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指导、北京青年文学协会主办、泰兴号海洋文化馆承办的“新时代海洋文学主题创作研讨会”在北京鸟巢文化中心泰兴号海洋文化馆成功举办。
活动聚焦海洋文化遗产创新转化与青少年海洋意识培育,汇聚文学界、文化界专家学者及知名网络作家,共同探索海洋文学创作新路径,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研讨会以“泰兴号”古沉船文化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创作采风、主题分享、基地共建等环节,深入探讨新时代海洋文学创作的多元可能性。活动伊始,与会嘉宾参观泰兴号文化馆展陈,沉浸式感受这艘清代商船承载的历史记忆——从“泰兴珍瓷”的荣归故里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交融,文物背后的海洋叙事为创作提供了鲜活素材。
北京青年文学协会会长赵德志宣布正式设立“海洋文学创作基地”,该基地将整合重大主题创作、创作实践工坊、阅读推广网络与主题研学功能,打造海洋文化传播创新范式。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文化国际交流专委会主任郑长来围绕“‘泰兴号’海洋文化再出海”作报告,指出泰兴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承载着中华海洋文明的重要记忆,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文化符号。他回顾了泰兴号从1822年沉没到2018年文物回归的全过程,并提出“泰兴号再出发”文化工程,规划打造国际博物馆集群、文旅产业平台与蓝色文化IP,涵盖历史展陈、影视创作、科教基地、文化交易等板块,推动中华海洋文化走向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海叙事的力量。
网络作家代表柠檬羽嫣、花清袂、慈莲笙等结合创作经验,探讨如何从现实与历史交织的视角,探索海洋遗产、生态保护等题材的新叙事路径,将沉船故事、海洋安全等议题转化为网络文学IP;玄鲸文化总编辑锦鲤表示,泰兴号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素材与文化想象空间,应以优秀作品引导读者树立正确观念,推动民族自信与海洋文明的双向共鸣。
同时,北京青年文学协会秘书长孙泽田在活动中发布《新时代海洋文学创作倡议书》并明确提出五大方向:坚持思想引领,坚定政治方向;深潜海洋生活,扎根蓝色热土;创新艺术表达,激扬青春气象;传承历史文脉,讲好海洋故事;担当时代使命,书写共同价值。鼓励青年作家要以文学叙事唤醒海洋文明记忆,全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本次研讨会通过成立创作基地、发布倡议书、主题分享交流等举措,标志着海洋文学从题材拓展迈向系统化建设阶段。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命题下,文学创作正成为连接历史记忆与未来想象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