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片教父李翰祥:哄骗女星拍裸戏惹风波,却捧出影帝梁家辉

谦语谈书风 2025-04-29 09:52:42

原来梁家辉能成“千面影帝”,全靠这位“狠人”!

他顶着“风月片开山鼻祖”名号,一手捧红梁家辉让其25岁拿下金像奖,还把刘晓庆送进清宫剧火出圈!

更绝的是,他挖掘邵音音、白小曼等一票绝色艳星,直接给香港影坛“加猛料”!

他到底还有多少“疯狂”往事?

重返影坛,开创风月历史

1972年在《大军阀》的拍摄现场,一场本应浪漫唯美的床戏。

原来电影拍摄快结束的时候,李翰祥突然把女演员狄娜拉到一边,让她待会儿拍的时候,把裙子脱了。

并且一通花言巧语:“镜头离得老远,最多拍到腰”“挂着轻纱拍,仙气飘飘美极了”。

狄娜一听,想着能给电影添点氛围感,也就轻信了他的话。

当狄娜看到银幕上自己毫无遮挡、被拍得一清二楚的裸露画面时,整个人瞬间如遭雷击,大脑一片空白。

愤怒、屈辱与震惊如汹涌潮水,瞬间将她淹没。

猛地掀翻了面前的桌椅,随后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抬手就对着放映设备一顿猛砸。

但她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她只是个不知名的小演员,根本没办法跟李翰祥抗衡。

所以在摔门离开后,便此远离了这个让她感到屈辱的影坛。

在品尝到《大军阀》大卖带来的甜头后,他变本加厉地投身到这种题材的电影创作中。

他四处物色那些容貌姣好却地位低下的女性,许诺给予她们一个在银幕上大放异彩的机会。

在香港影坛占据了重要地位。

其人生轨迹却远比银幕上的故事更加跌宕起伏。

画家梦碎,前往香港谋生

李翰祥,是一个地道的北方汉子,1926年出生于辽宁。

在随父母迁居到北京后,他便考入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

那时,他满心想着自己会成为和老师徐悲鸿一样优秀的画家。

可谁能料到,一件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46年圣诞节,几名驻扎在北平的美军士兵侵犯了北大女生。

这一事件迅速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

热血青年李翰祥挺身而出,作为学生领袖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反美运动。

慷慨激昂的演讲和出色的组织能力,让他一时成为校园内的风云人物。

然而,这样的行为却他成了当局领导人的眼中钉,李翰祥也因此被学校开除。

为了远离这个是非之地,李翰祥又孤身一人来到上海求学。

可是身上没什么积蓄,他只能白天在街头为路人画肖像速写,晚上就在公园里将就一宿。

有一回,他因为夜宿公园还被巡警误认为是游民,直接被带到警局拘留了一晚。

尽管生活困顿,但李翰祥对艺术的热爱从未消减。

他了解到导演在电影行业中地位尊崇、待遇优渥,便立下志向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电影导演。

还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疯狂写剧本,但却迟迟无人赏识。

穷困潦倒的他,甚至被迫变卖家中仅存的一床棉被来维持生计。

他坚信,只要自己持之以恒,总有一天能在这个行业里闯出一片天地。

名声大噪后,事业崩塌

1954年,在片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李翰祥终于熬出头了。

他自编自导的《雪里红》一在香港上映,那新鲜的拍摄手法和故事讲法,一下子就在电影圈引起了轰动。

邵氏的大老板邵逸夫眼光毒得很,一眼就看出李翰祥是个干大事的料。

亲自出面邀请他加入邵氏,还给了不少好条件。

那时候的香港电影圈,邵氏和陆运涛的国际电影懋业公司简直是死对头。

两家为了争“电影圈一哥”的位置,啥招都使得出来。

陆运涛刚打算拍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邵逸夫一听就急了,马上让李翰祥也拍一部抢市场。

李翰祥接到任务,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干,加班加点赶进度,硬是在短时间内把片子拍出来了。

