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败再败,金兀术给秦桧写密信,阴险内容被披露,难怪岳飞会蒙冤

朋晟聊历史 2023-06-11 02:42:01

绍兴九年七八月间,金朝主战派右副元帅完颜宗弼(金兀术),发动政变,诛杀一众主和派,顺利执掌军政大权。此时距离宋金达成和议仅仅过去两年,但完颜宗弼为了巩固到手的权力,在“盟墨未干”、“口血犹在”的情况下,悍然撕毁和约,挥兵南下,大举侵犯南宋疆土。

金人诡诈多变,言而无信。

这是南宋朝堂上所有人的共识,但怎么对待金人此次毁约,因立场心志不同,却又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宋高宗赵构智识不差,但因靖康之难在他内心投下了巨大阴影,加之他本非雄主,存有懦弱苟安之心,因而对待完颜宗弼此次南侵,他表面上大义凛然,心底却想苟安求和。

宋高宗说:“夷狄禽兽,不知信义,无足怪者。但士大夫不能守节,至于投拜,风俗如此,极为可忧。”

至高无上翻过一面就是厚颜无耻。

宋高宗轻描淡写一句话,便将和议失策所造成的被动局面,全部甩锅给了“不能守节”的士大夫辈。

甩锅的同时,宋高宗似乎并不十分惧怕完颜宗弼,这是因为他看得清大局,知道此时的南宋在军事上有与金人抗衡的资本。换句话说,此时南宋朝廷由岳飞领衔的中兴四大将,给了宋高宗赵构腾挪闪避绕的本钱。

与宋高宗比,秦桧的处境则是另一番境地。

依照南宋朝堂上的惯例,既然屈膝求和已成坏局,秦桧肯定会招致大批猛烈尖锐的弹劾,若想有所保全,唯有引咎辞职一条路可走,更何况宋高宗喜怒莫测,又是一个阴沉的猜忌之主。

对于弹劾之事,秦桧并不担心,因为自重新执掌相权以来,朝中主战派多被贬黜,秦氏党羽早已密布,台、谏官更是成了其掌心玩物。

在这种局面下,惯例不攻自破,让秦桧真正忐忑不安,忧心忡忡的是宋高宗的帝王心机。

官家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奸臣善窥。

经过一番密谋盘算,秦桧先是派出御史中丞王次翁以进言的方式窥探宋高宗的心理。

王次翁跪地向宋高宗说:“前日国是,初无主议。事有小变,则更用他相,盖后来者未必贤于前人,而排黜异党,收招亲故,纷纷非累月不能定,于国事初无补也。愿陛下以为至戒,无使小人异议乘间而入。”

此番进言,王次翁将立场摆的很正,但心思极为无耻而露骨,他暗示宋高宗,秦桧乃朝堂贤者,若因和议失策而轻易换相,便是失智,更于国事无补。

宋高宗当然能品出王次翁话里话外的意思。颇有意味的是,他没有遮掩自己的态度,而是直接点头,来了一个深以为然。

这等于是给秦桧传递了一个鲜明的信号——这盘求和的棋局,还需卿与朕一同布子。

然而,秦桧实在做贼心虚。得了宋高宗这一表态,他还不放心,随后又派出另一心腹给事中到宋高宗面前进行非白即黑的试探,圣上何不起用张浚?

此张浚非后来附和秦桧的武将张俊,此人是文臣主战派领袖,庙堂声誉颇高。

宋高宗听到张浚这个名字,就像有人触碰到了心底红线,随即怒冲冲地说:“宁至覆国,不用此人!”

宋高宗由北宋康王侥幸而成南宋开国皇帝,从前时光,他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帝王教育,就本质而言,他只是皇族中的草根,所以即便他的帝王心机深不可测,却总还是有率性而言的时候。

他被秦桧套出的这句话,充分暴露了他只求苟安的可耻心理。

秦桧得了这句话,再无忧虑。

可是,当时的秦桧在摆脱再遭罢相的忧虑后,还有一个棘手难题需要解决。秦桧深深地知道,在金军大举进犯的形势下,公然跪地乞和,是要遭到世人唾骂,失尽人心的,明智的做法当以抗战为幌子,以打促和,暗行媾和之事。

可问题是,此前他全心全力降金乞和,不留余地,如今在仓促之际,竟然找不到转圜和文过饰非的口实。

如果没有台阶,生硬变脸,朝堂之上必有人骂他首鼠两端,厚颜无耻。

为了且行虚伪之事且据庙堂高位,秦桧搜肠刮肚,并要心腹幕僚献言献策。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司勋员外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张嵲在众官参见时,为秦桧背出了《尚书·商书·咸有一德》中的一句话:“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奸臣做到秦桧这个程度,已到大伪似真的境地,始一听到这句话,秦桧便立即明白张嵲为他找到了诡辩之辞。

这句圣人言是什么意思呢?

