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1.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2. 《脑卒中早期识别与干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
当一个人年过五十,最怕听到的不是“你老了”,而是一句“他突然倒下了,抢救不回来”。
中国人对“脑梗”这个词并不陌生,可真正理解它的,却少之又少。在每天上百起的急诊电话中,脑梗患者的数量令人触目惊心。

而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个病,早已成了我们国家的“头号杀手”之一。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中国脑卒中(包括脑梗和脑出血)患者总人数已超过1200万,其中脑梗塞占据了绝大多数。我们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在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的脑梗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一。
这个数字背后,是几十万个家庭的破碎,是无数人从健康走向瘫痪的痛苦转变。
很多人觉得脑梗是“老年病”,年纪轻轻不用担心。
但近年来,三十多岁的患者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刚过二十岁就被推进了急诊室。一个真实的病例让我印象极其深刻:32岁的外企白领,平时看起来光鲜亮丽,工作高效,生活节奏飞快。
有一天早上,他突然感到右手发麻,说话不利索,被同事送到医院时,已经是典型的脑梗前兆。

我们做了一系列检查,发现他的血脂异常,血压偏高,最关键的是,他长期爱吃某些“健康食物”,而这些食物,恰恰是诱发脑梗的导火索。他每天都坚持吃芹菜、菠菜、豆芽等蔬菜,认为这很养生。
但他不知道,这些蔬菜中隐藏着一种看不见的威胁。
我们先说说脑梗到底是怎么回事。通俗点说,脑梗就是脑子里的一根“水管”被堵住了。
就像你家水龙头突然出不了水,你可能会去找水管是不是被什么堵住了。脑梗也一样,是因为血管被血栓堵死了,导致脑部供血中断,脑细胞因为缺氧而死亡。
这个过程,如果不在黄金时间内救治,后果就是终身瘫痪,甚至死亡。
血管为什么会被堵?最常见的,就是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这“三高”是脑梗的温床。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和我们每天吃进嘴里的东西密切相关。

说到底,“病从口入”是真理,不是吓唬人的。
很多人以为吃蔬菜就很健康,但并不是所有蔬菜都适合所有人。
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有些蔬菜吃多了,不但不防病,反而可能推你一把,往脑梗的深渊里走。比如菠菜,含有大量草酸,草酸遇到钙会形成草酸钙结晶,在一些代谢异常的人身上,会促进血管硬化。
再比如芹菜,它虽然能降压,但同时含有较多的钾,部分肾功能不全的人吃多了反而会加重血压波动。

还有豆芽,看似清淡爽口,但若是使用不洁豆子发芽,或者存放不当,会滋生亚硝酸盐,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茼蒿这种蔬菜,虽然香气宜人,但富含挥发性油类成分,有些人食用后会引起血管短暂收缩,血压大幅波动,间接增加脑梗风险。
还有一种是香椿,春天来了,很多人爱吃香椿炒鸡蛋,但香椿中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过量摄入会导致血液中含氧能力下降,对本就血管有问题的人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些蔬菜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猛吃”。
量的问题,在医学里,往往比种类更重要。我们见过太多“因为吃得太健康而出问题”的人。
比如一个60岁的退休教师,因为听信偏方,坚持每天喝芹菜汁降压,结果肾功能出了问题,血钾升高,心律不齐,差点没抢救过来。

脑梗还有一个可怕之处,就是它往往“悄无声息”。
不像心梗那样胸口剧烈疼痛,脑梗有时就是一只手忽然没力气,一个字忽然说不清楚,一条腿忽然不听使唤。很多人以为只是“累了”,结果拖成了大面积梗死。
这时再抢救,已经晚了。
医学研究表明,脑梗前往往有一些“微妙”的预警信号,比如短暂性视力模糊、说话含糊不清、走路像踩棉花、手脚突然无力等。如果你或者身边人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等,立刻就医。
时间就是生命,脑梗治疗的黄金时间是发病后4.5小时以内,越早用药,效果越好。
除了饮食,脑梗的另一个“帮凶”,就是长期久坐。

现代人最常见的生活方式问题是什么?不是吃得多,而是“坐得久”。坐着看手机、坐着办公、坐着开车,动一动都觉得费劲。
久坐导致血液流速变慢,血液黏稠度增加,非常容易形成血栓。
国际上多个研究已经证实,每天坐超过6小时以上的人,脑梗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0%以上。
而中国,正是“久坐族”的大本营。办公室白领、出租车司机、直播主播,哪个不是“坐到麻木”的典型?
另外一个被忽视的脑梗风险因素是“情绪”。你没听错,情绪波动大,尤其是愤怒、焦虑、长期压抑,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骤升,血管收缩,就像一根橡皮管猛地被拧紧,极易导致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

一个研究显示,情绪激动后的两小时内,是脑梗和心梗的高发窗口。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脑梗呢?这里不是讲套话,而是讲实用的、我们医生自己也在做的方法。
第一,每天快走30分钟。不是走马观花地散步,而是要走出点微微出汗、心跳加快的节奏。
研究表明,快走是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心脑血管运动方式。
第二,控制晚餐时间和分量。
脑梗的高发时间段,往往是清晨。而晚餐吃得太晚、太油腻,会让血脂、血糖在夜间升高,加重血管负担。
建议晚上7点前吃完,控制在六分饱。

第三,定期监测“三高”指标。
不要觉得自己“没症状”就没问题。很多高血压患者第一次发现,是在急诊室。
建议每年体检至少一次,高危人群每半年一次。
第四,避免过量摄入高草酸、高钾蔬菜。菠菜、芹菜、豆芽、香椿、茼蒿这几样,建议控制在每周2-3次,每次100克以内。
吃之前可以焯水,减少草酸含量。
第五,少吃加工食品,尤其是含反式脂肪的零食。
薯片、蛋糕、饼干等,含有大量危害血管的反式脂肪,是动脉硬化的“催化剂”。

第六,保持情绪稳定,学会释放压力。冥想、深呼吸、写日记、倾诉、听音乐,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要把情绪压在心里,因为那不是坚强,是慢性自杀。
第七,远离烟酒。吸烟会使血管内皮受损,是脑梗的头号“推手”。
而酒精则会影响血压调节,让血管更不稳定。
第八,保证睡眠质量。长期失眠、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是脑梗的重要诱因。
建议每天保证7小时以上的优质睡眠。

脑梗不是命运安排,而是生活方式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身体的“工程师”。别等到躺在病床上,才开始后悔当初没注意饮食、没注意锻炼、没注意情绪。
从今天开始,哪怕只改一个习惯,都是在向健康靠近。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吃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定期检查给医院创收[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