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人,他们或是嫉妒我们的成就,或是觊觎我们的利益,或是阻碍我们的进步,或是陷害我们的名誉。
是忍气吞声,还是慷慨赴义,还是以牙还牙,还是巧妙化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历史上有一位名臣,他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就是明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他想要改革朝政,振兴国力,造福百姓,但他的道路并不平坦,他遇到了很多小人的阻挠和诽谤,他是如何对付这些小人的呢?他的答案是“问路斩樵”。
什么是“问路斩樵”呢?这是一个来自韩信的故事。韩信是汉初的一位名将,他曾经为项羽效力,但后来投奔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将领。
有一次,韩信被项羽派人追杀,他逃到了秦岭,不知道哪条路能够脱险,于是他向一个砍柴的樵夫问路,樵夫热情地告诉了他正确的路线。
韩信感谢了樵夫,按照他的指示走了,但走了没多远,他突然想到,如果追兵也向樵夫问路,那自己就会暴露行踪,于是他立刻掉头回去,杀死了樵夫,然后换了一条路逃走。
这就是“问路斩樵”的由来,意思是为了自保,不惜杀死帮助过自己的人,以断绝后患。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残忍,很不道德,但张居正却从中得到了启发。他认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有时候必须要做出一些不拘小节,甚至不顾道义的事情,不能有妇人之仁,不能有顾虑和犹豫,要果断和坚决。
他认为,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好的,是利国利民的,就可以不计较过程中的得失,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不畏惧小人的攻击,这就是他所奉行的结果正义的信条。
张居正的“问路斩樵”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利用小人,打击异己。
张居正在朝中有很多政敌,他们都想要阻挠他的改革,诋毁他的名声,甚至谋害他的性命。张居正不是一个好惹的人,他不会坐以待毙,他会利用一些小人,让他们为自己效力,或者让他们相互倾轧,从而削弱政敌的势力,消除自己的危机。
比如,他曾经利用京城最大的绸缎店老板,让他高价收购自己用香料代替银两发给朝臣的俸禄,从而解决了财政危机,也让朝臣们不敢再反对他的改革。
又比如,他曾经利用政敌王希烈的下属,让他自杀,然后借机引发火灾,导致王希烈在人群的踩踏中死亡,从而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
拉拢君子,团结力量。张居正虽然不惜利用小人,但他也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他也知道有些人是值得信任的,是可以合作的,是可以成为自己的盟友的。
他会拉拢这些君子,给他们以尊重和信任,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为自己分忧解难,为自己共同奋斗。比如,他曾经拉拢了徐阶,让他成为自己的师友,徐阶也一直支持他的改革,为他排忧解难,为他保驾护航。
又比如,他曾经拉拢了冯保,让他成为自己的心腹,冯保是大明王朝最有权势的太监,他掌握了皇帝和太后的耳目,张居正通过给他以利益和面子,让他不再阻挠自己的改革,甚至为自己说好话,从而搞定了宫中的宦官集团。
改革朝政,振兴国力。
张居正之所以要“问路斩樵”,不是为了个人的私欲,而是为了国家的公益,他的目的是要改革朝政,振兴国力,造福百姓,他的改革是有目标,有方向,有步骤,有成效的。
他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行“一条鞭法”,统一了赋税制度,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打击了地方官员的贪污。
二是实行“考成法”,改革了官员的考核制度,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也增加了官员的积极性。
三是实行“农田水利法”,推广了农业技术,改善了农田灌溉,提高了农业产量,也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四是实行“屯田兵法”,改革了军队的编制,让军队自给自足,减少了国家的开支,也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五是实行“选贤任能法”,改革了官员的选拔制度,让有才能的人能够出任要职,也打破了世袭的旧规。
造福百姓,惠泽苍生。张居正的改革,不仅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是为了百姓的利益,他的改革,让百姓受益匪浅,也让百姓对他感恩戴德,他的改革,让百姓有了更多的收入,更好的生活,更强的信心,更高的幸福。
张居正的改革,让百姓从内心里敬佩他,爱戴他,支持他,他的改革,让百姓从历史上记住他,赞颂他,传颂他,他的改革,让百姓从心灵上与他相连,相伴,相随。
张居正的“问路斩樵”,是一种为了大义而不择手段的做法。
张居正的“问路斩樵”,虽然有些残酷,有些无情,有些不道德,但却是有理,有功,有德,有情的。张居正的“问路斩樵”,虽然遭到了很多小人的诋毁,很多政敌的攻击,很多朝野的反对,但却得到了很多君子的支持,很多百姓的拥护,很多历史的肯定,很多后人的敬仰。
张居正的“问路斩樵”,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一种值得我们效仿的态度,是一种值得我们铭记的传奇。
面对小人,我们不要妇人之仁,要有张居正的“问路斩樵”,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使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