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红军的创建,堪称西北地区革命史上的一座伟大丰碑。这一壮举是由无数怀揣着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的革命者,在历经了重重艰难险阻之后所铸就的。
西北地区的革命环境极为恶劣。物资的极度匮乏,使得革命者们常常面临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困境。在武器装备方面,他们严重短缺,很多时候只能依靠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有限武器进行战斗。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创建出了一支红军劲旅。
在创建陕北红军的过程中,这25位是奠基人、创建者:
1、刘志丹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陕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西北革命根据地领袖群体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刘志丹
(1903—1936)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5年春入党。同年冬受党组织指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
1928年5月,领导发动了著名的渭华起义,任起义后的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从1930年开始,创建了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多次的失败中,坚定革命信念,创建出了红26军这支红军主力。
1935年2月,在谢子长牺牲以后,扛起了西北革命的大旗,先后两次打退敌人的围剿,扩大了苏区面积。
以他为首的西北地区革命者,创造了北方地区唯一最完整的一块苏区,使红军三大主力有了新生的地方,给予了中国革命第二次生机,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谢子长
陕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最杰出的指挥员之一,与刘志丹并称的西北双杰。
(1897—1935)陕西安定(今子长)人。1925年入党,同年打入陕北井岳秀部石谦旅,从事兵运工作,为党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又为党掌握了一支革命武装力量。
谢子长
1927年10月12日,与李象九、唐澍等人领导了清涧起义,打响了陕北革命的第一枪。1928年5月,与刘志丹、唐澍等领导了渭华起义,打响了西北革命的第一枪。1932年5月,谢子长等人领导了甘肃靖远起义。
谢子长参与领导的这三次,点燃了西北革命的星星之火,铸就了陕北红军创建、发展的革命力量。从1932年到1936年,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谢子长的亲属在战场上牺牲和刑场上就义的就有9人。
他一生驰骋疆场,英勇奋斗,胜不矜功,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西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3、李象九
清涧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897—1954)陕西白水人,1924年入党。
1924年经魏野畴、李子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命赴陕北开展革命武装斗争,任石谦营学生连连长,秘密建立中共党支部。
李象九
1925年任营长后,与谢子长在部队中秘密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他为西北革命,培养了大量的火种,成为后来陕北红军的骨干力量。
李象九、谢子长以给石谦旅长血耻为名,于1927年10月12日组织发动了清涧起义,开启了西北革命的浪潮,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李象九作为西北解放区的代表,出席了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经中共中央统战部介绍参加了民主建国会,后任民建西安市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9年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4、唐 澍
西北革命的先驱,他参与领导的渭华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在西北地区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唐 澍
(1903-1928)河北徐水人。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学习,同年入党。
1927年10月,受中共陕西省委派遣到陕北组织清涧起义。1928年5月,唐澍、刘志丹等人率在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任总司令。
1928年6月30日,在陕南洛南县壮烈牺牲,时年25岁。
5、王泰吉
陕甘红军和苏区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906—1934)陕西临潼人。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不久入党。
王泰吉
1928年4月,王泰吉在麟游高举红旗,率该营近百人起义。5月,与刘志丹、唐 澍、谢子长等领导了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参谋长。
1933年7月21日,王泰吉率陕军骑兵团在耀县举行起义,改编为“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王泰吉任总司令。
1933年8月,率部到达陕甘苏区的照金,参与了红二十六军的重建,创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开创三路游击区。
1934年初,为壮大革命力量,王泰吉主动向党组织请求去豫陕边做兵运工作。在途经淳化县通润镇时,被敌人逮捕。3月3日,在西安英勇就义。他的弟弟王泰诚,于同年2月22日在安康发动了起义,4月11日壮烈牺牲,时年23岁。
满门忠烈,正气丹心!