电影一上映直接爆火,票房一路狂飙打破纪录,台北大街小巷都在聊这部片。

连当时还是小孩的李安都被迷得不行,连着刷了好几遍。

虽说李翰祥靠这部片成了邵逸夫最重用的导演,但工资却一直没涨。

时间一长,李翰祥心里就不平衡了,毕竟自己给邵氏赚了那么多钱。

这时候陆运涛瞅准机会,主动找上门来,开出一堆诱人条件挖他。

李翰祥一琢磨,觉得在邵氏没盼头,干脆一咬牙,直接撕了合同跳槽到陆运涛那儿。

临走时,他还想把邵氏的骨干都带走,像摄影师、美术指导这些关键岗位的人,都在他拉拢名单里。

好在邵逸夫早有准备,赶紧给大家涨工资、续合同,才把这些人才留住。

不过经这么一闹,邵逸夫对李翰祥那是彻底记恨上了。

李翰祥跳槽到陆运涛的阵营后,俩人一拍即合。

打算趁着《梁祝》的热度,赶紧搞一部《七仙女》再大赚一笔。

陆运涛直接砸钱支持李翰祥成立国联电影公司,还找来一堆技术骨干,风风火火就开始拍片。

这边机器刚架起来,邵逸夫那边就收到了消息。

邵老板哪能咽得下这口气?

立马吩咐自家导演也开拍《七仙女》,摆明了要和李翰祥正面刚。

这下可好,香港电影圈上演了一场 “七仙女大战”。

两家公司都跟比赛似的,比谁拍得快、比谁宣传猛。

没想到的是,李翰祥这边刚拍完,邵逸夫就甩出一纸诉状,说他违反了之前在邵氏的合同,要求巨额赔偿。

陆运涛没办法,只能帮李翰祥把违约金付了。

可这还不算完,等李翰祥的《七仙女》要上映时。

邵逸夫利用自己在发行渠道的势力,直接把片子给扣下了,不让在香港放映。

这下李翰祥可惨了,前期投的钱全打了水漂,公司也赔得底儿掉。

就在李翰祥焦头烂额,想着怎么东山再起的时候,一场意外却彻底把他推向了死路。

1964 年,陆运涛带着公司一众高层坐飞机出差,结果飞机失事,整架飞机上的人无一生还。

这个消息就像晴天霹雳,直接把李翰祥打懵了。

没了陆运涛这个大靠山,国联电影公司没了资金支持,之前拍的片子也没人管账,连胶片的租金都付不起。

那段时间,李翰祥天天跑断腿求人,可根本没人愿意帮忙。

公司倒闭后,李翰祥欠了一屁股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打拼的事业,因为这场空难彻底崩塌,从云端跌进了谷底。

可他骨子里就不是轻易认怂的人,咬着牙开始琢磨新路子。

后来,愣是靠几部大胆出位的片子,在香港影坛又杀开了一条血路。

发掘影帝,却意外离世

在香港影坛大放光彩后,头发花白的李翰祥心里又有了新想法。

想着自己拍了一辈子香港故事,这位老导演突然做了个决定——他要回内地。

要把那些藏在史书里的故事,全都搬上大银幕。

正巧她的女儿李殿馨在和梁家辉谈恋爱,这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就直接被他塞进了男主名单。

选择女主慈禧的扮演者时,他也是一眼就相中了刘晓庆身上那独特的气质。

事实证明,李翰祥的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一经上映,瞬间火爆全国。

梁家辉凭借出色的表演斩获影帝桂冠,李翰祥也再次向众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眼光。

没过多久,闲不住的李翰祥又盯上了《荆轲》的本子。

刘晓庆也很看好这部剧,还大手一挥投了几千万进去。

可谁能想到,拍到第四集,正在片场全神贯注指导拍摄的李翰祥,突然捂住胸口,脸色煞白地倒下了。

等救护车赶到,手中还紧紧攥着没来得及放下的剧本他,已经没了气息。

这部倾注了李翰祥心血的作品,就这样遗憾地成了未竟之作。

结语

如果李导还在,电影圈一定会更加精彩,他还能为观众带来数不清的佳作。

【参考文献】

1.界面新闻-2017.01.10-《从影坛八卦到江湖趣闻,看李翰祥如何细说三十年影坛风月》

2.中国新闻网-2014.01.08-《台媒揭秘邵逸夫、李翰祥间的“黄梅调之争”》

3.新京报-2019.04.18-《他位列邵氏影史四大导演,风月戏曲历史奇情样样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