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放大招,外卖平台开始卷社保了。
曾几何时,平台企业群雄逐鹿,野蛮生长,各企业纷纷“卷”钱开路,商家、消费者、外卖骑手,都被卷进了一个看似舒适其实也充满焦虑的消费空间里——消费者找便宜,骑手多跑单,商家谋盈利。最典型的就是算法下的“内卷”,导致外卖骑手不知疲倦地奔跑,造成交通事故、疲劳送单等风险隐患。
数据显示,2018年劳动时间超过10小时的骑手占比为36.5%,2021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62.6%。在这一次次的企业内卷中,外卖骑手变成了社会夹心层,也不自觉地被裹挟成了社会性内卷的符号。
而在2月19号,京东刘强东亲自下场,美团王兴紧随其后,2025年的这场外卖大战受益者确是超过1200万的外卖骑手,而当送外卖都有社保保障了,这或许正意味着中国的反内卷大幕已经揭开,2月11号,京东正式上线外卖平台,兵锋直指老玩家美团和饿了么。
那么,都2025年了,京东为啥来做外卖呢?
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外卖这是一个非常高频的业务,对于留存用户的帮助是很大的,而京东需要这样的增长故事。
另外,京东本来就有达达的骑手团队,可以说是早有准备。
那么,想要做外卖骑手就是关键,所以京东在前天也是不走寻常路,宣布说要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而京东此举,一方面是给自己打了一个免费的广告,另一方面利用缴纳五险一金的方式,为的就是吸引美团、饿了么那些优质骑手来京东外卖上班,真可以说是一个阳谋了。
结果刘强东才刚刚发力,美团立刻就坐不住了,7个多小时之后,美团宣布说,其实公司早就在搭建这个系统了,预计2季度就能为全职骑手和稳定兼职的骑手缴纳社保。美团的意思也很简单,你想从我这挖骑手没那么容易。
那为什么,京东美团要在这个时候打响外卖大战呢?
其实,除了京东需要这样的增长故事之外,这也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那就是企业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做贡献。
截止到2023年底,咱们中国的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2亿人了,占到全国人口的14.3%,那么像外卖、骑手、网约车这些流动性比较大的群体,就是灵活就业的典型代表。
在这之前,平台为了降低成本,减少责任,一般都让骑手或者司机注册个体工商户,或者签约至劳务派遣公司等等的变通方式。
这背后有个历史背景:当初为了吸纳就业,国家和平台合作,提供了灵活就业政策,外卖骑手因此绕过了企业社保的硬性要求。政策甚至支持他们“单项参保”,即可以只缴工伤保险,而不强制缴纳养老或医疗保险。
这样一来,外卖员到手的现金更多,他们也愿意进入这个行业。所以结果就是导致外卖员这个行业很不一样。比起厂里打工,他们少缴纳了养老保险,医保支出也更少,所以外卖员到手的现金更多。年轻人,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感觉自己很难在城市长期立足的,就更愿意去跑外卖。
这也导致了当骑手受伤之后往往还要和平台打官司扯皮,而骑手对平台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虽然说平台提供了一个工作的机会,但是算法压榨、超时劳动等等的问题确是广泛的存在。
当然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比如说有外卖小哥就吐槽说,做骑手就是一个兼职或者过渡的职业,出来跑就是想要多劳多得,能够拿现钱,那么缴纳五险一金的话,虽然说有保障了,可是到手的收入就会减少,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资本市场也很担心缴纳社保是不是会增加平台的运营成本,你看这前天美团的股价一度大跌了6.44%。可以说股市在用真金白银表达对美团利润的担忧。
当然,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给骑手买社保肯定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骑手可以自己选择不要,但平台不能没有。
当然也有人调侃说,如果京东不下场,那么美团的社保政策或许落地的也不会那么快。但是我们要知道,让每个员工和个体都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本来就是这个社会应该具备的底线。
从长远看,缴纳社保肯定是对骑手有利的,能给他们的未来生活兜底。但从眼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收入的大幅减少,让他们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这就好比站在十字路口,左边是未来的保障,右边是当下的生活,让人难以抉择。
京东和美团这场“社保大战”,看似是为骑手谋福利,背后却有着复杂的商业考量。希望这两家公司在推动社保落实的同时,也能多考虑考虑骑手们的实际收入问题,找到一个既能保障骑手未来,又能让他们当下生活不受太大影响的平衡点,别让骑手们在钱和命之间陷入两难的困境。
各行各业都应该反内卷,提高百姓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