简言之,德没有一成不变的,以善为准则就是好的;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能够克守良知就是善的准则。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就说偷盗,偷好人钱财,就是恶,但偷恶人钱财就是善,同样一个“偷”字,立意不同,性质就不同。

套用到当时的局面,以前主和,今日主战,正是德无常师,本质都是为大宋社稷殚心积虑,都是一片苦心,都是良知美德。

秦桧由此顺利解套后,十分嚣张高调。

他先是大言不惭地表示,“愿先至江上,谕诸路帅同力招讨”,然后又将这句圣人言呈给宋高宗,请宋高宗效法汉高祖刘邦,“以马上治天下”。

宋高宗看上秦桧呈上的这句话,甚是欣慰,因为“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同样是他拾阶而上的梯步。庸主奸臣由此形成默契,联手登台之后,一场虚张声势、虚伪至极的表演,随即在庙堂上铺陈开来。

南宋朝廷发布声讨诏文,以节度使官衔,银五万两,娟五万匹,田一百宋顷,第宅一区,悬赏擒杀完颜宗弼。与此同时,又发表韩世忠、张俊和岳飞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乍一看,收复失地的决心很足。

金军扬尘而来,宋军阵仗摆开。为应对完颜宗弼的四路大军,南宋分别在西部、中部、东部三个战场准备迎击金军,但鉴于完颜宗弼所率的金军主力在中部战场,这一场对决实质上是完颜宗弼与中部战场岳飞、张俊和刘锜三支大军的较量。

完颜宗弼来势汹汹,首先接战,灭其威风的是刘锜。

当时的刘锜新任东京副留守,正带领近两万人马,连同大批将士眷属,前去开封府。论当时的形势,岳家军就近北上驻防,当为上策,宋高宗、秦桧如此舍近求远,执意调遣刘锜北上,足以说明他们心底有猫腻,害怕岳飞的兵峰坏了他们一心求和的“好事”。

绍兴十年五月,刘锜率军途经京西路的顺昌府,突然得到金军败盟南犯的急报。刘锜正想如何应对,金军已源源不断向顺昌府杀来,仅仅十余天,顺昌城外已聚集由完颜宗弼亲率的十万黑压压大军。

宋高宗、秦桧得到奏报,立即起草手诏,命令刘锜“择利班师”。

刘锜乃血性军人,亦有不俗见地。接到秦桧代笔的手诏,刘锜心中暗骂,在广阔之地撤兵,正便于金人骑兵纵马追歼,究竟是圣上昏庸,还是那秦桧果真是金人细作?不然,何来这以羊伺狼的手诏。

为了两万将士的性命,为了守住大宋疆土,刘锜将那昏庸的手诏扔到一旁,决定犯死求生,与完颜宗弼拼杀到底。

完颜宗弼自恃兵强马壮,骄纵不可一世,见到顺昌府卑薄残缺的城墙,他说了一句很嚣张很有名的话:“顺昌城壁如此,可以靴尖踢倒!”

然而,完颜宗弼忘了,哀兵必胜,大宋不缺铁血男儿。

刘锜军的基础是十多年前威震太行的八字军,王彦病死后,此军军魂未散,战力依旧彪悍,尤其是深临绝境,以死求生,需要铁,需要血的时候。

果不其然,这一场大战,刘锜大军以少击众,杀出了惊天动地的战果,金军死五千多人,伤一万多人,战马死三千多匹,完颜宗弼狼狈逃回开封府。

刘锜率八字军在广阔平原创造了一个奇迹,金军“自言入中原十五年,尝一败于吴玠,以失地利而败;今败于刘锜,真以战而败。”

顺昌大战之时,驻军鄂州,准备发兵的岳飞,心境十分的复杂,可以用喜、忧、愤来形容。喜的是,此前岳家军在鄂州整整被羁束了三年,枕戈待旦,如今终于可以披甲上阵了;愤的是自看到朝廷转发来的秦桧那句“德无常师”,岳飞便看透了奸臣的嘴脸。为此,岳飞在军营中大骂秦桧“恶其言饰奸罔上”,并愤怒地说,“君臣大伦,比之天性,大臣秉国政,忍面谩骂其主耶。”

