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山西交城县在太原的西南边,紧挨着吕梁山的东边。卦山呢,就在交城县往北大概3公里的地方,这座山长得特别像八卦图,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
2011年8月20号,正好是华国锋离世三年的日子,他的骨灰被悄悄地从北京八宝山拿了出来,然后放到了他的老家,山西交城县北边卦山那里。
这回可热闹了,网上都在讨论一个事儿:“华国锋同志的骨灰,怎么会从八宝山迁走了呢?”这事儿成了好多网友的热点。
华国锋这家伙可不一般,他在20世纪60年到80年代初那会儿,可是身居要职的。
不过,华国锋的两个孩子苏彬和苏华说,他们老爸一直希望死后能把骨灰放回老家的交城县。这其实是他的一个心愿。
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呢?
【一、《交城山,交城水》——华国锋】
华国锋这个名字,可能对很多80后、90后、00后的朋友们来说不太熟悉。但在20世纪60到70年代,他可是个重要人物,深得毛泽东主席的信任和重用。
华国锋在华老去世后,得到了党内像叶剑英、李先念这些老同志的鼎力支持,他就当上了中共中央的头儿。
这篇文章不说华国锋当政那会儿的好与坏,主要就是聊聊他和山西交城老家的那些事儿。
交城县就在山西省的太原西南边,靠着吕梁山的东边。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因为这里是以前的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还有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的老家,所以一下子就火了起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地方。
《交城山与交城水》这首歌,火遍了全中国。
华国锋是1921年2月16日出生的,他小时候住的地方,就是如今交城老县城里永宁南路46号的那个小院,挺有晋中农家特色的。
他本来姓苏,名字叫苏铸,老家在河南范县的苏家堡。
华国锋的老爸叫苏庆惠,早些时候,他因为家里穷,从河南老家一路逃难到了山西的交城县。
这小伙子为人诚恳,做事勤快,长得也挺帅气,所以就被交城县的一家皮具店招为了上门女婿,娶了老板家的二姑娘。
苏庆惠这辈子一共有四个小子,但遗憾的是,就只有华国锋和他三哥顺利长到了成年,另外两个小家伙都没能挺过来,早早地走了。
1928年,华国锋才7岁,就碰上了他人生里头的头一遭大难,他老爹苏庆惠走了。
虽然现在不能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但跟老爸在世那会儿比起来,生活条件确实是差了不少。
父亲走了之后,华国锋的妈妈就靠着外婆家的帮助,拉扯着两个儿子过日子,挺不容易的。她平时吃得简单,用得节省,想尽办法凑钱,就为了能让两个孩子继续上学。
1935年那会儿,华国锋才14岁,就已经从裕城里的完全小学毕业了。接着,他又考上了交城县的商业职业学校,继续深造。
学到1937年的时候,因为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华国锋亲眼看到了日本鬼子侵占他老家的残忍行为。
交城县呢,它位于晋绥边区这块地方,很久以前就有共产党的组织在那里开展工作了。
华国锋在读中学那会儿,学校附近住着俩中共的秘密工作者。他和这两人打交道后,心里就种下了抗日救国的种子,下定了决心要为国家出力。
1938年6月份,他参加了山西的抗日游击队,就是那个牺牲救国同盟会。后来,他给自己改了名,叫华国锋,意思是“中国抗日救国的领头人”。
因此,大家伙儿都只记得华国锋这个名字,以至于很少有人晓得他原来的名字是苏铸。到现在,华国锋的孩子们都还在用苏这个姓。