6、仲 勋
陕甘苏区和红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913—2002)渭南富平淡村镇人,1928年4月入党。
1932年4月2日,与刘林圃、李特生等领导了两当起义,任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队委书记。7月到达照金,见到了刘志丹、谢子长等人。从此,他们并肩战斗,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
先后任陕甘边特委军委书记、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政治委员、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1934年11月,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作为西北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7、刘天章
陕北红军的创建者之一
(1893—1931)陕西高陵人。为五四运动时北大学生会负责人之一。1921年入党。是陕西旅京学生中最早的党员之一,是许多陕西籍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
刘天章
1930年10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在他的领导下,先后创建了红军晋西游击队、红二十四军两支武装力量,这些部队后来到达陕北,成为了陕北红军创建的源泉。
1931年11月13日,在太原英勇就义,时年38岁。
8、高 岗
陕甘苏区和红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905—1954)陕西横山人,1927年2月入党。
高岗
1933年8月至11月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政治委员。1933年11月至1934年8月任红二十六军42师政治委员。
1935年2月至9月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副书记、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1935年9月,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
建国后,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9、黄子祥
红二十六军的创建人之一
(1895—1982)陕西三原人。
黄子祥
1933年3月,渭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黄子祥任总指挥,带领游击队在照金高山槐、老爷岭一带打游击。7月,红二团南下渭华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将渭北游击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四团,黄子祥任团长。8月14日,归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统一指挥。
1933年11月,恢复重建红二十六军,红四团改编为骑兵团,黄子祥任团长。
建国后,任陕西三原军分区司令员,陕西省交通厅厅长。
10、拓克宽
晋西红军游击队创建人之一
(1905—1931)陕西绥德(今子洲)人,1924年7月入党。
拓克宽
1925年4月,受党组织派遣,离别母校,到高桂滋部队当了司务长,后来升任连长,开始了历时5年的兵运工作。
1930年秋,与阎红彦、吴岱峰、黄子文等创建红军晋西游击队。拓克宽枪法很准,举起手枪打房檐椽头,弹无虚发。他机智多谋,英勇果断,备受称赞。
1931年9月初,晋西游击队转战到陕北安定、清涧一带,不久遭遇强敌,壮烈牺牲,时年26岁。
后来,晋西游击队与刘志丹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会师,合编为红军陕甘游击队。
11、阎红彦
陕甘红军创建人之一
(1909—1967)陕西安定(今子长)人。1925年4月,经李象九介绍入党。
1931年初,到达山西,参与创建晋西红军游击队,副大队长兼第一中队中队长,后随部到达陕北。1932年2月,晋西游击队与南梁游击队整编为红军陕甘游击队,先后任第一大队大队长、第五支队支队长。
阎红彦
1934年7月,派往苏联陆军大学学习。1935年12月,携带共产国际的密电本回到陕北。1936年5月,任红30军军长。
建国后,任昆明军区第一政委。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12、黄子文
陕甘红军创建人之一
(1909—1947))陕西三原人,黄子祥是他哥哥。1926年入党,1927年3月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回到家乡工作。
黄子文
从1932年2月起,参与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历任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政委、红二十六军42师政治部主任、陕甘边游击队第三路指挥部政委,
之后,长期在渭北一带从事革命活动。1947年6月26日,在耀县小丘镇原党村牺牲,时年38岁。
13、李妙斋
陕甘红军创建人之一
(1903—1933)山西汾西人。1928年入党后,在陕军高双成部从事兵运工作。1930年随军开赴河南,后任邓宝珊部警卫营长。
李妙斋
1932年10月,领导蒿店兵变,成立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任支队长,之后进入陕甘边区。后在耀县照金一带组织游击队,参与领导创建照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3年3月,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李妙斋任总指挥。同年9月,国民党地方武装进攻照金根据地。20日,在保卫薛家寨战斗中牺牲。
14、刘林圃
陕甘红军创建人之一
(1909—1932)陕西耀县刘家河村(今铜川新区)人。1927年初考入黄埔军校长沙分校,同年入党。
刘林圃
1928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军委书记,1931年夏回到家乡工作。1932年1月,甘肃省正宁县三嘉原看望了刘志丹等人。随后,他向陕西省委建议:将西北反帝同盟军的番号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要建立正规化的红军主力部队。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
之后,刘林圃调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常委。
1932年4月,陕西省委决定,要在国民党杨虎城部驻甘肃两当县的警三旅二团一营发动兵变,省委特派刘林圃去领导和指挥这次兵变。
起义成功后,部队改编为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刘林圃任政委。1932年9月,在西安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
15、张东皎
陕甘红军创建人之一
(1903—1932)陕西横山人。1925年之后,先后进入保定军校、黄埔军校学习军事,1926年入党。
张东皎
1929年8月回到榆林,与陕北特委军委书记刘志丹取得联系,打入宁夏骑兵第四师,担任八旅十五团中校团副,开展兵运工作。