喜、愤之间,岳飞的忧更加一言难尽。

顺昌大战开始时,宋高宗惊慌异常,深怕刘锜一军被金人歼灭。这时候,他想到了岳飞,可是在催促岳飞火速发兵救援的同时,他又不愿让岳飞乘机北伐,故而在诏命中,他先是命岳飞“重兵持守,轻兵择利”,后又给岳飞划定了红线,“候到光、蔡,措置有绪,轻骑前来奏事。”也就是说,宋高宗规定光州和蔡州为岳家军进军的极限,这意味着大战伊始,不但黄河以北,就是黄河以南的大片疆土,包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宋高宗都已准备放弃了。

大概是十分了解岳飞的性格,连发诏命之后,宋高宗、秦桧还还觉不够,继而又派司农少卿李若虚到岳家军充任监军,制约岳飞。

此时的岳飞,胸腔之中尽是满江红,李若虚激于大义,在关键时刻支持了岳飞。

那一时刻,对岳飞而言,若要收拾旧河山,唯有违诏出师,抗击金军。

绍兴十年六月,岳飞挥师北上,麾下悍将牛皋与孙显二部首战告捷,分别于汴京西面和陈、蔡州界大败金兵。

不久,张宪部连克蔡州、颍昌,随后与牛皋会师克复陈州;王贵部收复郑州;此外,梁兴奉岳飞之命联络河南各地义兵,亦占领多处州县。一时间,岳家军所到之处,连战连捷,军威大振中原。

七月,岳飞亲率骑兵进驻郾城。

此时,若宋高宗甩开秦桧,调动天下军马,全力支持岳飞,那么金军完颜宗弼的南侵,极有可能变成岳飞摧枯拉朽的北伐。然而,因为苟安求和的可耻心理在,宋高宗并无此意。受宋高宗消极诏命的影响,中部战场能够支援岳飞的张俊、刘锜两支大军,一支选择了保存实力,一支选择了谨遵上命。

如此一来,岳飞因兵峰太盛,北进太猛,便陷入了孤军深入的险境。

完颜宗弼看准这一点,于七月初,率重整之后的精锐骑兵,气势汹汹地向郾城杀来,企图一举歼灭岳飞。

岳飞深知,这将是一场前所未遇的恶战,但越是如此,岳家军越有誓死的精神。战鼓擂响之后,岳飞首先命令岳云率领背嵬和游奕马军,出城迎击。

战前,岳飞神色严毅,对儿子说:“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

当天下午,岳云舞动两杆铁锤枪,挥军直贯敌阵。紧接着,双方骑兵开始激烈鏖战,金军源源不断地涌来。岳云拼命搏杀,斩敌甚众。

在鏖战最激烈的时刻,黄尘蔽天,杀声动地,岳飞亲率四十骑突出阵前。都训练霍坚急忙上前挽住战马,说:“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

岳飞用马鞭抽了霍坚一下手臂,说:“非尔所知!”

说完,他跃马弛突于敌阵之前,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岳家军将士将元帅亲自出马,士气倍增,杀声愈发激烈。

完颜宗弼眼见精锐骑兵不能取胜,焦急万分,随后他打出手中最后王牌,下令披挂“重铠全装”的“铁浮图”全线出击。

金人“铁浮图”有个特点,即三骑相连贯以铁索,战时齐头并进,其势锐不可当。

怎奈岳家军专破“铁浮图”。

岳飞下令,步兵以长柄麻扎刀入阵,不许仰视,专砍马腿。

此前所向披靡的“铁浮图”此次终于遭遇了克星。“铁浮图”一马被砍倒,三马不能行,金兵遭此砍杀,顿时崩溃。见状,完颜宗弼仓皇掉头北逃,途中大恸:“自起兵以来,皆以此马获胜,而今算是完了!”

