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加拿大突然向我国电动汽车抡起“关税大棒”,宣布对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的Model Y等车型加征100%关税。这波操作让人不禁想问:加拿大本土连个电动车品牌都没有,究竟在防谁?
有趣的是,我国反手就祭出“农产品三件套”——菜籽油、豌豆、油渣饼集体加征100%关税。这种“你锁我科技树,我断你粮袋子”的博弈,活脱脱现实版《文明6》贸易战打法。

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
关税背后的精准打击(1)加拿大的“特斯拉悖论”
数据显示,加拿大2024年进口的1.2万辆我国产电动汽车中,90%挂着特斯拉的“T”标。特鲁多政府这波操作,表面上看是针对我国,实则让美国车企多缴了8.6亿加元关税,堪称“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典范。

我国对加拿大部分商品抬高关税
(2)我国不甘示弱,对加发起“餐桌反击战”
我国则选择菜籽油作为主攻方向可谓神来之笔——加拿大每年对华出口菜籽油价值24亿加元,占其全球出口量的38%。更妙的是,这些农产品关税生效日(2025年3月20日)恰逢加拿大春播季,直接动摇农场主信心。

我国宣布对加拿大部分产品抬高关税
WTO规则下的“花式操作”加拿大搬出《特别进口措施法》第20条“非市场经济条款”,却被扒出该条款上次启用还是2004年。而我国依据《对外贸易法》第七条发起全球首例“反歧视调查”,开创了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新范式。
这场较量中最具黑色幽默的是:加拿大加征关税的钢铁产品中,42%的冷轧钢板其实用于特斯拉工厂建设,敢情特鲁多政府一边收着中国车企的税,一边用这些钱帮马斯克盖厂房?

贸易
当渥太华忙着给中国电动车贴“产能过剩”标签时,加拿大本土智库算了一笔账:若全面开打关税战,安大略省汽车配件厂将裁员1.2万人,而阿尔伯塔省菜籽油滞销损失足够给每个加拿大人买辆电动自行车。
这场较量最精妙的隐喻藏在商品清单里:中国选择反制菜籽油(菜籽油的英文名是Canola),而加拿大缩写正好是CAN,这波"用你的名字反击你"的操作,堪称国际贸易版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