之宝、巡贴千宝的出土地点,并指出巡贴直万也出于东北。至于其它四种,王贵忱认为,以钱文及制作风格论,是属同类品,应是东北所出。另外,对郑家相、陈进宜“解贴为钱”的观点,认为贴与“帖”通,东北人称钱为“帖”由来已久。钱文著帖字,可解为通货名称,这一点略异于唐石父观点。不过,就巡贴钱的形制和纪值似无定制的看法,与唐石父相同,并且也同意《东亚钱志》关于该钱的观点,认为从出土地区和形制气息上察辨,可能是金、元时期北方博戏之具。可见,唐石父、王贵忱已将巡贴钱剔出辽钱之列。

对此,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杨鲁安的《辽钱考略》一文,对郑家相关于“丹为契丹国号,巡贴乃契丹之称钱”的观点,表示赞同。他举了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均取一字标族名的例子,认为古代契丹以“丹”字标其国号,正循此例,“足证郑说甚确”(即实《契丹币铭与国号》一文,也认为“丹”是契丹的简化),并同意陈进宜观点,即巡贴钱为辽帝巡幸时赐诸侯王之钱也。其次,他认为巡贴钱成一套完整币制,钱文书体亦具辽代独特风格,与宋钱不同,是为辽钱明证。后来,又在《辽钱沿革再探》一文中,又作进一步阐述。认为丹巡贴宝与开丹圣宝同为辽太祖神册元年庆祝开国盛典之际所铸,面文可释为“契丹皇帝巡幸时所赐之宝钱”。同时认定其它诸巡贴钱分别是面值十、百、千、万的纪值钱,为辽中后期圣宗至道宗年间所铸。之后,田广林的《契丹铸币上限考述》一文,也将其归入辽钱之列。

开丹圣宝,直径23.1毫米 ,据说和下面的乾统元宝一起发现于北方。

迄今为止,多数学者都认为“巡贴”钱为辽钱。不过,在最终确认之前,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由根据 翟国强老师《巡贴钱的研究》一文整理

——天眷堂

0 阅读:6

采春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