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购房服务平台「西安房哥」,深耕十年,接地气,说人话!
引言:你跟风买的时候不听劝,现在跟风卖赔了钱,让我来拿主意?
一大早,床头的手机响个不停,朋友着急卖二手房让拿个主意,我开玩笑,你当时买的时候,不听我劝,现在赔了,让我拿主意。
我,能,有,什么,主意!!!
我把功夫熊猫里的经典台词发给他:“你应该关心当下,过去的事儿就让它过去,因为都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现在要选择做什么样的人。”

对方不解,问什么意思,我回,愿赌服输,赔就赔了,及时止损,男子汉志在四方,患得患失,房价也回不到2019年。
当年买房跟风,如今卖房也跟风,在我身边,朋友的故事绝不是个例,站在2025年,这个买房不赚,甚至会赔的当下,如何看待西安买房这件大事,这是我的五个忠告!
五个忠告
第一句话:送给刚需,二手房是当下的归宿!
熟悉房哥的人,都记得我们的五字箴言,“刚需早点买”。这个判断逻辑也很简单,在地价,房价不断上涨的西安,早上车,早安家,比什么都重要,越是刚需,越是挑剔,越是纠结,预算少但想要的又多。

越是刚需,越喜欢新房,售楼部里的花花草草,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在当下,稳字优先,拥抱确定性,拥抱性价比,首选的还是二手房。
说了太多次的城南方向,丈八北路沿线,西部大道沿线,西沣路沿线,曲江二期周边,15000+起的门槛,所见所得。
最关键的是,在全民卖房的悲观情绪下,自住需求,房源众多,价格都可谈,说捡漏并不为过,与其200万在港务赌未来,不如同价位安家曲江二期。
第二句话:送给改善,买新房,如果房价背刺,还买吗?
刚需看二手,改善看新房,是当下西安的买房基本格局,既是改善,对户型,环境,品牌都有更高的要求,“新”意味着面貌一新,但也有新的问题。
比如开发商求销量,明涨暗折,背刺老业主,比如二期升标封阳台加赠送,背刺一期,再比如今年买同样价位2.8容积率高层,明年就是2.5容积率小高。
折扣,赠送,降容,本质上都是变相降价,这是当下新房,无论港务、高新,还是经开都存在的问题,买还是不买?

过去这样的迭代,可能是五年一次,如今是一年一次,像极了买电车的车主,新品一年两次,价格一降再降,若不是真爱,谁受得了,如今选新房,和选新能源车是一样的。
这时候,再想想,自己是知足常乐之人,还是不甘背刺的主!
第三句话:送给投资,做时间的朋友,接受风险与机遇!
有人会有疑问,明明房价在降,为什么还有投资需求?可别忘了,偌大的西安,1300多万人,闲置资金去哪里,始终是个问题。
需求在,但逻辑已变,过去是房都能买,买了就赚钱的时代一去不返,如今是精细化经营。
比如,2035年之前,西安仍是全国少有处在大基建红利里,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虽然房价回调,但西安的热度,稳定度仍是全国大多城市羡慕的对象,在此现状下,再看西安所谓投资买房。

如果买新区,经开、港务、高新、曲江、航天等等,能否同时接受高光与落寞,比如学校落地慢了,商业进驻缓了,二手房短期破发了,包括最近讨论更多的,多个区域,产业,办公,总部用地改为住宅了。

城市发展,新区发展,都是走两步退一步,以买房为媒介,既要同甘也要共苦,真正的投资,是逐利但更加敬畏风险,既然把买房作为投资,就要有始于心甘情愿,终于愿赌服输的心态。
买房赚差价不存在了,能否老房子持有收租,商铺持有收租,包括热门学校,小面积学区房的转手,两万、三万也是赚,五千、八千不嫌少,比现金存银行,收益高也行。
第四句话:送给中产,所谓的保值资产,是稀缺,更是高门槛!
虽然西安遍地刚需,但手握500万以上找房的也不是少数,两极分化的当下,刚需有刚需的困扰,有钱人也有保值资产的需要,去年讨论最多的曲江CCBD金茂,文教园星河湾,恰恰是购买力的体现。

你说买曲江金茂府,十年后一定保值吗,未必,但相比较一众房子,地段,产品,品牌足够稀缺,矮子里把高个,总归是多个机会,600万买房门槛,持有时间成本,已经过滤了大部分人。
一个问题抛给大家,2025年,同样1000万,在CCBD南区买新房大平层保值,还是南湖边买二手别墅更保值?究竟哪个稀缺?
第五句话:送给我们,跳出城墙思维,多出去走走!
抖音,朋友圈等流媒体风靡后,很多人又犯了老秦人懒的毛病,无论是刚需200万买自住,还是改善600万求保值,需求都指向了网络选房。

什么怎么样,能不能买,多钱合适?你不去售楼部,你去中介研究,指望主播一张嘴?
买房是个苦差事,房价下行买更是苦差事,看似网络发达,实则算法之下,是更大的信息差,网络贩卖的是情绪,降价,折扣,擦边总不缺流量。
但实地看,多比较,独立思考的老办法,依旧是降低信息差的核心。

西安就这么大,是西北五省的龙头,这是机会,也是限制,西安人又恋旧,迷信关系,迷信兄弟,迷信我有一个伙计,能真正走出去,且不说北上广、苏州、杭州、成都、南京、合肥的都少。
买房的本质,无论自住,改善,还是投资,都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吃惯了油泼面,羊肉泡馍,有能力去尝尝钵钵鸡,东坡肉,也是挺好的人生体验。
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的朋友来西安买房,是为了更好的城市,更好地发展,那久居西安的朋友买房,是为了什么?
我那老西安土著说,西安人,不买房,谁买房?家里都是三四套,有那功夫,不如咥一碗小炒。
房哥,你是个讲房子的,你看兄弟这馍掰的咋样?你看你那机器切的,能好吃?
哈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