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胜任力出发,高校如何提升就业工作服务能力|锦囊

新锦成研究院 2024-01-16 18:10:15

上期我们说到,大学生提升自身的就业胜任力,要建立科学的就业观与择业观、提高岗位技能整合能力和通过实践拓展提高能力。但除了自身外,作为人才输出方的高校,在帮助学生就业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胜任力。高校应从内部出发,发挥培养主体的作用,主动发现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职业规划课程单一。高校目前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内容较为老旧,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上课形式单一,绝大多数课程内容仅停留在求职简历的制作和常规性求职技巧等。职业生涯辅导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理论指导,需要通过收集更多行业、专业、社会需求和未来职业、岗位的画像等相关信息,进行更具像化的就业指导。

2.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匮乏。大部分高校目前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多为各学院辅导员及就业处行政教师兼任,普遍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对社会就业信息了解贫乏,无法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判断学生能力和就业胜任力情况,就业指导工作难以开展。

3.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需求。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搭建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在校期间较少进行企业走访、参观实习及假期实践等,对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去向、工作环境等不熟知。超过百分之六十的2022届毕业生认为学校应强化专业实践环节、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

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途径

1.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根据就业市场、经济环境和毕业生供求状况,对课程及专业体系设置进行适时调整,增加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如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求职技巧、沟通能力等,帮助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并提供就业信息和资源支持。

2.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学生与企业接触和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3.完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和调研,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和趋势,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和就业指导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胜任力。

4.提高教师就业指导能力。建设专业就业指导团队,进行针对性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技能专项培训,了解学校就业质量情况和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提升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质、服务水平和就业指导能力。

就业胜任力教练的实施

新锦成在研究、借鉴生涯经典理论及后现代理论的基础上,研发了《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教练》系列培训课程,包括初级、中级两个级别。帮助高校教师掌握就业胜任力的内涵和系统框架,学会设计职场技能为导向的体验式课程,运用教练技术设计或开展团体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开发和提升就业胜任力,解决生涯问题,提高就业质量。胜任力教练技术的应用为高校教师提升指导能力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