1932年5月30日,与谢子长等人领导靖远起义,任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司令。6月2日在作战中不幸被俘,被敌人杀害,年仅29岁。
16、张秀山
陕甘苏区和红军的创建人之一
(1911—1996)陕西神木人,1929年入党。
1931年7月,与王世泰等领导平凉兵变,之后来到甘肃靖远,参加起义工作,任第二大队大队长。
张秀山
1932年11月,到陕甘红军游击队工作。12月,任红二十六军红二团骑兵连指导员。
1933年1月,任渭北游击队政委、黄子祥任渭北游击队总指挥。7月任陕甘游击队政委。11月,任红二十六军42师政委兼党委书记。
1934年5月,当选为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1935年2月,陕甘、陕北苏区统一,任中共西北工委常委、宣传部长。
建国后,任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副政委。
17、杨 森
陕甘苏区和红军创建人之一
杨 森
(1909—1936)陕西乾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历任陕甘游击队骑兵队政委、第二大队大队长,渭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红42师骑兵团政委、红二十六军42师政委、师长,红十五军团78师师长,红二十八军副军长。1936年任红三十军参谋长等职。
1936年4月在东征作战中牺牲,时年27岁。
18、杨重远
红军晋西游击队创建人之一、陕甘红军创建人之一
(1894—1933)陕西绥德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率部参加清涧起义。
杨重远
1928年奉中共陕北特委指示,打入国民党第47军,任该军中共地下军委书记。
1931年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代表兼红军晋西游击队支部书记。同年10月所部与刘志丹部会合后,任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参谋长。
1932年任红军陕甘游击队参谋长、红二十六军二团参谋处长,参加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
1933年5月31日在与国民党军作战时牺牲。
19、杨 琪
陕甘苏区和红军创建人之一
(1895—1936)陕西延川人
1931年10月,率商贩武装和晋西游击队到南梁,与刘志丹领导的游击队会合,投身于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杨 琪
1932年1月,任西北反帝同盟军大队长。2月,任红军陕甘游击队骑兵队副队长。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11月,任陕甘边第二路游击队总指挥。1935年1月,任红二十七军84师师长。
1936年3月9日,在指挥攻占绥德县岱王庙战斗中牺牲,时年41岁。
20、焦维炽
陕甘红军创建人之一
(1910—1932)陕西安定(今子长)人,1926年入党。
焦维炽
由谢子长、焦维炽等共产党人领导发动的靖远起义,是当时甘肃境内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参与党员人数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武装起义之一。1932年春至1933年5月,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点燃了陇原大地的革命火种。
起义部队,改编为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焦维炽任政委。1932年8月6日,在蒲城县永丰不幸被捕。8月9日英勇就义,时年22岁。
21、汪 锋
陕甘苏区和红军创建人之一
(1910—1998)陕西蓝田人。1927年入党,1928年5月参加渭华起义,后任中共蓝田县委书记。
汪 锋
1931年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组织部长、军委书记。1932年起,任中共渭北特委书记,红二十六军第二团代政委、军代政委,中共汉中特委书记。
1934年冬,到上海中共临时中央局做敌军工作。1936年春,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
建国后,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
22、王世泰
陕甘红军创建人之一
(1910—2008)陕西洛川人,1929年3月入党。
1930年参加红军游击队,历任二大队战士、班长。1932年12月,任红二十六军42师第二团团长。参加了开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王世泰
1933年11月任红二十六军42师三团团长。参加陕甘边反“围剿”斗争。
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7年6月任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政治委员。
建国后,任甘肃省政协主席。
23、贺晋年
陕北红军和苏区的创建人之一
(1910—2003)陕西安定(今子长)人,1928年春入党。
贺晋年
1932年起,先后参加靖远兵暴、兰州水北门兵暴。
历任陕甘游击队第三支队骑兵大队队长、陕北游击队总指挥兼参谋长、红十五军团81师师长、红二十七军军长,参加了陕北苏区和红军的创建斗争。
建国后,历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装甲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4、张邦英
陕甘苏区和红军创建人之一
(1910—2010) 陕西耀县(今耀州区)人,1927年入党。1932年秋,张邦英建立了中共耀县县委,任县委书记。
张邦英
1933年,参加了著名的耀县王泰吉起义,建立了耀县第一支革命武装:耀县游击队,任党代表。后,部队进入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被命名为陕甘边红军游击队耀县第三支队,张邦英仍任支队党代表。
1934年7月任中共陕甘边特委组织部部长,9月任中共陕甘边南区委员会书记、游击队总政委。
1935年7月,任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及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建国后,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三书记,民政部副部长。
25、张达志
陕北苏区和红军创建人之一
(1911—1992)陕西佳县人,1929年入党。
张达志
大革命失败后,回家乡建立农村党、团基层组织。历任中共佳县县委书记、中共陕北特委特派员、特委委员。参与组织了木头峪战斗,组建了红军陕北游击队第四支队。
1934年12月,任红二十七军84师政委兼第一团政委。1935年4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总指挥部党务书记,协助刘志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苏区的第二次“围剿”,歼敌4000余人,解放了6座县城。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合编成红十五军团,先后任81师、78师政委,陕北独立1师师长。
建国后,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炮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