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曾改变了广西历史,是日军死亡禁区!

房产小毛驴 2024-03-09 09:09:15

来广西十几年了,身边不时有声音说广西没有历史。

这一点,我不认同。

因为,在广西生活的这十几年里,我的足迹基本踏遍了广西的14个地级市,我越发地感觉到,广西的历史或许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但是,它的历史和这片土地一样精彩。

而这其中,有一个地方却被大家忽略了。它的故事非常精彩,但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却不知道它的重要性。

在1000年前的一场战争中,因为这个地方,差点让广西与中原王朝分离,也因为它改变了广西1000年前的历史走向,并奠定了现在广西的历史文化的格局,它,就是昆仑关。

没有昆仑关,就没有现在的广西

是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

昆仑关是如何影响广西的?咱们从头说起。

昆仑关位于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原为邕宁县九塘乡)、宾阳县思陇镇交界的昆仑山上,关的顶峰海拔306米,地处邕宾公路要冲,过去是南宁至柳州的必经通道。

广西地处中越边境,山多,关隘也多,出名的关隘不少,比如友谊关,昆仑关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咱们把时间往回拨到2000多年前。

在古代的漫长岁月中,广西因为山地丘陵密布,南岭等山脉将广西与长江、中原腹地隔绝开来,在古时候被看作是不宜居住的烟瘴之地。

实际上,广西虽然多山地丘陵,但是在沿海和广西的中南部分布着带状平原,而昆仑关就坐落在广西的第三大冲积平原上。(第一大为浔郁平原,在贵港;第二大平原为南流江平原,在北海)

在秦始皇时期,灵渠沟通了湘江水系,使得中原王朝通过水路将军事力量部署到更南的地方,但是还想往南更进一步,却被大明山阻断了去路,大明山余脉,周围群山环拱, 层峦叠嶂。

不过,高耸的大明山脉中有一处地形绝佳的开口,维系广西南北的交通,于是秦军在此修建关隘,便是昆仑关的前身。

而据守着昆仑关的节点,聚居于此的西瓯(壮族先祖)等百越分支非常抵触汉文化的进入,占山为王,这里山地丘陵地形也进一步阻滞了文化的传播。

也因此,以昆仑关为节点,广西形成了南北两个文化带。桂林-柳州-宾阳一带成为汉文化比较稳固的区域,昆仑关往西南则是汉文化影响较弱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时至今日,广西的文化格局也大体如此。

在漫长的历史当中,这个位于大明山豁口的关隘越来越重要,并在唐朝时期被扩建,并命名为南雄关,直到北宋时期更名为昆仑关,并延续至今。

昆仑关成为华夏文明和少数民族文化的过渡地带,也是冲突、博弈的前线,而这场博弈,在1052年爆发,彻底改变了此后广西1000年的历史走向。

从狄青平定侬智高到宋越战争

它改变了广西1000年历史走向

提起昆仑关,很多人可能都热血沸腾,作为桂南通往桂中的交通咽喉,昆仑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血光之地。

历史上发生在昆仑关上的大小战役便有9次之多。但要说影响着广西命运的转折,还得从约1000年前,北宋时期狄青平定侬智高开始说起。

相传1052年,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从广西西南一路进军广西腹地,占据了当时北上中原的必经之路——昆仑关。

北宋王权因此受到威胁,一旦侬智高自昆仑关北上占领宾州(今天的宾阳),向北便是平原,将对广西腹地构成巨大威胁,更会影响到宋朝对两广地区的统治。

于是宋皇便派将军狄青率大军赴广西征剿侬智高。

狄青一行军队走到宾洲,因为昆仑关易守难攻的地势,双方僵持不下,于是狄青心生一计,用稻草扎龙、在竹子中放炸药,在鞭炮的爆裂声中舞动草龙,假意庆祝新年,趁夜一举夺下昆仑关。

此后舞炮龙的习俗被传承下来,也就是今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宾阳「炮龙节」。

而狄青平定侬智高后,到1075年,越南出兵10万攻打北宋,一度破邕州(今天的南宁)屠杀居民,北上昆仑关,但未能破关,直到1076年,宋军再度兵出昆仑关,一路向南收复被越军占领的州县,最终攻入越南境内,

这场战争也确认了中越两国边界(广西段)的基本走向。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昆仑关这个要塞的阻挡,近千年前,广西可能已经沦为越南的属地。

而宋军大胜后,大量的中原军人因种种因素留在了广西,军人和当地人通婚,久而久之也就形成广西一种独特的方言文化——平话。

总的来说,昆仑关在广西发展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广西之所以才成为广西,昆仑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004年由南梧大道改名昆仑大道的兴宁区主干道,就是为了纪念昆仑关这个非常重要却又鲜为人知的关隘。

日军最黑暗的时刻

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战

昆仑关因为地势险要,除了是兵家必争之地,还是南宁市的门户与屏障。

自昆仑关建关以来的9次战役中,要说规模最大且最惨烈的战役,当属1931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昆仑关战役」。

1939年10月,当时拿下了武汉和广州的日军,非但没有迫使中国政府投降,反而遭遇了顽强抵抗,便盯上了中国和东南亚的最大交通补给线广西南宁。四通八达的南宁,远可通往广东、湖南、贵州、云南。

