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的赛场上,有些东西是无法轻易忽视的,比如盐湖城的主场优势。
比赛当天,当湖人全队踏上爵士主场球馆的地板,或许脑海中还留有6连胜的余韵,但比赛的进行却意味着另一种现实的到来。
那个晚上,詹姆斯、东契奇和里夫斯的状态不足以支撑球队,不少球迷都愤愤不平:“连志在摆烂的爵士都赢不了,湖人到底怎么了?”看似一句抱怨,其实却戳中了湖人内部不容忽视的问题。
客场失利:盐湖城的挑战让湖人回归现实在NBA,盐湖城一直被称作“魔鬼主场”,高海拔带来的呼吸压力,以及本赛季爵士更倾向于无心理包袱的轻松打法,都让这个主场的比赛充满不确定性。
湖人那天的表现看起来则像是轻敌了。
连续的主场胜利让球队有些惯性思维:即使阵容重组,只要整体实力够强,赢下比赛只是时间问题。
比赛的结果却为球队敲响了警钟。
从比分来看,119比131的失利不仅带走了6连胜的光环,也让湖人意识到对手就算“摆烂”,也会在主场全力应战。
这种艰难的客场氛围或许正是湖人需要经历的磨合阵痛。
主教练雷迪克在赛后接受采访时也坦承,球队还在调整阶段,这场比赛是一次“必要的教训”。
毕竟,没有轻易的胜利,也没有不需要过程的组建。
核心状态低迷:詹姆斯、东契奇与里夫斯的三重困境如果让人回忆这场比赛,三个数据基本会被重点提及。
詹姆斯14投6中,东契奇13投6中,第三核心里夫斯15投4中。
三大核心同时低迷,几乎决定了比赛的走向。
这不是一次偶然,而是湖人现阶段必须面对的共性问题。
在比赛中,詹姆斯显得有些不够兴奋,而东契奇受到犯规困扰难以持续输出。
更加糟糕的是,作为转换进攻的关键点,里夫斯在三分线外10投仅中1球,浪费了不少机会。
尽管失败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这三人,但他们的表现不佳确实使得比赛在关键时刻失去了悬念。
或许有人质疑,詹姆斯和东契奇的组合到底合不合适?
从得分爆发力来看,会有一种“1+1没有大于2”的感觉。
但问题深层次可能在于,三人之间的配合还缺乏润滑剂。
毕竟,球队阵容的大幅调整,直接影响了他们找到彼此的最佳连接点。
磨合中的阵痛:从球权分配到阵容调试新的阵容调整,总会带来一连串的问题。
其中,最让雷迪克头疼的,恐怕是球权分配。
看起来,拥有詹姆斯和东契奇这样的顶级控球高手,对球队是最明显的利好,但实际上,湖人目前的体系并没有完全捋顺。
比赛中,有不少球迷注意到,一个回合可能由詹姆斯主导组织,下一回合就换成东契奇,这种方式表面上看合理,实际上却容易导致整体节奏的丧失。
两人之间的跑位和分工,还留有不少需要磨合的空间。
此外,首发中锋海斯的受伤,也让球队的轮换略显生疏。
雷迪克的战术安排显然还在试验期。
例如临时签下的莱恩,仅练习了短短时间便被直接推到赛场上,仅仅21分钟的出场时间却背负了攻防两端的高度压力。
雷迪克称这是“以赛代练”,但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凸显了湖人目前在阵容构建上的不成熟。
球队还需要时间理清思路,而目前表现中的起伏,也正是这种不成熟的表现。
全明星周末后的湖人,会是完全体吗?
好消息是,湖人现在距离下一场比赛还有一段时间,这段休息期来得刚刚好。
全明星周末是所有球员调整状态的窗口,尤其对于湖人来说,更是一场“及时雨”。
詹姆斯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东契奇也可以逐步适应球队的体系。
虽然目前东契奇还有上场时间的限制,但全明星过后,他完全恢复的可能性会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历史已经证明了詹姆斯在全明星周末之后对比赛节奏的掌控能力。
2020年,他便是在全明星过后开始大放异彩,这一次,他身边拥有了东契奇这样一位年轻的顶级球员,假以时日,这对组合完全有可能激发出巨大的潜力。
6连胜的终结并不是终点,相反,这场失败或许对湖人来说更有价值。
它提醒球队客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揭示出当前阵容尚未完全匹配的真相。
而对于球迷来说,也许需要一些耐心去等待球队调整。
就像调整后的机器需要时间运转顺滑一样,湖人面前的路才刚开始。
等待完全体湖人归来的过程是漫长的,但它同时也充满期待。
那些磨合中的细枝末节,或许正是未来强大稳定湖人的铺垫。
而全明星周末之后,这支湖人要追赶的,绝不仅仅是西部第五的位置,而是更高的目标和更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