说正事啊。华国锋参加抗日游击队后,就走上了革命的路子。他在1938年10月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1940年2月份,华国锋接到了组织的任务,让他回老家交城县去干点事儿。他回去后就当上了交城县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头儿,天天忙着告诉大家要抗日,还带着乡亲们一起搞大生产,让大家伙儿都动起来。
在特别困难的环境里,华国锋硬是在敌人后方打起了游击战,给晋绥那一带的抗日队伍壮大和党的活动开展帮了大忙,功劳不小。
那段时间,华国锋才十八九岁,他不停地在交城和汾阳那边活动,老往卦山上跑,打游击战。所以,卦山对他来说,有着很特别的感觉。
1945年,抗日战争在全国取得了胜利。那时候,华国锋才24岁,就当上了中共交城县的书记,还兼着县武装大队的政治头头。从那以后,大伙儿都习惯叫他“华政委”,反而不太提他的本名了。
从1945年到1949年,华国锋一直在山西忙着工作。他先是在阳曲县当了一把手,后来又去了交城县当委书记。在那段时间里,他领着山西的军民一起,跟阎锡山那个反动军阀硬碰硬,斗争得非常激烈。
1949年开头那会儿,28岁的华国锋挑起了中共晋中第一地委宣传部头头的担子,跟着部队一路往南走。
那段时间,华国锋和早已熟悉的韩芝俊喜结良缘。
1949年8月份,华国锋走马上任,成了中共湖南省阴县的头一任县委书记,同时还兼着县武装大队的政委。
1952年的时候,华国锋被调到了湘潭县,当上了县委书记。过了两年,他又升为了中共湘潭地委书记。
湘潭是毛主席的出生地,因此,他算是湘潭人民的“老乡亲”,被大家深深记在心里。
1955年夏天的时候,毛主席头一回留意到了华国锋这个人。
1959年7月份,在庐山开的那个大会上,毛主席自己点了名,让华国锋去当湖南省委的书记处书记。
1970年11月份,华国锋成了中共湖南省委的一把手。打那以后,他的职位步步高升,先后做过公安部部长、国务院总理这些大官。
1976年,毛主席在快要离开我们的时候,自己选定了华国锋来接他的班,并且写下了那句很有名的话:“你处理事情,我很安心。”
1976年10月6号那天,华国锋和叶剑英、汪东兴等几位中央的大领导一块儿动手,把“四人帮”给彻底打垮了。
1980年8月底到9月初,五届人大开了第三次大会,在那会上,华国锋不干了,他辞掉了国务院总理的位子。
1981年6月底,在6月27到29号这几天,中共开了十一届六中全会。会上,胡耀邦接过了华国锋的担子,当上了中共中央的主席。同时,邓小平也接棒了华国锋,成为了中央军委的主席。这样一来,华国锋就慢慢从台前走到了幕后。
华国锋退休后就住在北京皇城根附近的史家胡同里。他特别喜欢种葡萄,还挺擅长打理的。一般情况下,他很少外出走动。
不过,每年到了两个特别的日子,华国锋都会带着家里人去毛泽东纪念堂缅怀一下。一个是毛主席的生日,12月26日;另一个是毛主席去世的那天,9月9日。这两天,他们必定会去。
站在毛主席雕像面前,华国锋肯定会认认真真地发话:“给咱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鞠个躬,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2007年,在纪念毛主席生日的那天,华国锋最后一次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他走了以后,韩芝俊每年都会带着家里人,在毛主席生日和去世的那天,去纪念堂看看伟人的样子。
另外,华国锋在1949年离开交城老家,一直到2008年8月在北京因病去世,这差不多60年的时间里,他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1991年,华国锋再次踏上了交城的土地,这是他自1958年后,阔别30多年的一次重返故地之旅。这次回来,他满心都是对过去的怀念。
现场观众热情得不得了,喊了些口号,让他老人家心里头有点不太舒服。
华国锋并非心里没了老家的那些山山水水,主要是因为他身份特别,所以不想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和政府添乱。
快不行的时候,华国锋跟老婆和两个儿子说:“把我送回卦山吧,那儿树多,人少也安静。我小时候就在那儿玩,长大了打游击还是在那儿。”
