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菲在2025年春晚演唱的《世界赠与我的》,凭借其空灵的旋律和富有哲理的歌词引发广泛共鸣。这首歌以独特的意象和辩证的视角,构建了一幅关于生命、情感与成长的画卷,传递出温暖豁达的人生态度,成为当代人抚慰心灵的治愈之作。
一、辩证哲学:接纳生活的两面性歌词以“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为核心意象,将“虫鸣”象征的美好与“雷霆”代表的挑战并置,揭示了生活的矛盾统一性。这种辩证关系贯穿全曲:
得与失的共生:如“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以疾病隐喻人生必经的困顿,而“痊愈”则暗含在挫折中重生的力量。短暂与永恒的碰撞:“有人放烟花,有人追晚风”中,“烟花”的绚烂易逝与“晚风”的静谧绵长形成对比,展现不同生命状态的共存。这种表达呼应了道家“祸福相依”的智慧,也契合现代人面对压力时的心理需求——承认生活的复杂性,才能找到内心的平衡。二、治愈力量:在创伤中寻找成长歌曲的温暖底色,源于对“痛苦”的深刻诠释。例如:
病痛与痊愈:“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将情感的空虚与充盈视为动态过程,暗示失去是获得的前奏。时间的疗愈性:“借一缕时光,捧一片星空”以浪漫笔触传递对当下的珍视,而“赠我一个名,又渐渐长大的年龄”则隐喻时间对生命的雕琢。词作者袁晶坦言,创作灵感来自对生活“拉扯感”的感悟——她在高强度工作后通过旅行“重启”自我,这种经历让歌词充满真实的生命韧性。三、自然意象:构建诗意栖居歌词巧妙运用自然元素,赋予抽象情感以具象表达:
浪漫象征:“弯弯一枚月”“晚星”等意象营造静谧氛围,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矛盾载体:“雷霆”与“虫鸣”的对比,将自然现象升华为人生境遇的隐喻。这些意象不仅增强画面感,更引导听众在喧嚣中回归本真,如王菲的演唱般纯净通透。四、时代意义:回应现代人的精神困顿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背景下,《世界赠与我的》成为一剂心灵良药:
情感共鸣:社交媒体上,网友用“赠我一场病”关联自身经历,从失业、失恋到病痛康复,歌词成为集体情绪的出口。价值引导:歌曲拒绝“成功学”的单一叙事,以“好故事眷顾好人”传递善意循环的朴素信念,呼应了当代人对“内卷”的反思。正如作曲者曹正杰所言,这首歌“让歌词站在前面”,用简而不凡的旋律唤醒人们对生活的感知。结语《世界赠与我的》之所以动人,在于它既不美化苦难,也不渲染悲观,而是以诗意的语言将生命的起伏转化为馈赠。王菲的演绎与袁晶、曹正杰的创作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情感宇宙:既有“追晚风”的洒脱,也有“摇风铃”的释然。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首歌提醒我们——世界赠予的不仅是经历,更是领悟万象后的从容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