此一战,名为岳家军有名的“郾城大捷”。

战后,宋高宗在奖谕诏中不得不做出极高的评价:

“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师临阵,何啻百战。曾未闻远以孤军,当兹巨孽,抗犬羊并集之众,于平原旷野之中,如今日之用命者也。盖卿忠心贯于神明,威惠孚于士卒,暨尔在行之旅,咸怀克敌之心,陷阵摧坚,计不反顾,鏖斗屡合,丑类败奔。”

完颜宗弼惨败之余,颇不甘心,此后他虽不敢再窥伺郾城,却让想作一番争斗。不久,他又以大军插入郾城与颍昌府之间的临颍县,妄图切断岳飞与王贵两军的联系。

岳飞兵力不多,不敢贸然向临颍进击。他估计完颜宗弼可能会调转兵峰,攻打颍昌府,于是命令岳云率领一部分背嵬铁骑,绕道急驰,前往增援。

不久,张宪等统制先后从淮宁府等地率部前来郾城。岳飞下令,张宪率领背嵬军、游奕军、前军,还有其他一些军组成的雄厚大军,挺进临颍,寻机与完颜宗弼大军决战。

此战亦是惨烈雄壮。

张宪指挥大军,摧枯拉朽,横扫金军。战后统计,岳家军杀敌五千多人,俘敌两千多人,马三千多匹,金鼓旗枪器甲之类更是多得不计其数。完颜宗弼的女婿、统军使、金吾卫上将军夏姓万夫长当阵被杀。至于活捉的敌将,更有七八十人之多。

有一个细节,颇能显出岳家军的铁血大义。

将官杨再兴以三百铁骑率先与完颜宗弼大军遭遇,尽管众寡悬殊,但杨再兴毫无惧色,随即率这三百骑冲进敌军,最终砍杀百余人,三百将士遭合围,全部牺牲。

张宪大军杀到,取得大捷后,获得杨再兴战尸,焚化之后,竟得箭镞两升,足见当时战事之惨烈,捐躯之英勇。

郾城、临颍两次大捷之后,金军中从此流传出一句著名的评语: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乘着两次惊天动地的大捷,岳飞随后开始对完颜宗弼展开追击。一路穷追,七月中旬,岳家军进抵距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与完颜宗弼两军对垒。听闻岳元帅令金人闻风丧胆,一时间,磁州、相州、开州等地豪杰奋起,百姓沸腾。岳飞置身其中,热血澎湃,对部将说出了那句豪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听闻岳飞的豪言,完颜宗弼几乎吓破了胆,甚至有了放弃中原,引兵北还的打算。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汴京一个可耻书生拦住了完颜宗弼的马,然后说了一句话:“太子不要走,岳少保很快就会退兵的。”

完颜宗弼满脸狐疑地问:“岳飞以五百骑破吾十万,我如何能守?”

书生答:“自古以来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自身尚且不保,岂能有所作为?”

听到这一席话,完颜宗弼恍然大悟,遂按兵不动。

更可怕的是,书生这一席话,让完颜宗弼想到了秦桧的作用。据史书记载,就在绍兴十年颍昌大战后不久,完颜宗弼给秦桧写了一封密信:

“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正在热映的《满江红》中,秦桧极惧完颜宗弼给他的密信让宋高宗获得,因为此信将坐实他乃金人细作。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宋高宗、秦桧与金人暗中联络,是世人皆知的秘密,秦桧得到此信,根本不惧宋高宗会因此怀疑他,正相反,将此信呈给宋高宗,将彰显他在求和棋局中的价值。

这正是宋高宗一朝最为可悲的地方。

其实,就在完颜宗弼给秦桧写密信,阴谋加害岳飞的时候,宋高宗与秦桧这一对龌龊君臣,亦开始酝酿诛杀岳飞的阴谋。

原因很简单。

岳飞的锋芒太盛了,他若真的直捣黄龙,迎合了二圣,那大宋的龙椅将由谁来坐?即便宋钦宗已经没有复位的野心,可天知道名满天下、功高震主的岳飞有没有黄袍加身的野心?还有,靖康之难就在眼前,万一岳飞激进用兵,最终导致大败,那不是坏了他宋高宗的性命。

至于秦桧,不杀岳飞,怎能坐稳相位,享拥荣华富贵。

所以说,不管岳飞是赢还是败,站在这一对丑恶君臣的立场,他必须得死。

更何况,完颜宗弼已视此为重开和议的前提。

可惜可叹啊,一代英雄,精忠报国,末了千古奇冤却是他的宿命。

绍兴十一年腊月廿九,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

算算时间,距离完颜宗弼给秦桧写密信,未过半年。

真是紧锣密鼓,阴狠无比!!!

······

经略中原二十秋,功多过少未全酬。丹心似石凭谁诉,空自游魂遍九州。

千年之后,谨以此文祭拜岳武穆。

2 阅读:4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