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性来讲,在健康与身材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会更倾向于锻炼我们可以看到的肌群,从而让身材更美丽,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女性会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却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盆底肌健康。
盆底肌,这组位于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如同一张吊床,支撑着内脏器官,它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预防内脏下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就聊一聊关于盆底肌的相关话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育、肥胖、长期慢性咳嗽或重体力劳动等因素,盆底肌会逐渐松弛,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尿失禁(尤其是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如子宫脱垂)、便秘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如上所述,盆底肌健康非常重要,适当的锻炼能够显著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帮助我们避免或者是改善相关问题,那么,我们能够从相关锻炼当中获得什么好处呢?
1.预防内脏下垂:强健的盆底肌能够紧密包裹并支撑内脏器官,有效防止因肌肉松弛导致的内脏下垂,特别是产后女性更应重视。

2.改善尿失禁:定期锻炼盆底肌可以增强尿道周围的肌肉力量,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提升生活质量。
3.促进肠道健康:盆底肌的紧致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减少便秘问题。
4.塑造纤细腰围:虽然盆底肌锻炼不能直接减少腹部脂肪,但它能增强核心肌群,改善体态,间接帮助塑造更紧致的腰部线条。

5.缓解盆腔疼痛: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张力和血液循环,能够减轻盆腔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
6.预防便秘:通过锻炼盆底肌肉,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使排便过程更加顺畅。这对于维护肠道健康和预防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7.减轻腰背部疼痛:盆底肌肉的强化可以改善腰骶部区域的稳定性,减少腰背部的不适和疼痛,这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平衡和姿势,减轻腰骶部的负担。

如上所述,无论是为了健康还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对盆底肌的锻炼都应该被重视起来,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如何锻炼盆底肌呢?其实方法并不难,如下:
1. 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是最经典的盆底肌锻炼方法之一,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无需任何器械。具体步骤如下:
定位盆底肌:在排尿过程中尝试中断尿流,感受那部分收缩的肌肉即为盆底肌。注意,日常练习时不要在排尿过程中进行。收缩练习:坐、站或躺均可,深吸一口气,缓慢而有力地收缩盆底肌,保持5秒,然后放松10秒,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进阶练习:随着练习的进行,可以逐渐增加收缩时间和强度,或者尝试在不同体位下进行,如站立、行走时轻微收缩,以增强盆底肌的控制力。
2.臀桥
虽然说臀桥是一个臀部训练动作,但是它除了可以刺激臀部肌肉以外,还会对核心肌群形成良好的刺激,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到盆底肌。
仰卧,上背部及头部支撑身体,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双腿屈膝,双脚与肩同宽踩地,调整大小腿角度,为起身时垂直的状态吸气准备,呼气时臀部发力向上推起,使身体从肩到膝形成一条直线,保持几秒钟,感受盆底肌和臀部的收紧。吸气,主动控制速度慢慢还原,重复12-15次,3-4组。
3.深蹲
除了以上两个动作以外,深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到盆底肌,同时作为复合动作,深蹲可以让我们在一次动作过程中锻炼到更多的肌肉,从而获得更高的训练效果。
双脚与肩部同宽站立,腰背部挺直,核心收紧,双手握拳举至胸前保持身体稳定,臀部向后坐屈膝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或稍低的状态,然后起身站起至身体直立动作全程保持背部挺直,保持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每次15次,每次2-3组
4.呼吸训练
正确的呼吸模式对于内脏健康同样重要。腹式呼吸能够增加腹腔内压,有助于内脏器官的回位。练习时,平躺或坐姿,一只手放在腹部,深吸一口气,感受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降,重复练习,每天5-10分钟。

5.瑜伽
瑜伽中的一些姿势,如束角式、椅子式、猫伸展式等,也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这些姿势不仅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还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

在锻炼盆底肌之时,为了最大化地获得训练效率,为了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动作正确:正确的运动姿势至关重要,错误的姿势不仅达不到锻炼效果,还可能加重内脏下垂的风险。因此,在进行任何锻炼前,建议先学习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地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日常习惯:除了锻炼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日常习惯,如避免长时间久坐、注意保暖等。持之以恒:盆底肌锻炼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因此,要将其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综上所述,锻炼盆底肌对于维护个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无论男女老少,都应该重视盆底肌的锻炼。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仅有助于盆底肌健康,还可以在整体上提升身体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作者:十月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