日军认为切断补给路线便可结束对中国的侵略任务,称之为「这是中国事变的最后一战」。11月,日军闪电般出现在钦州湾,疾速登陆,攻陷防城,并在24日占领南宁、龙州,「桂南会战」打响。

蒋介石深知南宁对中国抗战的重要性,立刻命白崇禧全权指挥桂南战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急调第5、第99、第36军向广西增援。军长杜聿明受命向昆仑关反击。

而这个第5军第200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机械化师,亦是国民革命军战斗力最强的主力部队之一。

与第5军对战的日军第五师,也是日军王牌部队,有「钢军」的称号。第五师团中的21旅团被日军称为「陆军之花」。

12月4日,占领南宁后的日军紧接着攻占了昆仑关。而此时中国的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在昆仑关以北,昆仑关大战一触即发。

第1次夺取昆仑关阵地。

18日凌晨,战斗打响,第5军与21旅团展开了激烈的搏杀。当晚,我军占领了昆仑关附近一些地区和高地,并一举攻占昆仑关主阵地。

第2次夺取昆仑关阵地。

19日日军又夺回了昆仑关。五塘、九塘等阵地也在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激烈争夺中。

20日,日军派出奔袭龙州、镇南关的第9旅团分队返回驰援昆仑关,同一时间,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率领第42联队增援昆仑关。

但是中村正雄在五塘和七塘被我军阻截,23日被我军炮弹击中次日重伤身亡。

这是第二次夺取了昆仑关阵地,但不久后又被日军夺走。

第3次夺取昆仑关阵地。

12月25日,我军攻下罗塘高地,全歼守敌200余人。

位于昆仑关北,高度超过了昆仑关的界首高地,是敌人最坚固的据点。

28日晚我军突破了界首的日军阵地,随后和昆仑关主阵地日军展开殊死搏杀,30日夺取昆仑关,但很快又被日军夺回。

此刻,昆仑关周围敌人据点和侧防机关基本肃清,日军第21旅团成了瓮中之鳖。

1月3日,昆仑关的日军终于抵抗不住向九塘方向撤退。

至此,包围圈内的日军21旅团两个联队基本上被消灭,21旅团班长及上军官死亡率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余人,战机被击落20余架。中国军队共牺牲14000余人。

昆仑关攻坚战结束。

昆仑关作为桂南会战的主战场,鏖战15天战况惨烈,可以说是全歼日军最精锐第21旅团。

这次战争连日本人都大为震撼。中村正雄的日记写到:「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军队更顽强的军队」。

日方战史称昆仑关战役为「通观支那事变以来全部时期,这是陆军最为黯淡的年代」。

虽然说此次战役末能完成收复南宁的目的,对于广西乃至中国来说却意义重大。它是中国抗战以来,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场攻坚战胜利,为后期的亚洲战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战。

而不仅仅是昆仑关,周边村落、城镇居民在战争年代也表现出了英勇护卫疆土的战斗精神。比如昆仑关周边的施村。

施村

1922年,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打退到广西的陆荣廷残部陆云高,组织了六七千的队伍,趁着孙中山离桂,在5月1日组织攻打施村。

施村村民面对强敌,积极备战,誓与旧桂系陆云高部队血战到底,全村集中100多人100多支枪和10多门土炮编成小组守村,一边抵抗一边派人通知革命军派兵增援,施村村民智斗敌人,初战告捷。

5月2日,敌军派兵增援,但依然以惨败收场。

到5月3日(农历四月初七),革命军援军抵达,与施村村民里应外合,最终获得胜利。这场战,共毙敌首2名,众死伤200名,俘敌5名,施村人无一死亡。

后来,施村还将农历四月初七取得胜利这一天定为「胜利节」,延续至今,年年举行庆贺仪式,以示纪念。

这段算送的

每一个广西人,都应该牢记昆仑关的历史。

身为屏障,昆仑关对于广西、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也象征着广西身为国门,对于内陆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意义。

打开地图,你会发现,广西在陆地上是广东和湖南、贵州的战略屏障,有广西镇守国门,只要广西不破,就能保护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就能保护湖南、贵州等内陆省份的安全。

昆仑关守护着广西,而广西,就像是一面盾牌,守护着祖国南大门。

到这里,最后再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吧。

以前我读历史,很多书中极少提及广西,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这是一个乏善可陈的地方。

直到我走进广西,在南宁扎下根,我才慢慢了解它。

原来昆仑关的故事可以追溯到近千年前

原来粤语发源于广西梧州;

原来广西才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与方言种类最多的省份;

原来广西柳州三江县的程阳风雨桥是与赵州桥、泸定桥同等量级的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

原来广西是全国最大的糖料种植基地,全国三勺糖,就有两勺来自广西。

原来广西茉莉花产量占了全国的80%以上、全球产量的60%以上,全世界10朵茉莉花,至少有6朵就来自广西横州。

……

原来这个大多数人眼前的「盲点」,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和亮点。

去年年底的南北互动、今年的宾阳炮龙节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广西,希望未来更多人都能看到广西的「闪光点」。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