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淩轩
红军战士长期作战、生活条件艰苦,为革命事业付出良多,健康和寿命都很难保证。
可有一位老红军,不仅活了一百多岁,还在耳顺之年体验了一把“夕阳红”!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年近半百,却是革命“年轻人”这位长寿的老红军名叫向多本,他不仅是红军中活得最长的人,也是全中国寿命最长的男人!他的一生,见证了新中国的从诞生到崛起的整个过程。
向多本出生的时候,大清朝距离灭亡还有30年!活在封建社会晚期的向多本,自然是命途多舛。
刚满16岁,向多本就在石门县做起了“挑夫”的营生,这工作说着简单,实则非常难做。扁担、货物加起来100多斤,向多本一人要挑近百里山路!
对一个未成年人来说,这个活儿着实重了点,得亏他一米八几的个头,才干得动这重活儿。
清朝很快灭亡,但老百姓的生活没什么好转,军阀混战、列强入侵让普通百姓苦不堪言,向多本的家人也在他40多岁的时候去世,向多本成了孤家寡人。
直到1935年8月,向多本的生活才迎来曙光——红二军团、红四军团的队伍,在石门附近扩军,向多本终于生活的希望,毫不犹豫加入红军。此时的向多本,已经47岁了。
在红军队伍里,47岁是完完全全的“高龄战士”了,王震将军也不忍心让他上前线,便把向多本编入了后勤炊事班,专司做饭。
有意思的是,红军部队“尊老”归“尊老”,向多本却对自己的体力相当自信。
作者每天写作超过12小时,收益只有50多块,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实属无奈,写作不易,希望观众老爷们理解
他曾向记者回忆,红军部队行军的时候,他带着百余斤的石磨,速度一点都不比年轻战士慢!即便红军作战的时候,他都能跟着部队转移。
部队停了,向多本不停,他不断磨麦子、谷子,为部队准备饭食。
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向多本的身体素质相当好,虽不至于力大无穷,但耐力十分惊人,绝对是个庄稼好手。
可红军的长征路,艰苦才是主色调。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清楚,1935年左右的红军正面临最大危机,不得不爬雪山、过草地,向多本也在此时,遇上了最困难的时光。
向多本体格大、干的活儿也不轻,所以食物消耗得快,再加上红军吃得不好,向多本就非常容易饿,有时饿急眼了,向多本就吃沼泽下的污泥。
过草地的时候,向多本实在带不动石磨了,便把石磨留在路上,可即便如此,向多本还是数次饿晕在草地上。
最危急的时候,向多本多亏贺龙老总的马肉汤,才捡回一条命。艰难困苦两月有余,向多本才穿过草地。
向多本原来以为,在自己这一辈子就这么过了,谁曾想,熬到新中国成立后,他还能娶上媳妇!
枯木逢新春,老人变新郎抗日战争时期,向多本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在南泥湾从事生产活动。向多本的身体素质极好,屡次在生产活动获得嘉奖。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38年,向多本来到人生的高光时刻:他以50岁的年纪,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且在对日阻击战中负伤。
“50老汉奋勇杀敌”的个例,实在是值得宣传的战斗榜样,王震将军由此记住了向多本。
向多本的跟着八路军队伍,一步步走到了新中国成立。到1951年的时候,向多本61岁了,却仍是孤身一人。
廖汉生、王震两位将军对这件事非常关心,为王震介绍了学校的缝纫机员陈玉华。
一开始,没多少人看好这段关系,毕竟向多本年纪有点大,谁曾想过了两年,两人便结婚了。又过两年,陈玉华生下一儿一女!
很多人都想不到,老来得子的向多本,人生的后半段才刚刚开始:60岁对别人来说是老年,对向多本来说只是中年!
1966年,78岁的向多本在新疆退休,可新疆的毕竟不是故土,向多本在这里过了几年,便回到老家石门。
很多人以为,向多本回石门是“落叶归根”“安度晚年”的,但向多本却用行动表示,他回石门是做贡献的。
向多本的长寿人生回到石门县的向多本,不仅是战斗英雄,还是为数不多、见过世面的文化人,所以向多本在学校当起了辅导员,累计上了300多节革命文化课,可见向多本精力之旺盛。
向多本90多岁的时候,妻子陈玉华支撑不住,早一步离他而去。向多本带着妻子的意志,依旧坚强的生活下去,一直到2004年5月,向多本才与世长辞。
110多岁的时候,向多本仍然面色红润、耳清目明,读书看包一样不落,这个情况让很多人吃惊: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只是基因原因吗?
其实,向多本的长寿和他的生活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首先,向多本干了30年挑夫、30年革命,体魄比一般人强悍太多;其次,向多本除了负伤外,身体关键部位没有受损,长寿的基本底子是有了。
向多本能长寿的最关键因素:还是他极其克制的生活习惯。
新中国成立后,向多本依然坚持一天两餐、少肉多素,最常吃的几样食物就是米饭、面条、鸡蛋、姜蒜。至于肉食,向多本只吃鸡、猪、鱼。
这种饮食方式,向多本会处于一种“半饥饿”状态,而这种状态,恰恰是人体最容易长寿的状态。
到上世纪90年代,向多本连烟酒都急戒了,彻底没了不良嗜好。此外,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保持身心愉悦等一系列长寿手段,向多本更是一个不落。
身体底子好,在加上诸多好习惯,老红军向多本才得以活到116岁!向这位老红军致敬!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资料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潇湘晨报2004年05月25日116岁老红军走了(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