【二、“华陵”的建造始末与华国锋骨灰移出八宝山的来龙去脉】
华国锋去世后,他的骨灰先被安置在了北京的八宝山。那时候,华国锋的家人还没拿定主意,是要把他的骨灰一直留在八宝山,还是送回老家的交城安葬。
2008年9月22号,华国锋的两个娃,苏彬和苏华,还有他以前的老秘书曹万贵,突然间跑到山西交城的卦山去了。
这三个人之前已经跟中央的相关部门打好招呼了,他们这次跑到山西交城来,主要目的就是给华国锋同志挑个安葬的地方。
当地的相关负责人一直都在场陪同。
苏彬和苏华透露,华国锋选墓地时,坚持了三个“不”的规矩。第一,不能占农民耕种的土地;第二,不能跟老百姓抢地方;第三,既得保护环境,还不能破坏古迹。
他们决定把华国锋安葬在卦山南侧那片荒凉的石坡上。
但是,苏彬和苏华给老爸挑的那块地,建陵园真不合适。按山西的老说法,那地方太没生气了,啥营养都没有,种草种树都长不好。
不过,苏彬、苏华、曹万贵,还有华国锋的妻子韩芝俊都说,他们就看中了这块地,不需要搞得太铺张,建什么高档的墓地。只要能把华国锋同志的骨灰入土为安,再树个碑,这样就行了。
交城的领导们琢磨着,要是能用上华国锋同志的名气,说不定能给咱这儿的旅游添把火。再说了,交城的老百姓对华国锋感情深得很。所以,交城县民政局还有一些相关部门,就一块儿跟设计院合作上了,对华国锋的墓地进行了特别周到的设计和安排。
原计划中,华国锋的墓碑平台大小是400平米,外加一个2000平米的活动场地,还有超过1800平米的步行道,整个项目加起来,总面积超过了4260平米。
吕梁英雄纪念广场占了五千平米,晋绥革命历史纪念馆占了一千二百平米,这两部分加起来,华国锋陵园广场的面积就超过了一公顷,大概多出来一点点。
设计团队走访了中山陵,还有毛主席、邓公、刘少奇、胡耀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安息地或纪念馆。他们着重感受了华国锋的高尚品格,同时也深入了解怎样把这些元素和山西交城的地方传统文化相融合。
2009年4月8号,华国锋的墓地开工仪式在交城县卦山的南脚底下进行了。这次仪式是由以前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来主持的。
2011年,快到清明节那会儿,“华陵”终于建好了。这时候,有消息传出来,说山西那边给华国锋修了座陵墓,这事儿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报道说,山西交城县那边给华国锋新建了个墓园,面积挺大,有10公顷,说起来就跟14个正规足球场差不多大。整个项目花了一亿人民币左右。
说起来,“华陵”这个项目的总花费大概得3000万人民币,这钱全是交城县自己掏腰包的。交城县在山西那地界儿,手头还算宽裕,毕竟这儿有不少煤焦企业撑着呢。你瞅瞅2010年,全县的GDP都54亿了,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也超过了10亿,所以说,这几千万的工程对交城县来说,还是能够轻松应对的。
2011年8月20号,是华国锋同志离世三周年的日子,那天,他的骨灰从北京的八宝山被移到了山西交城卦山的吕梁英雄纪念广场,那地方大家都叫它华陵。
按理说,华国锋在世时当的那些大官,还有他为咱国家和老百姓干的那些好事,他完全有权利葬在北京八宝山那个革命公墓里头。
按照华国锋本人的心愿,中央相关部门最终答应了他想要回到故乡安葬的请求。
华国锋同志的墓园挺大,有一公顷呢,它现在成了山西交城的一个标志。
另外啊,交城的老百姓对华国锋感情特别深,都觉得他要是去世了,能埋在老家的土地上,那真的是最理想的安排了。
所以,华国锋同志的陵园建设,从申请流程一直到最终使用的土地面积和拨给的资金,都是清清白白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全都按照组织的要求来办的。
说到华国锋的骨灰从北京八宝山迁走这事儿,跟那些阴谋论啥的完全没关系。其实就是老人家心里惦记着回老家,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